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让巨龙再次伟大 > 第三章

让巨龙再次伟大 第三章

作者:魔鬼筋肉凛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6:17 来源:笔趣阁

这一日,郭嘉来到酒楼会见一位老朋友,只见那人此时已侯坐在二楼一张靠窗的桌子旁自斟自饮着。郭嘉看见了他,招呼道:“怎么,许久不见,已经学会跟寂寞对饮了?”

那人抬起头看见了郭嘉,笑道:“你小子可算来啦,还不是因为你每次都迟到,害我常常空等,想不寂寞都不行啦!”郭嘉笑着入坐了,对方先为他斟上了一盏酒,然后又为自己斟满,郭嘉举起酒跟那人互喝尽了。那人赞叹道:“到底是闻名已久的美酒,果然名不虚传!”

郭嘉问道:“子杨,许多人都冲着这里的名酒不远千里而来,你说,名气这东西真的就这么重要吗?”在跟郭嘉喝酒的这个人原来是郭嘉儿时就要好的好友刘晔。

刘晔回答道:“那是当然啦,但凡事物只有名声在外世人才能了解他的好坏,如果默默无闻,就好比未经开凿的玉石,就算再美好也只能掩埋在泥石之中不见天日。”对于郭嘉的疑问刘晔甚至有点诧异他怎么会问这么缺乏常识的问题。

郭嘉喝了一口酒,说道:“但我现在却觉得名气这东西反而常常是蒙蔽人们双眼的假象。”

刘晔问道:“哦,为什么会这么说?”

郭嘉说道:“因为人们都太注重名气了,认为名气大了就一定是好的,所以往往就不去认真审视这些事物的本质究竟如何了。”

刘晔也喝了一口酒,说道:“就是因为经过了众人的认可名声才可能传得出去,既然这么多的人都审视过了又何来蒙蔽,不是这样吗?”

郭嘉笑了笑说道:“子扬你错了,并非是人人都经过审视然后才有认可的,相隔百里的人往往靠的是道听途说,真正认识那件事物本身的人却不是很多,而且这些人中又不是个个都是明辩之人,更何况大家的目的不同,从他们口中传说出去的事情就更不实际了。”

刘晔放下了酒,问道:“奉孝,你平时对任何事情都不作评论的,今天怎么了?”

郭嘉仰着头闭上了眼睛,然后说道:“或许是这儿的名酒太容易醉人了吧。”

刘晔大笑道:“醉?才喝了这么点酒能让你这酒徒说出醉话?你这玩笑也开得太烂了吧!”

郭嘉张开眼睛笑道:“说的好,不好好的大喝一番就枉费子扬兄赠我这酒徒之名了!来!”说着和刘晔一盏一盏地对喝起来。

其实郭嘉与刘晔少年时就已经是至契的好友了,恰逢黄巾之乱爆发,那一年他们只有十几岁,当时郭嘉正在刘晔家做客,暴乱的农民军已经接近刘晔居住的乡里不远了,这个消息传过来后乡里人都紧张了起来,不知道要不要躲避这群乱军,而当时乡里最德高望重的人并不是乡长,却是一群年事已高,见识多广的老人们,大家都称他们为“长老”。往往遇到大事时,全乡人都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比如祭祀、婚丧,诸如此类。长老们凭借他们常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以及知识,拥有比一般人更高的威信。

刘晔与郭嘉也在相互讨论着这件事,这时,乡里的人们都召集在了一起,请长老们决定应对此事的方法。

只见他们来到乡里的一棵老槐树下的空地,几个老人在乡人的陪同下走到了人群中央,他们周围围满了人,刘晔与郭嘉也在人群中。

为首的一个老人开始说话了,他说道:“各位乡亲,大家不必惊慌,义军都是由百姓组成的,如今的情况正如当年秦末一样,他们的目的只是攻击官府,不会对我们这些同为失政的朝廷荼毒的百姓出手的。”乡民们听了纷纷点头称是,刘晔却焦急了起来,老人又说道:“我们不仅不用逃,还应该迎接这支义军,他们是为了天下无数受苦的百姓战斗的军队,我们要尽我们的力量支持他们,等义军成功,大家就将能过上轻松的生活了!”“对,对!”乡人们对于父老的分析从不质疑,认为那就是最正确的判断。

这时刘晔再也忍不住了,他大喊了一声:“不是这样的!”

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对声感到了惊讶与愤怒,认为他是在捣乱而且还是对长老们的不敬。刘晔不理会众人的指责声,推开了人群走了出来,他对长老们鞠了一躬,说道:“晚辈无礼,要陈说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

刘晔的母亲看见刘晔居然敢当众跟长老争辩,急忙上前拉住了他,要将他拽回来,一边拉还一边不停责备他。刘晔却说什么也不回去,说道:“这事事关全乡人的安危,说什么我也要向大家讲清楚这当中的道理!”乡里人都不禁哄笑了起来,原本一向严肃的场合变得杂闹了起来,长老们也生气了,以他们在乡里的名望,在这里就是要受人尊敬的,哪允许这么的儿戏。

为首的长老却还能保持涵养,耐着性子对刘晔说道:“好了孩子,既然你对此事有自己的见解,那不妨就说说看吧。

”其他长老阻止道:“那怎么成,让这么个小毛孩乱说乱道,那以后谁都可以拿主意了,这里这么多人,你说一个我说一个,岂不乱套!”

另一个接着道:“没错,乡亲们之所以信任我们是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我们一辈一辈相传的规矩怎么能随便改!”

刘晔知道再不争辩就没机会了,像他这样大的孩子是没人当回事的。他喊道:“这些军队并不是什么义军,他们只是混乱的秩序之下借机劫掠的暴民!”

“胡说!”没等刘晔说完,就有一位长老打断了他的说话:“自古以来天下兴衰乃是天数,当年高祖正是以义军的身份除掉暴秦的,你若这么说来我倒要问你;如果义军是强盗的话怎么会打下天下,建立数百年的基业?”

刘晔解释道:“这不一样,如今的这群乱军并没有当年高祖建功立业的远大打算,他们只图眼前看的到的利益,所经过的城市只会被劫掠一空,这里也不例外!”

长老继续责问道:“一派胡言!你怎么知道他们的想法,是用眼睛看到的还是耳朵听到的?”

刘晔急道:“怎么能这么说呢,对事情的判断不是等到看到听到了才做决定的,以目前的形势和这群乱军的动向就足以预料到他们的目的了。”周围的乡人根本理解不了这些事情,只觉得他是在胡闹,都起哄着,有些长老也冷笑起来。刘晔慌了,他没应对这种场面的办法,只能向郭嘉投去求助的眼神。

而此时的郭嘉既不着急也不紧张,完全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悠然地站在那里,直到刘晔再也忍不住了,对他喊道:“奉孝!”

他这才如梦方醒地回过神来,应了一声:“恩?”

刘晔早已习惯了他那经常走神的性格,但现在这个时候让他不得不生气了起来,居然对他这个好友袖手旁观。郭嘉好象这时才明白过来现在的状况,他左右看了一下,然后又盯着远处的天空,众人在刘晔喊他名字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他了,知道他是刘晔的朋友,以为他会帮刘晔说话,哪知他只顾着东张西望,大家都觉得他很奇怪,到底在看什么,于是都朝他注视的方向看去,只见那儿除了蓝天白云外什么都没有。

有人忍不住问道:“喂,你到底在看什么?”郭嘉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块天空,生怕一眨眼就看漏了什么,他在嘴边竖起食指神秘地说道:“嘘,我在观气呢。”

周围的人听他一说,无不莫名其妙,有人问道:“观什么气?”

这时郭嘉把眼睛闭了起来,似乎是在让眼睛缓解一下疲劳,然后他再次睁开了眼睛,众人这才发现,这个少年的眼睛如此明亮,眼眸却又如同深不见底的深潭,跟他对视一眼,就感觉精神会坠进这深潭中不能自拔。

少年说道:“数日前我在路上遇见了一位老者,他对我说南边有一股戾气冲至云霄,这股气非王非君,与其相遇凶多吉少,益仅早躲避,我问老者怎么躲避,他指点了这股戾气的方向,正自南而来,所经过之处正是我好友的家乡,于是我就特地赶来告诉了他。”

众人听了半信半疑,长老不屑道:“你不过是遇到了一个故弄玄虚的骗子罢了。”

郭嘉道:“对啊,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但后来我又想,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纵然很大可能是个骗子,却也不能完全排除世上真的有高人被我恰巧碰上,这事关乎性命,被骗不过奔波一场,但万一是真的可就不妙了,所以我觉得还是过来提醒好友一声,让他出来躲避几天。”

说完他又一副疑惑的样子看着天边,自言自语道:“我怎么就看不出天边有什么气呢?看来只有高人才能看得到所谓的‘气’是什么样子,恩,一定是这样。”

经过郭嘉这么一说,不少人开始相互议论了起来,对于这种近乎迷信的说法似乎更容易让他们接受。郭嘉故意经过刘晔的旁边,小声地说了一句:“我们先走。”然后对长老笑了笑便离开了,刘晔还不清楚郭嘉这么做能起到多少效果,但还是跟了过去了。

他追上郭嘉,对他问道:“奉孝,你说他们会相信我们刚才说的话,躲避这群乱军吗?”

郭嘉说道:“大概不会。”

刘晔吃惊道:“那你怎么就这样走了,我想尽办法就是希望能劝他们离开这里的,唉!”

刘晔抱怨了一句,然后回头向人群跑去。

郭嘉在身后对他说道:“子阳,凡事有能为与不能为之分,凭你我的声望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让乡民们相信我们所说的话的,好比没有双手的人想做事情,就算你清楚怎么做也难以将事情办好,我们已经做了应该做的了,至于他们有多少人愿意相信只能看他们自己了。”

刘晔说道:“不会的,一定还有其他可行的办法,我一定要尽我所能让他们逃走。”说着他头也不会地跑过去了。

郭嘉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和刘晔来回奔波的身影,无奈地摇了摇头,向乡外走去了。

不知不觉已经黄昏,刘晔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了乡外的小道上,那里郭嘉正站在路旁,看见刘晔沮丧的样子不用问就知道怎么样了,刘晔走到郭嘉面前说道:“你说的对,或许我不应该强为做不到事情,这样只会让事情变的更糟,本来还有些人想走的,经我那么一说,反而连一个人都不愿意走了。”

郭嘉拍了下他的肩膀,说道:“不,你做的很好,什么可不可为的说法,是对我这种没有坚定决心和毅力的人说的,能将自己的信念和意志贯彻到最后的人才有可能改变既定的命运。”

刘晔疑惑道:“但我还是没能改变他们的想法啊。”

郭嘉转过身,感慨道:“是啊,因为我们都没有能将自己的能力施展出来那种力量。”

刘晔问道:“那是种什么力量?”

郭嘉抬着头,每当他憧憬着某些事情的时候他总会这么看着天空,他看了会然后说道:“大概是能称霸这个天下的霸者的力量吧。”刘晔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我明白了。”

时间又回到了现在,两人喝了一会后,刘晔已经有些醉意了,他对郭嘉问道:“奉孝,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我看你刚才的话似有言外之意啊。”

郭嘉笑道:“你察觉到了。”

顿了一下他才问道:“论名望你看这河北谁最大?”

刘晔答道:“这还用问,当然是袁绍啦,我在中原就已经听闻他的名声了。”

郭嘉又问:“那如果让你选择一个效力对象,你是否会冲着袁绍的名望而来?”

刘晔笑了,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根本没有出仕的打算,这么问叫我怎么回答得了你?”

郭嘉说道:“你且放下个人的意愿,就以一个游士的眼光来看,你是否会首先选择名声显赫的一方进行效力?”

刘晔说道:“当然会是这样,不过我会像你说的对这些人的名望仔细地辨别,分辨出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

郭嘉问道:“那么你觉得如今河北的袁绍声望和他的实力相符吗?”

刘晔说道:“我觉得是的,袁绍出身名门,祖上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四海,麾下聚集的谋臣猛将更是不计其数,论实力是毋庸质疑的。”

郭嘉听了后只是笑笑,刘晔看见了,问道:“怎么,你觉得我说的不对?”

郭嘉没说话,只是笑着摇了摇头,刘晔不明白他到底是在表示认可还是否定,于是他问道:“那么让我听听你有什么见解。”

郭嘉依旧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这让刘晔很是无奈,平时他就是这样虽然对事情已经有了看法,但却从不一次说明,让人半清不楚,不过刘晔也早已经习惯了,所以不会纠结这种事。

过了一会,郭嘉望着窗外问道:“子阳,你在中原时见识到有谁的实力能跟袁绍一争高下吗?”

刘晔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即刻说道:“问得好!”

接着他伸出了一只手然后将袖子捋了起来,用指头敲着桌面说了一句:“兖州曹操!”

郭嘉转过头来看着他,问道:“曹操?”

刘晔笑道:“没错,我仅见过此人一面,但对他的印象却非常深刻,他身上所具备的领袖气质无与伦比,治下的领域也非常强盛,我观此人将来必定会成为袁绍称霸中原时遇到最强劲的对手。”

郭嘉听闻后嘴角浮出一丝笑,似乎遇到了一件令他感兴趣的事情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