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素衣艳阳 > 169看完病再吃饭

素衣艳阳 169看完病再吃饭

作者:凯霞君天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59:38 来源:笔趣阁

办公室主任打来好几个电话报告周斯绵,饭菜都快冷了,周斯绵悄悄吩咐导诊护士,不要再叫号了,让王院士和其他几位教授先去吃个饭,中午休息一会儿。

看完上午最后一个病人,王院士毫无倦意。他对团队的专家说:“中午吃饭简单点,我们抓紧时间,多为我的家乡看几个病人。”

周斯绵心里油然升腾起一种久违的感动。这种感动,是为王院士的家乡情怀、医者信仰、高尚医德而生。

听刘建虎说,王院士早年家里穷,上大学之前,还在家里当农民,什么样的苦都吃过,后来上了大学,留在上海工作,就算手头宽裕了,也舍不得花钱,却救济过许多病人。

王院士吃饭速度很快,一大碗饭,几乎没见夹菜,呼噜呼噜就吃了下去。侯江涛很好奇,问王院士,“不是说医生会保养吗?吃这么快,对胃不好吧?”

袁东教授说:“我们早就习惯了王院士这种吃饭的模式,别看医生懂很多养生的道理,但有时候跟个人的习惯有很大关系。”

王院士丝毫不在意,说:“很多人曾经劝过我,吃饭别这么快,说是对身体不好,其实,我如果哪一天吃饭慢吞吞的了,恰恰说明我的身体出问题了。”

一桌子的人就笑。

袁东说:“有道理。人一旦改变了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不是身体出了问题,就是精神出了问题。”

王院士吃完饭,步履匆匆回房休息去了。据说,王院士极其自律,每天午休定时十五分钟,晚上十二点前睡觉。不管多忙,不熬通宵。这种雷打不动的生活规律,或者说,这种高级自律,成就了王院士的事业。

王院士和他的团队在房间休息,周斯绵和侯江涛在酒店大堂候着。院士团队一旦有人到大堂,第一眼就能看到院长书记,这是多么亲切的事。

周斯绵和侯江涛完全可以不用自己等在这里,安排医院其他人等着就行。可是,这两个人拿出了最大的诚意,表明市人民医院是对院士团队最高的礼节。

王院士的生物钟精准到不差一分钟。他的睡眠质量高,入睡快,醒来准时,不会误事误时。

周斯绵和侯江涛同时迎了上去,握手、寒暄。王院士见院长书记在酒店大堂等,心里过意不去,说:“两位领导不要围着我转,这样我会不安的。”

院长书记两个人相视一笑。周斯绵说:“我们真心实意等在这里,王院士不必客气。”

王院士又建议,晚上还可以简单一点,市里的领导忙,就不要过来陪着吃饭了。

周斯绵和侯江涛面面相觑。晚餐是市政府接待处安排好的,市里主要领导会出席晚宴。原则上,本地籍的院士回来,市里的主要领导都要出面陪同。

侯江涛解释,这是市政府特意安排好的,也取消不了。

王院士说:“恭敬不如从命。我建议,你们跟市政府接待处衔接一下,少点几个菜,更不要上海鲜、野味,不但破费,还潜在着传染疾病的风险,2007年**爆发,就跟果子狸有关!”

这件事,周斯绵他们也做不到。周斯绵含含糊糊,说:“好,我们负责衔接,但不一定有效。”

来什么客人,什么级别的领导陪同,什么接待标准,哪些领导出席,都有严格的规定,作为下级单位,一般都无权干涉。

王院士见多识广,见医院领导为难,不再说什么。

下午坐诊的时候,王院士坚持不让周斯绵陪着,只要刘建虎带着呼吸内科几名年轻医生陪同。王院士一边看病,一边给年轻医生讲解,有利于年轻医生成长。

一般来说,就算是一个长期看门诊的医生,坐诊一天,也会筋疲力尽,王院士却没有什么感觉。

下班的时候,周斯绵和侯江涛准时出现在院士工作站,见王院士诊室前还排着几个病人,想劝大家先回家,明天再来。

王院士听见了,赶紧来到门外,对病人说:“你们不要急,也不要走,今天晚上,我一定看完再下班。”

王院士就是这么一个固执的人。病人们排队的时候,本来很焦躁,时不时会伸长脖子往里面看,担心看不上病。没想到院士出来,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看病的时候,普遍的心态就是,希望前面的病人快点看完,医生早点给自己看病。医生给自己看病的时候,又希望医生能看慢点,能跟自己多聊几句,多了解自己的症状。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利己心态。

大医院人山人海,到处排队,看个病,没有一天不行。有时候如果遇上要做CT核磁这些大型检查的,要第二天取结果,还得多耽误一天。可是,很多小医院却没几个人。

这其实也是一种从众心理,就像我们吃饭,都喜欢往人多的店子走,宁愿排队,也不愿意去隔壁那家没几个客人光顾的饭店。同一个道理,不同的心境。

饿得肚子呱呱叫了,市里领导来了无数个催促电话,王院士终于结束了一天高强度的工作。

王院士站起来的时候,身子有些晃,周斯绵和侯江涛忙赶上去,扶住他。

王院士摆开他们,说:“没事,就是坐久了,屁股有点麻了。”

周斯绵笑了,说:“王院士是属牛的吧?有老黄牛的劲头。”

说到劲头,王院士来了兴致,说:“周院长,我跟你讲,人这一辈子,就是要有一股精气神,不能软塌塌的,像一滩稀泥,这样的人是没有斗志的,必定没什么成就。”

市领导等了很久,王院士一行一到,赶紧上菜。看得出,大家都饿了,有些人已经开始吃了一些小吃,或者桃酥蛋糕之类的糕点。

王院士双手抱拳表达歉意,市里的领导一一过来握手。家乡的院士,是家乡的宝贝,是家乡的骄傲,当地的父母官,都引以为傲。

市里领导听了情况,觉得市人民医院这次柔性引进王院士,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希望医院好好总结经验,形成全市可供复制、推广的模式,引来更多的名家,扩大城市的影响力。

领导说,从某种程度上说,引智比引资更重要。未来城市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

其实,周斯绵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跟领导汇报上次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发生的事,但场合不对,忍住了。他很奇怪,自己能忍住,这是不是自己成熟的表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