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素衣艳阳 > 200桥头堡

素衣艳阳 200桥头堡

作者:凯霞君天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6:04 来源:笔趣阁

“当年事发之后,他被何田田的高薪吸引走了,也有负气出走的成分,”周斯绵说,“年轻人气盛,难免冲动,他要是愿意回来,只要他通过考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不能因为他曾经顶撞过我父亲,就将他拒之门外。”

“这就是一个单位领导者应该具有的胸怀和气度,”侯江涛说,“这些年,我们见过太多的事,也处理过很多人,但是对黄川明,我觉得这个小伙子具备优秀医生的潜质,如果他愿意回来,我们还是要好好安置。”

接管肾脏病专科医院的方案,在两个人的讨论中逐渐成型。他们又召集了班子会议,并让李劲柏和王晶运列席会议,对方案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大家一致意见是,同意代管,但不要接管,市人民医院不能做这个“冤大头”。

班子讨论发生分歧的时候,主要领导的意见非常重要,能主导整个事情的发展走向。

侯江涛反复提醒大家,要具备大局意识,要胸怀全局。这些话,是市卫健委主任批评他的原话。他这么说,说明他已经想得很透彻了。

“接管一家实际上已经不存在的医院,是会将现有的科室拖垮的!”王晶运觉得不可思议,“我要提醒院领导,从专业方面来考虑到底是代管还是托管这个问题。”

王晶运的说法没错,但比较局限。这是李劲柏的想法。此刻的他,正在考虑怎么让肾脏病专科医院的医务人员融入肾脏病两个科室。事实上,他和王晶运都在肾脏病专科医院开设过专家门诊,那里是一个不错的“桥头堡”,很多病人去就诊,就是冲着那里收费不高去的。

“肾脏病专科医院并非一无是处,虽然何田田出事了,但她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李劲柏说,“如果我们一棍子打死,就不是公正的态度。”

李劲柏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周斯绵追问道:“李博士,你认为接管肾脏病专科医院有什么好处呢?”

“刚才,王主任说肾脏病专科医院会拖垮医院现有的两个肾脏病内科,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李劲柏旗帜鲜明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毫不避讳地说,这几年,肾内一科接收的危重病人,接近一半来自肾脏病专科医院,这说明那个地方已经得到了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肾脏病患者的认可,而这种认可,不会在短期内消除。”

此话一出,一片惊讶。

“王主任,你是否作过统计,肾内二科有多少危重病人来自肾脏病专科医院?”周斯绵问道。

王晶运没想到李劲柏会这么说。可是,他自己没有统计过,心里没底,不敢接周斯绵的话。

“李博士说的这个数据,说明了两个问题,”周斯绵说,“一个问题是我们的肾脏病专科联盟发挥了作用,转诊机制正在得到很好的落实。另一个问题,肾脏病专科医院已经成为市人民医院肾脏病科的一个桥头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更要接管下来!”

周斯绵的话一锤定音。

只要市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拍板,接管工作的推进就顺畅多了。市里加快了审批速度,很多事迎刃而解。

场地是现成的,床位是现成的,设备是现成的。人员有些波动,有些人担心考不上市人民医院的编制,担心被市人民医院的人笑话,自谋出路走人了。其中包括那个黄川明。当初,他自己离开市人民医院,嘴上虽然说着“好马不吃回头草”,心里却想回头的。

他担心的是,自己一时冲动,跟院长父亲和侄儿发生争执,还动了手,院长一定不会原谅他。

在肾脏病专科医院,黄川明过得并不好,何田田承诺的所谓年薪,也只拿到半年。何田田吃定了他,他得罪的是院长和科室主任,市人民医院他是肯定回不去了。当时,黄川明也是这么想的,他性格不太好,有愤青基因,到哪里都混不好,最后会被人当成笑话。

忍气吞声不是黄川明的性格,是残酷的现实教会了他忍。年薪没有兑现,在肾脏病专科医院的收入还是可以维系基本的生活。像他这样的医生,现在一抓一大把,只能老老实实干活。

他也不敢去找周舟州。从市人民医院辞职出来之后,对她的思念只能埋在心里。

有时他反思自己的过去,为什么会那么冲动?为什么会那么容易犯错?他自己的总结是,缺少文化底蕴。读了不少书,但是专业书籍并不能告诉他做人的道理。专业书籍讲的是技术技巧,是术的层面,而人文哲学书籍,讲的才是道理,延伸到道的层面。

不会做人,不明白生活的道理,医术再高明,也只是一个懂医术的文盲。

认识到这一点,黄川明从书店抱回一大堆书,空闲下来,就会学一点人文知识,充实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境界。

这个社会很复杂。明事理,才能有美好的未来。读书让黄川明看穿了很多事,觉得自己以前说的话、做的事,很盲目、很幼稚。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充满了智慧。我们现在所写的文字、所讲的道理,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讲过了。

周斯绵委托人事科科长联系黄川明,问他愿不愿意回来工作?黄川明大喜,表示愿意回去工作。

人事科科长并没有明说是周斯绵的意思,只是告诉他,准备参加招聘考试。如果考得好,还是有机会入编制的。

放下电话,黄川明愣了一会儿。他不知道人事科为什么会打这个电话。是因为周斯绵觉得亏待了自己吗?他摇摇头,显然不是。在市人民医院工作,没有人亏待过他,是自己有点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二和蠢,二百五的二,蠢得死的蠢。

周斯绵看中的是黄川明有成为优秀肾脏病专业医生的潜质。尽管目前这种潜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但他相信自己看人的能力。虽然他刚当院长那会儿,看错过、信错过人,可是人是会不断进步的。

这几年院长岗位的历练,周斯绵已经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看人一看一个准,像何达兴、李劲柏,这些人的转变,他都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些人,都是堪当重任的栋梁之才,已经慢慢成长为医院的中流砥柱。只要有机会、有平台,这些人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总是在不断的挫折中慢慢成熟的!”一些班子成员对重新接收黄川明来医院工作有不同的意见,周斯绵说,“圆滑世故的人,你们愿意打交道吗?看人,要看本质、看主流,不能被眼前的表象蒙蔽了双眼。”

这一次,周斯绵对黄川明充满信心。不是他刚愎自用,而是他作为专家型院长练就的独到的眼光。这种眼光,不是所谓的猎头公司能比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