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花花太监 > 第六十三章 偶遇

花花太监 第六十三章 偶遇

作者:吝啬依然b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9:00 来源:笔趣阁

(); 一席《大话西游》之谈,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陈默讲的是满怀深情,仿佛重温了一遍当年的经典。李九妹跟杏儿却听的昏昏欲睡,如烟若有所思,王世贞不胜唏嘘,听到最后,浑浊的老眼中,居然隐见泪光,看的李九妹跟杏儿十分不解。

耳听得三更的梆子声清脆响起,王世贞长身而起:“今宵佳会,既闻九姑娘仙音,又得陈公公一则好故事,真乃不虚此行也……天色不早,王某告辞了!”说着转身就走,倒是潇洒至极。

陈默见状,也站起身说道:“凤州先生稍等,晚辈与您同行。”大步追上,待到门口却又停住,摸出一张银票,转身塞到杏儿手里:“前番多亏姑娘奔波,咱家无以为报,这些小意思,姑娘留着添些衣服胭脂之类……”说罢不等对方拒绝,快步出门,下楼去追王世贞。

“王先生慢走,陈老爷慢走……呀,一千两!”如烟追出门相送,早不见二人身影,回头扫一眼杏儿手里的银票,顿时吃了一惊。

杏儿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李九妹噗嗤一笑,说道:“想不到这位陈公公还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出手阔绰,倒与平日所见的那些公公每不同。”

“陈公公这人儿确实挺好,可惜……”

“可惜什么?”如烟已经恢复正常,笑着打断杏儿:“可惜是个公公?”

“妈妈——”杏儿俏脸泛红,拉长声音叫了一句,顺手将银票递给了李九妹,却又被李九妹推了回来:“别,这是人家陈公公感谢你的,咱可不要。”

杏儿无奈,只得将银票揣了起来,想起一事,说道:“适才陈公公讲的那故事乱七八糟,奴家听说书先生讲过《西游释厄传》,也是讲唐僧孙悟空的,怎么跟他讲的不一样呢?还有那个什么月光宝盒,真的能让人回到五百年前?观音菩萨奴家常拜,可没听说过她有这件法宝……对了,最后不就是至尊宝附身帮着城楼上那个男的抱住了那个女的么?奴家怎么瞧着王先生要掉眼泪似的?”

“什么《西游释厄传》,不过也跟陈公公讲的这故事一般,胡编乱造罢了。也就这几年,搁在嘉靖年间,这样的故事谁要敢讲,准让那帮子厂卫们逮了去吃牢饭(注)。”如烟说道,说着话锋一转:“那《西游释厄传》咱也是看过的,左不过是打打杀杀,反倒陈公公讲的,可比那西天取经的故事有意思的多。你问王先生为何流泪?那还不明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跟那至尊宝一样,‘自古多情空余恨’呗!”

说着喘了口气,撇了撇嘴,“你每还年轻,等到了咱这个年纪就知道了,男人都这样,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就像那个至尊宝一样,眼睁睁的看着紫霞仙子香消玉殒……痛不欲生又如何?晚啦!”

听如烟语气中酸溜溜的,李九妹一笑:“妈妈不会也如那王先生一般,想到从前的伤心往事了吧?”

如烟轻啐一口:“呸,什么伤心往事?”接着一笑,望向窗外,视线忽然柔和了下来:“其实当年咱还真的喜欢过一个人……”

“哦?妈妈快说来听听!”李九妹跟杏儿来了兴致。

如烟目光柔和,陷入了回忆之中:“要说这话啊,总有近三十年了吧?那时候咱才十六七岁,正是红遍四九城的时候,初见那人时,那人已经年近四十了,嗯,还是跟适才那王先生一道……他其实长相一般,不过那双眉毛是咱见过最有个性的,又浓又密不说,眉尾飞扬,配着那及胸的长髯,十分的有男子汉气概……事实证明他也确实爷们儿,你每能想象一个人自己用碗茬儿把自己的烂肉剜下来,把腐筋割断么?他一个读书人,居然真就那么做了……”

“奴家知道他是谁了!”李九妹突然插口:“是杨……”

“嘘!”如烟飞快打断李九妹:“别说,这名字听一次咱得半个月睡不着觉。”说着一叹,眼睛忽的晕上一层水雾:“咱没出息,救不了他,更没为其自杀殉情的胆量,比起最近宫里出的那个连翘,可又大大的不如了……”

“千古艰难唯一死嘛!妈妈勿需自责,这么多年你还惦记着他,九泉之下,他若有知,也当欣慰了!”李九妹柔声安慰如烟。

杏儿猜测着如烟嘴里的那人是谁,又想起陈默故事中“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五彩云霞来娶我”的句子,感伤着自己的身世,想念着去世的母亲,一时间不觉痴了。

陈默回到陈府时丑时过半,想着王世贞说的孙承宗为了避祸,与房守士一道去陕西赴任的话,一边暗骂孙承宗不仗义,离京都不来跟自己道个别,一边暗暗欣喜,因为自己的出现,到底将孙承宗远去边塞的人生轨迹提前了十多年(注2)。

胡思乱想着迷糊睡了,天刚亮陈默便醒了过来,先起床洗漱一番,又打了趟太极,用过早餐,这才入宫跟朱翊钧辞行。

该说的早就说的差不多,朱翊钧不过叮嘱他用心办差,便将他撵出了乾清宫。

与赵振宇等一干大汉将军告了别,他本还想去趟慈庆宫的,走到慈庆门却改了主意:李太后已经说过勿需辞行了,进去也见不到思琪,不过自讨没趣而已。

是以,他只怅怅的望了片刻,便狠狠心拔脚向东华门走去。

京城去昭陵不过百里,陈默拒绝了陈矩派人同往的好意,只携了替换阴尚德出任掌印的圣旨,独身一人便骑马出了陈府。

再次经过清河店时,天已过午,陈默饿极,循着赵记老店的招牌,再次走了进去。

老店生意红火,伙计并不记得陈默,殷切伺候着入内,按其吩咐,二楼靠窗的地方给他寻了个雅间儿,功夫不大便将吃食摆了上来。

陈默早就饿的狠了,放怀大吃,直到半只烧鸡两个馒头下肚,这才有心打量窗外——今日天气不错,拨云见日,暖风顺窗而入,吵闹喧哗声也一并传了进来。

大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陈默瞥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拿起酒壶倒酒,端杯细品,方要满足一叹,忽听楼下有人叫道:“站住,别跑!”声音隐隐有些耳熟,急忙站起身倚窗打量,顿时愣住了……

注:西游记因为故事内容映射嘉靖修道,在当时属于**。

注2:当时的山西大同境内蒙古兵经常出入,与宣化,蓟州,辽东,同为战略要塞。

P:缺钾的滋味实在太难受,今天就一更吧,大家不用等二更了,不好意思,所以,也就不要推荐票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