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警探长 > 第六百八十章 办案难

警探长 第六百八十章 办案难

作者:奉义天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54:05 来源:笔趣阁

白松出了这么多次差,第一次感觉到这么舒服。

以前出差要么是急急火火地去办事,要么是去抓人,要么惊险刺激,总归是没有一次能看看出差的城市还有什么特殊的风景。

这趟来,郭支队给联络的人,内勤负责安排,这种出差,白松感觉都像是旅游。

这可是查20年前的命案啊...刚来的第一天,白松感觉很舒服,基本上就是去各个单位送一下文书,就回去等着了,然后就是吃饭、待着。

...

待遇好一点倒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工作开展比白松想象的还要顺利。

这边的工商、税务等部门,全线绿灯,拿着文书去,第二天就能出结果。就连调取银行的对公账户的资金流水,都非常效率。

但即便如此,这个事依然是不好办。

印染公司的情况白松是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的,但是当他看股东关系图就看的有些头晕。

能被调取出来的电子数据还可以,六七年之前的数据,也就是2008年之前,很多都不是电脑数据,而是纸质版,这可是废了大力气了。

工商部门现在正在找人把一些信息录入系统,但是还是不够完善,得看原始资料。

这样一个公司的资料,多的惊人。

这些还不算,公司自己还有一个文档库,里面光各类合同就有几万份,这三十年来攒了整整一个仓库。

这根本就不是这几个人能穷尽的东西,除非来三五十个人,还得是能看得懂这些的专业人士或者审计人士。

有时候公安办案遇到这种情况,比如说白松在经侦总队的时候遇到的260亿涉案财产的案子,可以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一些数据进行审计,但是这个案子不是经济案件,而是命案,加上在外地办案,请外人审计不合适。

除此之外,经济案件,本身就冻结了大量资金在账面上,案子到了查账的时候,早都算破案了,请会计师审计一下,花个几十万也没什么。

这案子破案概率那么低,这笔钱没人会掏。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周三。

白松负责看一些数据和统计,王亮负责分析一些公司存储的影视资料,王华东负责把一些已经有些模糊、有些不清楚的档案进行文字校对,孙杰则给王华东打打下手。

“初步认定,这公司有原材料来历不明的情况。”

周三晚上,每天例行的小会上,白松拿出了一个简短的报告。

这份报告他花了三天的时间。

这不算是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对于当地来说,这种基本上税务上能达标的企业,肯定是很重视的,即便发现了一些原材料的问题,最多处罚几个主管,不会动摇根本。

当然,白松也并不打算动摇这个公司的根本,这没有意义。就连当初郑彦武都说,在以前的那个时代,几十吨化学品私下转卖,都不是难事。

住的酒店还不错,因为包了四间房间,加上当地也都比较熟悉,所以用这里的小会议室都是免费的,几张桌子上有着海量的材料,大部分是从公司搬过来的。

“这公司没有20多年前的花名册,也没有几个人工作时间这么长。找到了几个老员工,也仅仅是认识郑彦武,对郑彦武的印象还有好有坏,没什么参考价值,公司曾经的几个高管,都没什么太大的发现”,白松总结道:“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分析当初郑彦武卖掉股份的时候,是谁得了利润,现在仔细看看,当时好几个股东都分得了股份,而且从当初的一些手写协议上来看,这次转让虽然价格不算高,但一点问题都没有。”

“不要小看郑彦武这个人。”郭支队不急不躁:“他当初能做到那个地步,怎么也不会是泛泛之辈。如果他变卖股份,有一个人明显得到了巨大好处,他是能知道的。所以,表面上的功夫一定是能做好的。如果能被20年后的旁观者发现,那他这个当初的亲历者也太次了。我们要考虑的是,即便是有人获得了巨大好处,也是背后的利益交换,而不是表面上的。”

“嗯,郭支队说的有道理”,白松点了点头:“有一个侦查方向就是查当初这几个股东在郑彦武外抛股份的时候,是否有他们自己其他公司的股份变动或者相关大宗财产的交易情况。”

“嗯,不着急。”郭支队一点也不急。这案子他根本就没有抱希望,来这里就是做服务保障。

...

白松终于体会到了此类案件的侦办有多困难。

白玉龙当年作为办案的高手,曾经有幸跟着队伍去建业参与南大杀人案的办理,后来证据明显不够,案子一直就悬着。

时至今日,侦查还没有停止。

技术在不断地进步,但距离案发时间真的太久了。

如今再看18年前的这起南大杀人案,已经不太可能出现什么新的线索了,对老线索进行更高科技水平的重查,有没有结局谁也不敢说。

如果有一天真的破案,也可能是嫌疑人岁数大了,自己承认了。

白松这个案子也是,去当初郑彦武那套房子那里,已经被规划了小区,几十层的大楼拔地而起,当年这别墅往下20米的土都被挖走,全部铸成了地基。

现场证据早就灭世到太平洋里面了!

白松也逐渐理解郭支队为什么一直都不急不躁了,因为根本急也没用。

这种20年前的案子,几经时代变迁,想找到当初认识郑彦武的人都困难,即便有人认识,或者有人对郑彦武家属的死有过什么怀疑态度,也没用。

如果,大家运气爆棚,现在突然跑出来一个证人,说是知道当初的运输公司的老板的所作所为、被谁授意,都不见得有用。因为,即便跑出来这样的一个证人,还必须得提供相应的证据,否则仅仅靠他的嘴巴,证据力太弱了。

(这两章没有墨迹,没有把派出所和查公司的事墨迹,但是依然不是啥主要情节,算是过度吧。今天晚上十点半才下班,之前只有不到半章稿,12点终于发出来两章,真的是太累了,晚安。

这个案子破案的钥匙在哪里,考一考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