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警探长 > 第七百三十章 死因(4000字大章,豆豆316白银加更8和9)

本着不破坏证据的原则,把电脑带进了会议室,清空了一大片的桌子,王亮很快地把显示屏给全拆开了。

在十几年之前,会组装电脑是个技术活,组装一次可以收钱,现在基本上玩电脑的都会。但是这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把显示屏也拆开探查。

大部分人从来没有拆过显示屏。

王亮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把显示屏做了非常细致的拆卸,只要是能拆卸的电线,都拆了下来。

“这显示屏就拆过一次,是前几天王华东拆的,只有一次拆卸痕迹。”王亮最终说道。

“这你都能看出来?”王华东凑近了,显然对王亮的痕迹学水平有些不信任。

“基本上卖手机的都能看出来手机有没有拆卸痕迹,你这个很多螺丝上面都只有现在一次的痕迹,而且是一样的螺丝刀,不是你还能是谁?”王亮最终确认道:“这个装起来行吗,没什么查探的价值。”

“好。”白松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地说:“接着查主机箱。”

白松已经看出来了,王亮的拆解比王华东拆解的彻底多了。王华东就是打开后,把大件卸下来,然后仔细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构造,就如此了。

这个时候,会议室的大圆桌已经围满了人。

所有的人都来了,住酒店的这些人来这里出差就是为了这个案子,听说这个事肯定得过来看看热闹。

“主机箱被拆过好多次了。”王亮说道:“内存条也加过,不过这样正常,这本来就是个组装机,估计玩了几年内存不够又买的新的。”

“这很正常,你小心点那些灰尘,慢慢拆。”白松道。

“白探长,这能有啥发现啊?”这边的王大队长问道:“这里面能有什么问题?”

“我也不确定。”白松皱着眉,看着王亮拆电脑。

“把cpu拆出来我看看。”白松道。

“拆这个干嘛?不是拆内存吗?”王亮好奇地问道。

“拆。”白松没有多说。

“好。”王亮发现有个人命令他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办案没有头绪的时候整个人都要崩溃,而能想出来头绪,并且能安排有用的工作,王亮感觉干活都有劲了。几年下来,白松已经习惯了在办案的时候听白松的话。

cpu外面有个风扇,下面还有个非常简陋的散热板,拆下来之后才是cpu。好的电脑的散热板是铜芯的,这个估计就是铝。

这里面全是土,王华东根本就没有清理。倒不是王华东懒,而是之前的拆卸是在放电脑的屋子里进行的,没必要把这些土清理掉。

cpu这里又脏又腻,看着挺恶心的,估计至少四五年就没清洗过。

“这是正常现象吗?”白松问道。

“正常。这种破电脑里有啥都正常,这风扇里缠上几根d毛都正常。”王亮说着,自己都觉得有些恶心:“我给安装上去了啊。”

“cpu拔下来”,白松接着道。

“这个东西是紧密贴合的,要是有一丢丢的东西,电脑都开不了机的”,怕白松不信,王亮接着道。

见白松不为所动,王亮只能轻轻地把cpu给取了下来,就这个简单的动作,十几个人探着脖子过来看。

“你看,啥也没有。”王亮举了举cpu。

没东西是正常的,cpu这么精密的东西,和主板之间要是能塞下什么无用的东西还能让电脑正常运行,那有这个技术就干脆手工攒一台光刻机吧。

“那是啥?白松指了指cpu槽下的一条白线。”这条白线非常非常细,若不是周围很黑,压根就看不出来。

白松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站起来围了过来。

王华东立刻拿出一个放大镜,凑了过来,王亮赶忙让开。

从放大镜里可以看到,这里有一点点白色粉末渗入了cpu的边上,如果不仔细看,真的看不清楚。

这里面的土和灰尘太多,电脑通电的状态cpu的风扇又一直转,而且这里还是热风,基本上有啥也都吹散了,但是这个缝里面还存了一些。

“华东,还记得姚鑫案件里面的那个铝合金门窗吗?”白松问道。

王华东如遭雷击!

是啊!

很多现场的痕迹会被破坏。

在姚鑫案里,大火加上消防灭火,现场的证据灭失了99%,只有紧密贴合的两扇铝合金门窗里发现了一点发泡胶的残余,成了破案的关键证据。

这个案子,本来大家都觉得非常平静,证据不存在任何灭失的可能,却未曾想过,打开的电脑,其实本身就是在持续不断的灭失证据的最好手段。

死者死后几个小时才被发现,电脑是一直在运行着的。

在微观程度里,高温的cpu和风扇,不亚于那场大火和大水。

“这个白色粉末是啥?”有人问道。

“会不会是氰化物啊。”

“那还不赶紧开窗户,别凑这么近。”

“卧槽,这太吓人”,立刻就有人要去开窗。

“别动!”白松喊住了要开窗户的警察:“氰化物在空气中很快就能分解,哪能存放这么久?”

白松的话似乎有一种魔力,大家立刻就不着急了,有人直接问道:“白探长,这个是什么?”

“这个需要最终的化验。”白松看到大家的表情都有些失望:“但是,这东西有大概率,是甲酸钠。”

“啥?”

“什么是甲酸钠?”

“就是小苏打,纯碱。”

“那个是甲酸钠...”

“哦哦哦,怎么会有这个...”

白松没有理会其他人,跟王亮问道:“以你的经验,这个破电脑,运行那些传奇类游戏,cpu能达到什么温度?”

“一般cpu运转游戏的时候温度不会超过55摄氏度,但是这个电脑散热不行,cpu不行,主板也不行,估计能达到70度以上。”王亮预估了一下。

“嗯。”白松看向大家:“当然这也可能是甲酸钾等。其实这个事没这么麻烦,我想说的是,凶手杀人,就是靠的这个cpu。”

“白探长,你的意思是,凶手把氰化物放在了这里?”赵支队问道:“如果是那样,什么时候放进来的?如果是案发前十五天放进来的,那什么氰化物可以保存那么久?”

“本来是不行的,但是蜡封的氰化钠就可以。”白松语出惊人:“很多能与空气反应的物质都会存放在石蜡或者煤油之中,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东西,也可以用家用蜡烛融化后进行密封。如果取少量的氰化钠,用蜡封上,放在cpu和风扇之间,平日里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但是肖某回来开机玩游戏,cpu一热,问题就大了!要知道,家用蜡烛在40度以上就会软化,七八十度就干脆融化了,在这个风扇下,融化的石蜡早就被吹飞和灰尘融合为油腻的状态。而氰化钠,在潮湿空气中会自然水解生成氰化氢,60度以上更是能迅速分解。”

“竟然可以这样!”王亮有些兴奋:“那这么说来,凶手就是提前十五天的时间,进了这个屋子,然后把蜡封的氰化钠放在了这里,接着等着肖某自己开启死亡按钮!”

想到这里,王亮有些颤抖地看了看开机键,喃喃道:“没想到,这居然是死亡按键...”

王华东看着王亮那个中二的样子都无语了,看向白松:“为什么会剩下甲酸钠?”

“氰化钠在潮湿的空气中遇到水和二氧化碳,能生产甲酸钠、氰化氢等物质,氰化氢有剧毒,每立方米有几毫克对人体都有危险,在60度以上还潮湿的环境中,氰化氢的浓度会迅速达到致死量。甲酸钠在这个温度下不会继续分解,所以这些东西应该是剩下的甲酸钾。其他的都被风扇吹散到四处,混在灰尘里面了。”白松解释道:“这就是杀人方法。”

“白探长,我看你的样子,似乎是胸有成竹,是不是还有其他话要说,一并说了吧。”上级的一个专家看着白松,有些兴趣的说道。

“孙老好”,白松先跟这位打了招呼,接着道:“目前来说,我认为,凶手可能是被盗电动车电瓶的人之一。”

白松说出这个猜想,没有人有什么惊讶的表情,也就是几个人多了一些疑惑。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没有其他的证据佐证。

“我继续说”,白松清了清嗓子:“之所以我们排查电瓶被盗的家庭没有发现这个,大概率是因为这一户就没有报警。这些年,除了一些不在乎电动车电瓶的人,其他的不报警,大概率是不信任警察。为什么我要说是这个人做的呢?因为有几个比较好的作案条件。

第一,就是肖某的钥匙丢了一把,作为一个新贼,他很可能是掉在了偷东西的过程中,被失主捡到;第二,警察曾经去多个小区走访过,问有没有电动车电瓶被盗,嫌疑人已经抓获了。所以这个丢电动车的人也因此得知了电动车是被谁偷的,这附近也没多大的地方,随便找人问问可能都知道是肖某被拘留了;第三,警察去肖某的家进行过检查,如果凶手想知道肖某的家在哪里,可以通过跟踪警察发现,派出所处理个盗窃案子,根本就不会在意别的东西,被人偷偷跟着估计也不会注意。”

“这说不通,为什么不信任警察呢?既然丢电动车的人都已经知道了警察抓到了小偷,为什么不报警呢?”有人问道。

“这个几乎是必然的。能做出杀人这样行为的人,而且是如此精密的行为,有很大的概率,这个人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比如说是个杀人犯在逃,不可能主动接触警察。这样反向解释,不知道大家能否认可?”白松看了看大家,接着道:“如果是他作案,能做出这种案子,痕迹什么的也能清理,等十五天之后肖某回去,就一定会关上门玩电脑,那就基本上死定了。”

“那肖某为什么会跑出来呢?”赵支队问道。

“这个属于凶手计算错误的一点。”白松解释道:“凶手原以为,肖某会迅速中毒,然后死在家里。按照肖某宅男的本性,肯定是尸体臭了才有人知道。一旦过了七八天,屋子里的所有东西都被掩盖,氰化氢也早就没了。电脑要是运转七八天,估计这点甲酸钠都发现不了。而且高腐现场可能我们关注点就在尸体上了。这是冬天,甚至可能要十天以上才会被发现。

肖某呈现了胸闷、呼吸急促等非常难受的感觉之后,他就感觉有问题,然后就往外跑,上了楼道,结果摔在那里,就再也没起来,死于氰化物急性中毒。这样门是开着的,所以即便有氰化氢气体,也会迅速飘散,等被人在楼道里发现,也就是几个小时之后,现场早已经没了氰化氢气体。”

赵支队满意地点了点头,安排人去采集这毫克级的白色粉末,安排人今晚连夜去化验。

“为什么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就杀人呢?实在是想不通。”有人问道。

“今天晚上的自杀案,其实就是因为小事。”白松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很难的时候,有时候当你过得很难的时候,有人惹到了你,你甚至想捅破天把对方弄死。咱们这边不显,某些地区,真的有的命案就是源自一句‘你瞅啥’。”

“对,白探长这个话说的有理,我们并不知道凶手当时有什么事,但是估计是很看重这个电动车或者有急事被耽误,加上白探长所说,凶手可能本身就是个在逃的杀人犯什么的,气急败坏,于是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现场。这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化学知识,只需要足够巧妙的设计。”上级的专家肯定地点了点头:“我觉得这个思路很有道理,现在既然咱们有这么多人,不妨去查一查,这几个小区里,没有报过案的却丢了电瓶的人,到底有几户。”

“好!”所有的队伍都摩拳擦掌起来。

这架势,颇有一种红蓝对抗比武的感觉。

(这一杯顶两杯,今天一万字更新o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