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703章 搞定李碧华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703章 搞定李碧华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孙大海知道,李碧华的作品与众多女性作者的作品一样,将笔墨过多地集中在情情爱爱上,整体格局稍显小了一些。

即便后期改编剧本时做出一定的修改,如果想要保留原作的风格,也很难使之成为票房大卖的影片。

李碧华的这些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如果按照商业片来运作,最终效果可能不会很好。但如果把它们拍成文艺片,往往会取得很不错的成绩。

这类影片比较符合传统电影界人士的审美观点,因此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拿奖比较容易,同时对参演的演员和剧组人员来说,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对于这些作品,公司如果认真地规划筹备,组织精兵强将参与其中,并加大对剧组的支持和资金投入的话,孙大海不敢保证每部电影都能名利双收,最少这些影片将来所获得的荣誉,以及各种潜在的收益,足以挣回为之付出地投入。

只不过文艺片票房成绩普遍不高,参演的演员不仅要求演技在线,同时他们对于片酬也不能期待太高。至于影片上映后的大红包,更不可能每部电影都有。

因为这类电影的投资和收入是明摆着的,即便孙大海是重生人士,也不可能保证他投拍的每一部文艺片,都能顺利回本。

孙大海又不靠着投资电影过日子,所以对于电影的投资回报率没有什么要求。但他不能不为友联旗下的艺人考虑。

友联经济公司现在签约的艺人,大猫小猫两三只。公司要想投拍文艺片,偶尔为之倒也未尝不可,但总让自己旗下的艺人拍这种挣不到钱的片子,那就是公司的不对了。

“不为金钱,只为追求艺术”只是句口号而已,艺人自己可以随便说,只要他们高兴就好。作为老板,孙大海要是这样要求别人,迟早会变得众叛亲离。

孙大海盘算了一下自己这边的演员,发现他们现在的情况都不错,公司投拍文艺片,对他们没有太多负面影响。

任逹崋有菲林慢摇吧,那可是妥妥的现金奶牛一只,足以保证他的财务自由。外加他还有岁月静好股东的分红,因此在经济上他没有任何问题,接片纯粹是看自己的兴趣。

张雪友在香江影坛还只是粉嫩新人一枚,正处于有片子就上,毫不挑食的阶段。再说,他个人收入的大头在音乐上,真要是拍文艺片能得个奖项出来的话,他会乐疯的。

张国荣就更不要说了,只要看他日常的言谈举止,就知道他绝对是一个顶级的文青。前世在他的演艺生涯中,就参与拍摄了许多部文艺片,由此可见这是他的真爱。

岁月静好的分红对张国荣只能算是小补,作为香江歌坛当红的一线巨星,他主要收入来源于他的音乐,及其相关的广告代言。

张国荣并不是一个高产的演员,与同级别的其他男演员相比,他接片算是很挑剔的。

张国荣虽然没有系统地学过表演,但却是彻头彻尾的体验派,喜欢通过感情带入来演绎自己的角色。因此他非常注重每个剧本,每个角色给他的感觉。

也正因为如此,张国荣接拍电影的态度,与此时的任逹崋相仿。两人都是挑挑拣拣的,只有遇到自己满意的剧本和角色,才会出手,否则是宁缺毋滥。

这也就是友联经纪公司的老板是孙大海,开经济公司跟玩票儿似的,不一挣钱为第一目的。自己公司总共也没有签几个艺人,还要供养着这样的两位大爷。

要是换成别人,即使公司暂时还没有倒闭,恐怕老板也早就哭晕在卫生间里了。

发哥虽然现在还不算友联的人,但他既然答应等合同期满后转投友联,孙大海也就根本没有把他当成外人。

他和红姑情况类似,两人目前红得一塌糊涂,整日里片约不断,虽然最后分到他俩手里的钱有限,但总的来说经济条件尚可。

现在他们多了一份岁月静好的分红,两人其实并不用这么玩命接片了。相信如果孙大海这边有适合他俩的角色,哪怕是需要压低片酬的文艺片,他俩也不会拒绝。

孙大海没有计划让他俩接拍这样纯粹的文艺片。香江影坛比较流行剧情片,其性质介乎于商业片和文艺片之间,这样类型的电影更适合他俩的发挥。

如同前世王家卫习惯用梁朝伟和张曼玉做自己电影的男女主角一样,李碧华和张国荣关系很好,她作品中的男主角,有不少都很符合张国荣的人设。

可惜友联旗下现在还没有合适的女演员,不然借助李碧华作品改编的电影,肯定能捧红几个出来。

搞文艺片就要静得下心来,一个镜头、一句台词地反复推敲琢磨。孙大海计划让公司每隔两三年上一部文艺片,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商业片上。文艺片与商业片的比例控制在1:3左右,太高或太低都不会很好。

前世国内真有几个号称第n代导演的人,专门捣鼓一些反应社会阴暗面的地下电影,并将之美其名曰“艺术片”。

他们一边忽悠投资人来投资,一边哄着演员卖苦力。最终将成片拿到国外参加电影节参展,卖片子的同时还能觊觎一下各种奖项。在其他人赔本赚吆喝的同时,自己倒是赚得钵满盆满,名利双收。

孙大海自然不会这样做,他财大气粗的,可丢不起那个人。他今天来见李碧华,主要是为了双方今后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两人交谈得很愉快。鉴于孙大海主动提出,请李碧华以编剧身份加入剧组,李碧华投桃报李,当场就痛痛快快地答应下来。

小说《秦俑》全部的影视改编权卖了五万港币,李碧华出任编剧的费用为三万港币,友联一共花八万港币,就搞定了一切。

老实说,这个价格比孙大海预想的还要低了不少。李碧华对于和友联这样敢于一掷六百万美元投资《末代皇帝》的公司合作,报以相当大的诚意,她也希望今后双方能够长期合作,因此有意识地压低了价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