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65章 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9月30日,是丽萨的预产期,所以大家都在等候香江的消息。时间越晚,大家就越是焦急。

现在好了,母女平安的消息传了回来,大家都放下心来,围着脸上笑开了花的曹大厨,或是恭喜,或是打趣。

两周以后,曹勇又来到了首都。

丽萨是自然分娩的,一切都很顺利。她在医院住了五天后,就办理了出院,到了一家私人母婴医院,继续坐她的月子。

医院里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精心照顾丽萨和曹家小公主,当然前提是费用不菲。

郑子芸和丽萨的妈妈也轮流陪护,笨手笨脚的新爸爸?曹勇被大家嫌弃了,所以就打发他来接曹大厨。

几天前黄老已经搬回重新修缮好的家。

黄老信守承诺,把东厢房打头第一间,留给了孙大海,后面两间,给了孙圆圆和孙大河。

三间西厢房当作客房。秘书小严和司机叶师傅死活也不肯住在西厢,他们和部里分配来的家庭服务员老吴俩口子,分别住在前院的三间倒座房里。

严秘书已经成家,平时和家人住在部里分给他的宿舍,这里只是临时歇脚。

叶师傅妻儿还在老家,部里安排他住几人一间的集体宿舍。黄老知道后,就要他先住在自己家,等以后有机会,把他妻儿调到首都,再申请解决住房问题。

孙大海也在黄老家住了几天。最近两个月,孙大海每天早上,都在教黄老打太极拳。虽说不可能立竿见影,但黄老自己都觉得,身体比之前要好了许多。

曹勇来了,那自然要聚餐了。

这次聚餐的地点,是在黄老家。黄老家是标准的三进小四合院。冬天需要在屋里吃饭时,因为客厅不大,所以人多时会有点麻烦。但现在这个季节,中庭或后花园,随便在哪里,摆上桌椅就可以开餐。

黄老家的绿化,自然是由“妆点生活”倾力奉献的。马教授的艺术感,方林的植物组合搭配,以及方大同老到的培育、移植技巧,三者结合在一起,产生了质变。

黄老的家,从室内摆放的绿植,到院中花架上的组合藤本植物,从前院的槐树、枣树,中庭的石榴,到后花园的银杏和梧桐,水池中的睡莲,各种植物从小到大,水陆空立体交错,使得整个院子都鲜活了起来,可以说是巧妙搭配,别具匠心。难怪为黄老修缮房屋的施工负责人,特意要了“妆点生活”的联系电话和地址。

聚餐是晚上开始的,聚餐的题目是孙大海定下的,名字就叫“大闸蟹和它的朋友们”。

大闸蟹没有花钱买,是曹月他们实验小组的成果,赞助者是曹勇。

实验小组今年因经费的问题,原本计划在继续稻田养鱼的基础上,就地取材,组织村民抓捕青蛙,增加青蛙的养殖。

但由于捕捉来的青蛙,在数量上无法控制,不利于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所以在实验小组,一直争议于是否选择青蛙,作为实验品种。

正好,冤大头?曹勇春节前来了。

于是,在春节前最后一次小组讨论时,曹月豪气冲天地宣布,她找到赞助者,能得到几百元的赞助费,节后就能到账,用于继续实验。

穷逼惯了的实验小组,居然能得到有几百元赞助费,大家都欣喜若狂。课题老师再三要曹月确认之后,高兴地宣布,今年将稻田养鱼、稻田养蟹两项实验同时进行,并安排人手,节后就去固城湖采购优良的大闸蟹蟹种,稻田养蟹区域也将进行改造,并用生石灰等药物,清池消毒。

就这样,在曹勇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实验小组的时候,他的好妹妹,已经帮他决定做出赞助。

其实,曹月也不是乱花哥哥的钱。因为她听曹勇说起过,由于多年没有回过家了,所以这次过年曹勇准备的红包很大,过年要给她和孙卫红每人一千元的红包,给几小每人是一百元。

曹月是想把自己当压岁钱,拿出来当实验经费的,只是借哥哥的名义,她也知道“财不外露”的道理。

曹勇虽然年轻,工作没几年,但他的职业,注定了他不仅社会地位高,收入也是金领级别的。千儿八百元的赞助,对他来说无足轻重。

节后他专程去了趟农大,用自己护照上的身份,和学校与实验小组签了定向赞助协议。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在入秋收获后,除去实验所需保留样本,和计划预留越冬当作蟹种的部分,剩下的成年蟹,其中两成归曹月所有。

当哥哥的想给馋嘴的妹妹多留点新鲜的大闸蟹,谁知道,刚第一年开始实验的稻田养殖大闸蟹,就获得了大丰收。

凭借这个年代清澈无污染的水质,无剩余农药堆积的稻田,以及科学的养殖过程,稻田养殖大闸蟹实验,获取了惊人的产量。经过估算,刨除留种和实验所需,五十亩的试验田,最少要出一千五百公斤以上的成年大闸蟹。

这时的大闸蟹,市场上的售价比猪肉略低一点,每斤六毛多,每公斤就是一块三,从投资的角度上说,曹勇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投资,但可惜是赞助。

更为可惜的是,实验小组的成果再多,也不能转化为直接经济效益,因为他们没有销售的权利。

农大的校领导都被惊动了。他们笑逐颜开地表扬了实验小组,奖励了实验小组三百元实验经费,用于明年的实验,并取得了这次实验成果,大闸蟹的分配权。

学校决定将收获中一半,用于上缴直属领导单位教育部和农业部,剩余的部分,则当作学校福利,在国庆节发放给教职员工。

当然,曹月的两成,是香江赞助人要求的,校领导没有那么眼皮子浅,会去动曹月的那部分。

曹月也很知趣,她总共只要了五十公斤大闸蟹,剩下的都主动交给了学校。

稻田里的大闸蟹要在一个月内捕捞并处理完,曹月分了两次领螃蟹,否则吃不完会坏掉的。

今天是第一次,所以孙大海把聚会的主题,定成了大闸蟹。

新鲜的大闸蟹,最好的做法就是清蒸,蘸着姜醋汁,温上黄酒,那才叫鲜美。

不过,螃蟹性寒,不宜多吃,所以只能当一道主菜。曹大厨和孙大海又做了红烧田鸡,糟溜鱼片,油焖大虾,把传说中的稻田四友,凑个齐整。

再配上几道时鲜蔬菜,还有一道孙大海特意做的清炖鸽子汤,为了的中和一下大闸蟹的寒性。

说起来轻巧,因为人多,每道菜都是大盘子大海碗的往上端。

黄老也逐渐习惯了多人一起吃饭的热闹劲,家里新添置的锅碗瓢盆,都是委托曹大厨整来的餐厅专用的大家伙。

现在是农历九月,正是吃母蟹蟹黄的最佳时间。可螃蟹这东西,对老人、体弱的病人还有小孩,却并不友好,孕妇就更别提了。

看着满满一大盆蒸好的大闸蟹,三小比较可怜,孙大海还好,能分到一只公蟹,弟弟妹妹却只能一人吃几根蟹腿。

推杯换盏之中,1981年最后一次全员聚餐开始了。因为曹大厨过几天就要去香江了,再回来就是明年五月,曹月结婚的时候。

螃蟹咏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