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484章 泰山高,不及东海崂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484章 泰山高,不及东海崂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市长,是一个城市的行政主官。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无数人的关注。

当李小龙向市长汇报工作的第二天,也就是黄菲菲即将到达岛城的当天,纪委提前来到了招商办,宣布了对李小龙同志的调查结果。

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只有被电话叫来的孟伟杰,失望万分,成为唯一的失意者。

不仅如此,他还接到了一纸临时调令:

鉴于岛城夏季蚊蝇较多,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刻不容缓。为维护岛城城市形象,减少疫病传染源,现由岛城爱卫会牵头,卫生局、环卫局、城建局、工商局……招商办等多部门协办,将抽调精兵强将,从即日起至8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夏季卫生大检查工作……

孟伟杰欲哭无泪,他现在一门心思只想帮韩国客人的投资尽快落地,然后自己去当那个公关主管,从此不再受这份气。

他实名举报李小龙,只是为了出口气。他知道,即便李小龙真的如他所言,犯了那些错误,顶多也就是内部做个检查,以后升迁困难而已。

而这临时调令一出,自己这一个月就要天天围着垃圾和污水转了,哪还有时间和能力去帮韩国客商呢?

孟伟杰欲哭无泪,他知道自己犯了众怒,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找吴主任,想请吴主任开恩,放他一马。

结果吴主任根本没有搭理他,一句轻飘飘的“我要去市里开会”,便把他搁到了一边。

孟伟杰没有办法,只好在晚上又拎了份礼物去找他的老领导。

孟伟杰的事,在机关内已经传开了。他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用实名举报这样激烈的手段,直接挑战领导,等于也是在挑衅现有的制度。

老领导现在是商业局的副局长,他自然也听说了孟伟杰的事情。孟伟杰一到他家里,就被他一通臭骂,骂了足有半个小时。

骂归骂,老领导还是老派人的作风,多少愿意帮自己提拔的人一把,而且他家人也前前后后从孟伟杰那里得到了不少好处,所以他在骂完人以后,还是想要听听孟伟杰今后的打算。

大家心里都知道,孟伟杰今后能否继续留在官场这先不提,但招商办肯定是不能再待了。

孟伟杰自己也想明白了,他决心要离开官场,到韩国企业中工作。但他还不能将真话告诉老领导,只好说自己准备等手头的工作处理完,便准备辞职下海。

“下海”这个词,已经在社会上出现好几年。老领导自然也明白其中的意思。他知道这样虽然有些冒险,但对于孟伟杰来说,也算是一条出路了。

老领导当着孟伟杰的面,打电话给吴主任,请他一起喝酒。吴主任考虑了一下,因为第二天晚上要陪市长宴请黄菲菲一行,所以就约在了第三天晚上。

官场上的人做事,都是有套路的。吴主任自然知道这顿酒的目的。不过他既然答应为李小龙出这口气,自然就会讨要个说法。

……

李小龙把情况跟孙大海说完,孙大海也无语了。这官场之中还真是杀人不见血,幸好自己两辈子都没有从政,不然非得被别人玩死不可。

孙大海正在庆幸自己没有上贼船呢,李小龙又告诉他一个消息。黄老打来电话,让李小龙转告孙大海,靠山屯的人,将会在十天以后到首都。

原来,这几天英才教育基金的工作人员,已经到靠山屯,对适龄儿童进行了学前测试。

这个测试主要是判断孩子们是否具有认知障碍,以及其它影响孩子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心理或生理上的问题。

这种测试不是为了卡人,而是为了保证孩子们今后能够在校学会独立生活,并跟得上课程的进度。

大青山靠山屯的村长李红根,将带着屯里适龄儿童和家长,以及屯里小学的全体老师,到首都参观食为天公司,并出席英才学校的开学典礼。

靠山屯已经纳入到大青山开发管理公司的管理范围,屯里全部适龄儿童,将在新学期统一到英才幼儿园、英才小学和英才中学读书。

原小学校舍将被翻新扩建,一半将成屯里的托儿所和老人活动中心,另外一半成为成人培训教室,将对屯里的人进行扫盲和农业技术培训。

原校长和老师们也将到英才学校接受一年的培训,结束后根据他们每人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安置。

孙圆圆和孙大河在靠山屯的好伙伴王小娲,这次就将跟着她爸爸一起来首都。她会在下学期成为二小的同班同学。

孙大海知道,这个消息要是告诉二小,他俩一定会高兴坏了。其实他俩身边不缺小伙伴,不过他俩也学孙大海,希望自己的朋友越多越好。

孙大海在崂山玩得很开心,北线南线各玩两天,几乎把所有的景点都转遍了。

这几天天公作美,一直是晴天。他们在崂山的巨峰顶看了日出,当那一轮红日从被晨雾笼罩着的地平面跃出的那一瞬间,是一种洗涤心灵的震撼。

泰山云虽高,不及东海崂。

回来的路上,孙大海特意请司机李师傅在石老人石像前的海边停了一会。

同行的招商办工作人员随即给大家讲起了关于石老人的传说。孙大海知道这个传说,也没有留心听,而是在观察周围的环境。

传说讲完了,大家也都观赏完海中的石老人石像。孙大海摇摇头,上车继续往回走。

这里就是未来著名的香港东路,只不过现在还只是一条简易的马路,穿过大片的农田,连通着崂山南线与岛城市区。

中巴车又往前走了一会,孙大海眼前一亮,突然叫车停了下来。

他下了车,站在路边向远处看去。只见海岸线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小湾。

两侧的远端能隐隐看出都是礁石,中间有一个缓坡。岸上的绿植通过缓坡,向海中延伸。

孙大海向随行的招商办工作人员讯问,这一片属于哪里?在得知这里仍然是归崂山县的石老人村所辖之后。孙大海心中一喜,暗道:应该是这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