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308章 军马场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308章 军马场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孙卫民当然知道家里的情况,所以他这几次回来,都是带些东北特产回家。普通的鱼虾肉蛋,家里堆得满满的,根本不用他费心。

孙卫民所属部队驻扎在东北,除了当地土特产,其它东西还不如在首都买呢。他是部队的干部,总不能带头违法,整一些珍禽野味回家吧。

送行的饺子接风的面,孙卫国和牛红,最爱吃家里做的抻面片。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面片的浇头也不断升级,用大块的牛肉,再加上牛肉汤焯熟的圆白菜,配上宽宽的面片连汤带水,吃起来“吸溜吸溜”的,那叫一个过瘾。

饭后,二小被撵去写作业,小胡和司机帮李翠凤和牛红收拾饭桌。孙卫民则是拉着孙卫国和孙大海,到书房去谈事。

孙大海很乖巧,进去后先帮爸爸和叔叔泡上一壶茶,然后坐在一边,听他们说话。

孙卫民要说的有两件事,头一件事他一开口,就引起了孙大海的兴趣。

原来,孙卫民的部队,在小兴安岭山脚下,有一座小型军马场。其中战马并不多,大部分是运输用的骡马。

从今年开始,中央军委下令,三年内裁军百万,并对部队的机构配置进行调整,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其中就一条,要求除了交通不便的几个地区以外,全军开展淘汰“骡马化”的工作,并取消大部分骑兵编制,只象征性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

年初开始,军区就开始执行军委的命令,开始裁军以及部分机构。这座备用的军马场自然位列其中。

按照军区的要求,军马场中的种马、战马以及部分骡马,将被其他部队接收。军马场内拆除军用设施后,连同剩余骡马,一同移交给当地政府。

谁知道,当地政府却是叫苦连天。

龙省本来就是冬季寒冷,地广人稀,军马场所在地更是如此。

这个县地形以丘陵为主,近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却只有二万多,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县城和附近几个乡里。

军马场交给县里,县里根本没有能力经营,无论人力还是财力都不足,只能任其荒废掉。

至于那些骡马,看似好事,但东北冬季没有青料,光靠储存的干料,大牲口大多是熬不过去的。

这里又是个穷县,没有钱去买越冬饲料,总不能把骡马接收下来以后,一个冬天过去,死一大半吧?

县里将困难告之了部队,然后层层上报,最终到了军区。体谅地方政府的难处。

最后军区只能将移交军马场的计划,延期到今年年底。这是军区在自己的权限内,所能提供的最大帮助了。

孙卫民现在是师参谋长,这些工作是师里后勤和基建部门去和地方政府交涉,用不着他来管。

但后来上报军区的情况说明,他是要审阅签字的,所以了解到了这个情况。

他知道食为天正在扩张,而且经营项目不局限于养猪。所以回家后,他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哥哥和侄子。

“一座军马场呀,所属草场的面积大吗?”孙大海听到后,连忙追问。

“草场面积有五千亩,有一条河流从中穿过。另外还有三千多亩的丘陵灌木地带。马场内的所有建筑都是砖混结构,符合军用标准。”

孙大海想了想,对孙卫国说:“爸爸,我觉得还不错,要不请萨蔓莎还有高红军叔叔过来一趟?”

孙卫国说:“高红军?你想让公司在那里养羊?那边冬天冷,羊能受得了吗?叫不叫高红旗一起来?”

“羊的问题,要请高叔叔来解答,他是这方面的专家。高红旗叔叔和二舅去了东山省,现在没有在首都。”

于是,孙卫国分别给他俩打了电话,请他们到家里来商量。

趁着黄菲菲他俩还没到,孙卫民先说第二件事。

“小胡这次也要退伍了。他是因为家里遇到经济困难,所以才要退伍的。”

孙卫民的勤务员小胡,大名叫做胡诚,是扬州人。1965年出生,81年初中毕业后入伍。

胡诚出了新兵连之后,就接替因违反战俘纪律而被强制退伍的陈锋,成为孙卫民的勤务员,一直到现在。

这几年,胡诚利用业余时间,自修完高中课程。孙卫民也计划今年,推荐他进军校学习,并准备将他纳入入党预审名单。结果,他家了却有了事情。

胡诚一家六口人,除了他,还有父母,爷爷,以及两个妹妹。

他的父亲是房管所的维修工,他手很巧,是所里的技术大拿。木、瓦、油、电、水暖这些工种的活儿都能上手,可惜没有编制,一直是临时工,只能拿十几块钱的工资。

他妈妈从前是赤脚医生,现在在卫生所工作。两个妹妹分别小他五岁和八岁,都在上学。

他家的经济条件不好,不光是孩子多,而且爷爷没有收入,又有慢性病,常年离不开药。所以家里生活上一直很拮据。

去年年底,他爷爷被查出身患癌症,几次手术,外加各种治疗,最终也没有治好,反而扩散到全身。几个月的时间,家里就背上沉重的外债。

孙卫民知道后,用胡诚的名义,给他家寄过两千块钱,希望能帮助到他家。

只可惜,这时他爷爷的病,已经不是手术的问题了。老人于今年七月,离开了人世。

逝者已矣,生活还要继续。

以胡诚父母每月不到七十元的收入,在养活四个人的情况,要想还清债务,实在是遥不可及。

即便加上胡诚每月那几块钱的津贴,也无济于事。

胡诚的大妹胡菁,决定等明年初三毕业,就不再上学,准备找工作挣钱,帮家里减轻压力。

可是现在是八十年代,找工作哪有那么容易?胡诚家是城市户口,不像在农村,不上学可以下地卖力气。现在城里还有那么多待业青年,都还没地方去呢。

胡诚没有接受孙卫民的资助,他放弃了去军校学习的机会,决定今年年底退伍,为家里出一份力。

孙卫民可惜胡诚这个好苗子,说要借钱给他先去还债,然后慢慢还自己。

结果胡诚有骨气,非要自食其力。搞得孙卫民也没有办法,只好趁着回家,问问孙卫国和孙大海,看他们有什么好的位置可以安置胡诚。

孙大海的眼睛顿时冒出了绿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