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295章 “疯狂的君子兰”事件,落幕了

高仁打开账本,里面清晰地记录着,截止到昨天,总共出货近八万株君子兰,扣除各种费用后,纯利润人民币六千万。

他们给妆点生活的货款,折合成人民币也是六千万元,等于这半年不赔不赚,刚好持平。

“铃”,正在这时,桌子上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

“喂,天福投资公司……好的,陈经理你稍等。”苗伟用后捂住话筒,小声对苗仁杰说:“哥,是妆点生活的陈经理,他说要找你。”

苗仁杰和高仁对视了一眼,心里都在犯嘀咕。妆点生活那边可别再出现什么问题,否则这单生意真的要凉凉了。

苗仁杰接过话筒:“陈锋么?我是苗仁杰。”

“好的,没有问题。”

“是的。”

“那太好了,现在你们在哪儿呢?成,这样吧,半小时以后,咱们在酒店的咖啡厅见。”

苗仁杰挂了电话,兴奋地对高仁说:“陈锋说了两件事,他们那边已经组织好了村民,晚饭后就可以开始装车了。”

“好!”高仁双手一拍,总算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还有,他帮咱们找到了以前帮他们出货的人,问咱们需不需要帮忙。我约他们在楼下的咖啡厅见,等会咱们一起去谈谈。”

“他怎么知道的?”高仁不解地问。

“上午我去妆点生活的时候,为了让他们重视起来,更快地组织人手,就把情况跟他说了。

我走的时候顺便问了问陈锋,看他有什么办法没有。没想到,他还真帮忙,把他们原来的下家给找来了。”苗仁杰对高仁解释了缘由。

“你们关系挺好呀,这个时候能主动帮忙,挺够朋友的。”高仁不无羡慕地说。

“他是部队下来的,很爽快,我们的关系还不错。对了,小伟,妆点生活以前的客户资料,不都给过咱们吗?怎么没有与他们联系过?”

“哥,他们是从食为天那边拿货。咱们接手以后,我本想招他们加入咱们的销售网里,可咱们原来的那些下家极力反对,说已经狼多肉少了,再进新人,谁也别挣钱了。

我怕影响到销售,所以就没有联系他们。后来君子兰不是限量销售了嘛,那就更没有必要找他们来了。”

“又是他们从中作梗!”高仁心里恨恨的。

“算了,先不说他们了。高仁,你给出个章程,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你估计一下,最后压在手里能有多少?”

“咱们这几个月,每月卖六千株。我问他们了,如果降价出售的话,三到五倍的出货量,没有问题。再多的话,就没有把握了。而且,还要看政府的宣传和其它措施。

上周我们出货的均价是八百三十元,现在要降价的话,可以降到七百到七百五十元。

如果他们抓紧时间,能卖到月底的话,我估计也要有一万到一万五千株,是来不及出货的。”

“今天是一号,我感觉政府的管控措施不可能拖到月底。你还是按二十天销售期算吧。而且,既然现在公司已经回本,索性降幅再大一点,把销售均价再压低一些,以走量为主。

这些君子兰真要压在手里,对咱们是一点用都没有,还得一直交占地费和代管费。”

“好的,我明白了。”

三人统一了意见,在房间里又等了一会。就到楼下的咖啡厅去了。

过来一会,陈锋带着两个人一起到了咖啡厅,互相寒暄后,在包间里坐下,开始了交涉。

时间紧,高仁他们也只求尽快出货,所以,一个多小时以后,他们就达成了一致。官园的几个商贩合伙,继续往南方出货,为天福投资公司做代销。

运输问题由商贩们自己解决,他们之前已经做得非常熟了。首批他们要了五千株,第二批有没有,要看销售情况再定了。

高仁也算有点魄力,他把零售价格直接压倒每株五百元,基本上连市场价的一半都不到。其中一百元是代理费、运费以及其它费用。

单算这一批,如果顺利的话,天福投资公司可以取得二百万元的纯利润。

这时候,天福投资公司人少的缺点就体现出来,他们只能派出四个人,一同跟随前往代销城市。不过这会儿天福投资公司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妆点生活组织人手,分批次工作,连续干了三天,才把天福投资公司发往北方的二万株,以及发往南方代销的五千株分别装车发走。倒是让周围的村民,小挣了一笔。

六月七日,吉省日报第二篇社论出台了。这次的题目是《再谈奇高的君子兰花价能维持多久》,如同第一篇社论的姊妹篇,只是语气更加严厉。

不过,高仁看到之后,紧绷的精神却是稍微放松了一些。因为他看明白了,政府并没有一竿子打死的意图,现在还是在吹风以及警告。

无论北方还是南方,君子兰的销售都在争分夺秒的进行中。由于天福投资公司大量出货,导致各地虚高的君子兰价格,一下子就被打了下来。

这几天,高仁和苗仁杰每天晚上都要等各地销售的汇总。随着各地陆续到货,日成交量也在迅速放大。

高仁发现,南方总共就五个城市在销售,出货量却并不比北方差多少。要知道,北方可是有二十多个城市,同时销售呢。

除去路上运输消耗掉的几天时间,南方的五千株,居然已经卖出了一半。公司派去监督的人,今天打电话来要追加发货了,真是意外的惊喜。

苗仁杰已经通知了妆点生活,今天晚上继续装车发货。这次仍然是发五千株,顺便给北方也补了二千株的货。

如果能销售出去,那最终压在手里的君子兰,就不足一万株了,这样说出去,也好听一点。

六月十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君子兰”为什么风靡北国春城》,将君子兰交易称之为“虚业”,并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四化需要多干实事”。

十三日,吉省日报发表了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社论,《不能靠挖国家墙角哄抬君子兰花价》。

随即,从14日开始,几天内政府连续出台多条措施,强行平抑君子兰的市场价格。

包括重申82年君子兰限价令,对超过部分征收60%的交易税等等严厉的措施,一下子就将国内君子兰交易,打到了冰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