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215章 正式营业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215章 正式营业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现场维持秩序的警察外加服务员,足有几十个。可这些人和排队的人相比,少的可怜。幸好这个年代的人比较听话,在警察和服务员的指挥下,大家人挤人,排成了两条长龙。

孙大海突然想起一件事,他招手叫来戴文鹏,对他低声耳语了一会。

戴文鹏听明白后,就走到主持人身边,又叫来几个警察和服务员,大家一起低头商量。

商量完,他们分成两组,站在两队的最前面。

主持人开始讲话:“今天来的顾客非常多,为弘扬华夏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展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精神文明风貌,我宣布,正在排队的顾客中,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人,身高低于一米一的儿童,以及怀孕六个月以上,已经显怀的孕妇,每人可以与不多于两名陪同者,优先入场。”

这个年代,没有身份证,对年龄只能靠经验判断。判断年龄的事,戴文鹏委托两名警察来负责,结果肯定会有误差,也没有那么严格,差不多就可以。

对孕妇的要求也是如此。不然你说你怀孕三个月,除非去医院化验,或找中医号脉,否则谁能判断?

主持人连续说了好几遍,两组人也陆续带着符合条件的顾客走到门口,单排了一队。

这时咖啡厅里的领导和记者,正在陆续离场。

听到主持人的话,几个记者眼睛一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新闻题材呀!摄影机、照相机,对着这支特殊的队伍一通狂拍。文字记者也迅速掏出纸笔,做起了记录。

就连走到后门,准备直接去停车场乘车离去的洪副市长和几名领导,都停住了脚步,仔细听着主持人的话。

听完全部的内容,洪副市长笑着点了点头,和其他几名领导交流了一会,便把自己的秘书叫过来,低声吩咐了几句。

对秘书吩咐完,洪副市长和其他领导各自上车走了。他的秘书却留了下来。

秘书对欧阳慧慧说了几句话,然后一起走出了咖啡厅。秘书站在大门口,欧阳慧慧走向了主持人。

欧阳慧慧问了问主持人,然后把戴文鹏叫了过来。

“小戴,这个老人、儿童和孕妇优先的主意,是你提出来的?”欧阳慧慧问道。

“不是我,是小老板提出来的。他让我把这个想法落实。”戴文鹏回答。

“是他呀,他在哪里呢?”

欧阳慧慧环视周围,很快就找到了正躲在人堆里的孙大海。

现在门口的人分成两部分,大多数人在路两边排队,准备进店。还有一小部分人,围在咖啡厅门口看热闹。

孙大海正听人们谈论咖啡厅呢,从装修风格、到观光电梯,还有贴出来的价格,大家众说纷纭,各抒己见。

孙大海正听得开心,忽然被人拉了一下,他回头一看,是戴文鹏。

“小老板,慧慧姐说这个优先想法很好,现在洪副市长的秘书,正等着想了解情况呢。慧慧姐请你过去,和他谈谈。”

“我不愿意露面的。你就说这是你提出来的,他要问原因什么的,你就往传统美德、精神文明上靠。”孙大海才不想出这个风头呢。

戴文鹏很听话,回去找欧阳慧慧汇报。欧阳慧慧没有办法,和戴文鹏说了几句,就带他和市长秘书交流去了。

孙大海临时出的这个主意,是他看热闹的时候,想起前世肯老头在华夏第一家店开业时的事。

那是1987年11月12日,也是一个工作日,当时还叫肯老头家乡鸡的大陆第一家分店,在首都前门大街开业。

和现在的情景如出一辙,那里也是人山人海,很多人都是排了三四个小时的队,才进店用餐。

要知道,那可是首都的11月。许多老人和孩子也一样在瑟瑟寒风中排着队。为了尝鲜,大家也都是够拼的。

孙大海家的一户邻居,老两口带着小孙子排了一下午,回家后三人都病倒,到夜里全发起了高烧。还是孙卫国和其它邻居一起帮忙,把三人送到医院。

现在虽然不会受寒,可沪城的8月底,白天还是很热的。看现在排队的人数,平均也要排上几个小时,别到时候有人中暑或累坏了,那可就不美了。

与肯老头家乡鸡不同,岁月静好是咖啡厅,想在新店开业时来尝试一下的顾客,还是以中青年为主。

符合优先条件的顾客,现在都集中在门前,连同陪他们的人,也不过几十人。

“好了,大家不要急,马上就可以进店了。两队前面都有价目表,请各位顾客现在就想好要点什么,准备好钱,进店后抓紧时间点餐。今天来的顾客非常多,请大家体谅一下。

好了,马上就到十点三十分了,请保安将咖啡厅大门打开,咱们先请老人孩子这队进店。”

两名保安,将咖啡厅大门打开后,分站两侧。几名身披绶带的女服务员,站在门前,嫣然含笑,等待迎接顾客。

岁月静好咖啡厅公开招聘员工,在沪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咖啡厅对应聘服务员的要求如下:初中以上学历;年龄18周岁到22周岁;男性身高一米七五到一米八,女性身高一米六五到一米七;五官端正;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无违法犯罪记录……

后面最吸引人的是:经培训合格后,每人月工资为五十元人民币,奖金根据咖啡厅效益及个人表现发放,还有各种补贴和福利……

要知道,在1983年,刚参加工作的正式在编工人月收入才三十多块,要是临时工,只能拿正式工的一半。就这样,无数人还为争夺临时工的名额,打破头呢。

岁月静好是外资企业,开出这样的工资是很正常的。欧阳慧慧本想招五十名服务员参加培训,结果面试当天来了上千人应聘。

幸好当时欧阳慧慧只是在徐汇区的几所中学做了宣传,消息没有完全传开,要不然,就有她受的了。

来应聘的人多了,选择余地就大了很多。三轮面试后,最后留下的人条件都不错,个个都是帅哥美女。单说外表,航空公司招的空乘都比不上他们。

现在几名服务员往门口一站,那叫一个赏心悦目。

十点三十分整,第一位顾客走进了咖啡厅的大门。一分钟后,一张十元人民币成为了岁月静好收到的第一笔钱,这张纸币被永久保存了下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