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161章 起到反作用的限价令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161章 起到反作用的限价令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孙大海这边跟黄菲菲交流,那边众人也聊得差不多了。

这时,朱大帅开始阐述他发现的商机。

孙卫国听着,还挺高兴。忽然,他想起来,去年妆点生活成立的时候,好像是孙大海强烈要求,才把君子兰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的。

孙卫国脑袋直疼,怎么有点事,就和孙大海有关呀。

好像当时,孙大海和方林的意见还不统一,最后还是孙大海强行以股东身份,通过了这个决定。

妆点生活的股权分布很有意思,当时还没有为管理层配股。前两大股东是孙氏投资公司和曹家的投资基金,他们都不参与公司的经营。

因此公司要是有什么重大事项,需要表决的话,就是孙大海他们五个小股东参加。

孙卫红在沪城上学,肯定是弃权。孙圆圆和孙大河,是孙大海的铁杆迷弟、迷妹,必然听哥哥的,孙大海说怎么样,就是怎么样。

曹月唯恐天下不乱的脾气,肯定也不会帮方林。所以,进入股东表决的环节,就等于是孙大海说了算。

方林是个懂规矩的好同志。

他一边念叨着“这样的配置不太合理”,一边抓紧时间查阅资料,自行编制《君子兰大规模培育手册》给公司培育基地的人,并帮忙培训和优化母本。

方大同也知道这件事。他在背后还训斥过方林:“大海年纪小,喜欢君子兰,这又不是什么过分的事。你一个大人,又是长辈,和他争执个什么劲儿呀。他既然想多种君子兰,你就用你的专业知识,想办法尽量帮他。”

孙大海要求大量培育君子兰,要占到室内绿植一半以上。

以方大同的经验,虽然觉得这个比例有点夸张,其实占一成也就够了,而且,孙大海还不让君子兰外流,这个要求也有点过分。

不过,总的来说,方大同就是觉得孙大海这是小孩任性。反正对公司的影响不大,也就这样执行了。

至于说朱大帅发现的商机,其实方大同早就知道了。

要知道妆点生活是官园花鸟鱼虫市场最大的卖家,不仅实力强,而且经营的花卉品种多,品相好,不知不觉中就成了市场的领头羊。

许多经营同样品种花卉的卖家,每天早上都会先看妆点生活的定价,然后再调整自己的开价。

而且妆点生活在市场的销售人员,并不是随意雇佣的销售员,而是由公司市场部的人轮流担任。

陈锋跟了黄菲菲一年,学到了不少东西。他要求市场部的工作人员,在销售的同时,还要进行相关信息的统计和汇总,借以判断价格走势。

从春节过后不久开始,以君子兰为代表的室内绿植价格的集体上涨,其中君子兰的价格,可以说是暴涨。

这个情况陈锋向方大同专门汇报过。随着君子兰的价格节节升高,俩人还说,这回小老板的任性,又有了最好的结果,他的运气真好云云。

朱大帅找到方大同的时候,方大同正在忙别的。他听到后也不在意,反正这事已经告诉孙大海了,孙大海就说了句“我知道了,和以前一样,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不成想朱大帅还真上心,非要拉着自己和黄菲菲,要一起找孙家人说。

说就说吧,正好方大同和黄菲菲也想知道,孙大海到底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

既然问题提出了,而且几个当事人都在场,孙卫国便发大招,把孙大海直接放出来。你自己决定的事,现在自己想办法处理吧。

怎么处理?现在的行情才哪儿到哪儿呀。

孙大海没有多说什么,随手取出准备好的几张报纸,并告诉大家,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就是这次君子兰涨价的原因。让大家轮流观看……

东北吉省的长春市,在改革开放以后,就自发形成了君子兰交易市场。今年开始,在有心人的带动下,市场上君子兰的价格大幅增高。

市政府的领导,没有市场经济物价调控的概念,而是习惯性的使用行政手段,出台了一纸限价令。命令中规定一盆君子兰,售价不得超过二百元,以此对君子兰的售价进行限制。

谁知道事与愿违,限价令限制不住价格,反而更加激发了人们对君子兰的炒作。

刚开始,大家还在明面上遵守二百元的限价,后来人们纷纷突破限价。

这时,市场上出现看各种奇葩的交易,像什么一盆君子兰二百元,花盆八百元,营养土五百元,营养水三百元等等。

再到后来,人们索性连这层遮羞布都扯了下去,直接视地方政府的限价令如无物,买卖双方自行协商好价格,直接成交。

……

看完报纸,再听到孙大海对此简单的解释,这时大家才明白,君子兰涨价的原因。

这就是市场经济中的价格传导性,远在长春的价格波动,直接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君子兰价格上涨,随便还把整个绿植市场,给带动了起来。

孙大海不为所动,仍然维持以前的要求:对君子兰重点培养,优化母本,提高数量,并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君子兰出现大面积外流。

孙大海同时对黄菲菲提议,因为君子兰目前价格较高,各企业采取领导人负责制,对正在使用中的君子兰(净化空气),每周进行盘点,防止出现被偷被盗。

“一盆君子兰就能卖几百上千块钱?”孙卫国拿着报纸,惊讶地问。

“咱首都这边,上周六全天,仅上千块的君子兰,就卖出了十株。”陈锋回答。

“这不是奸商嘛,什么花居然能买到一千块钱?还卖出了那么多。”孙卫国轻轻一拍桌子。

他有些气愤,自己是国家厅级干部,每月工资有八十多,在当时算是高收入了。这样不吃不喝存一年,都还买不起一盆花。

陈锋尴尬地挠了挠头,说道:“您别生气,卖花的不是奸商,是我们公司。”

孙卫国顿时被憋了回去。

他酝酿半天,才又问了一句:“那买花的都是些什么人呀?花这么多钱买花,能做什么?”

“我们做过调查,花高价买花的人,一部分是要送礼;另一部分人则是在投机,准备等价格涨起来,然后卖出,挣差价。”陈锋做过调查,回答很痛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