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149章 衡山路的房子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149章 衡山路的房子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孙大海告别查理太太,拉着孙卫红,和查理一起坐上了从饭店租来的汽车。

可怜的孙卫红,这时还是迷迷糊糊的。侄子居然用短短两个月,就给自己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这可是二十多万美元呀,孙卫红就是金融专业的,她知道人民币兑美元在不断贬值,现在的官方牌价,一美元大概兑换二元人民币。

一个正常的国家干部,每月收入是五十元,一年六百元。他需要工作九百年,才能挣到五十四万元人民币,也就是二十七万美元。

在汽车上,孙卫红自动陷入解题模式。孙大海也不去管她,自顾自的和查理说着话。

查理说,他们这次回大陆已经快一个月了。在这期间,他们就回老房子那边看过两次。

第一次是他俩自己回去的,险些没有认出自家的房子。

衡山路,也就是当年的贝当路上的房子,以花园洋房居多,他家是为数不多的几栋独立别墅之一。别墅地上两层,地下也有一层,总建筑面积有六百多平方米。

别看他家别墅建筑面积不大,但占地面积可不少,足有两亩多地,临街的宽度有三十米,径深有五十米。

在他俩的记忆中,别墅是建在里面,临街那一面的三十米,是用几种不同种类的树和绿植,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搭建的一道树墙。

除了大门,其他都是鲜活的植物,生机勃勃,趣味无穷。这是当年贝当路上出名的景观。

而他们现在看到的,是一座二层简易楼,取代了原先的树墙,小楼的窗户外,还挂着五颜六色的衣物。

走到后面,原先别墅院里的花坛、喷泉池和秋千架统统都不见了,几个简陋的大棚下,各种杂物乱七八糟的堆放着。

别墅内,宽敞的大厅里,昂贵的水晶灯没有了,大厅也被人为的分隔成几间,住着不同的家庭。

老人的咳嗽声,小孩的哭闹声,煤炉的烟气味儿,几家人同时做饭时,各种混合起来味道,原来整洁的墙面,也被烟熏火燎或小二涂鸦搞的不成样子。

查理太太实在不忍再看下去,拉着丈夫走了。回去后,她大病一场,休养了一周才好转起来。

她和丈夫做出决定,卖掉房子,眼不见心不烦。

查理拿着地契与房产证,找到房管局,要求政府归还自家财产。房管局的人一开始还打官腔,踢皮球,就是不肯给予解决。

最后,愤怒至极的查理,掏出了自己的护照,并扬言要找国外媒体,控诉他们侵占自家私人财产,并拒不解决问题。

房管局的人这才害怕起来,局长亲自出面,先安抚住查理,并立即向区里汇报。

区里知道后,非常重视,派来主管区长亲自处理此事,迅速将里面的住户安置好去处,并约好时间,组织人员和车辆,免费帮住户搬家。

特事特办之下,政府的工作效率极高。查理对此也表示满意,但后面涉及赔偿或补偿的事,又卡壳了。

查理习惯了枫叶国的法律,他认为有事实依据,申请国家赔偿是很容易的事,却不知道国内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像他家中仅仅一个二十年代的水晶大吊灯,最少也要几千美金,严重缺乏外汇的政府,又怎么能轻易开这样的口子呢?

要知道,类似查理这样的事,可不是偶然的例子。即便私下对查理做出点补偿,也不是一个副区长就能决定的。

好在查理夫妇并不是黄皮白心的香蕉人,他俩对国家还是有感情的。

他俩知道政府的顾虑后,主动提出,不要直接经济赔偿,而是由政府负担,拆除违建,并对别墅主体进行大规模修缮。

另外,就是允许他将房屋和地契进行交易。

对于他提出的第一个条件,政府完全接受。政府的建筑公司出人出料,干点这活没有问题。

只要不赔偿,政府怎么都好说。外汇肯定是没有的,赔人民币,先不说查理要不要,只怕没有领导肯开这个先例。

至于第二个条件,政府几个部门开会研究后,决定予以驳回,因为现在法律不允许进行房屋和地皮的私人交易。

不过,他们私下又给了查理一个解决方法:取代树墙的简易楼不拆了,可以按照查理的要求,进行加固和重新装修,免费送与查理。

由于地契、房契上,并没有这座楼,所以必须要重新登记,并编入房管局的档案中。

当然了,登记的时候,自然是谁出示房契、地契,就登记谁的名字,至于是不是查理和他太太,政府就不管了。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查理在政府人员不断暗示下,才想明白了。此时,他把这当成笑话,说给孙大海听。

孙大海一听就知道了,他家西皇城根十八号,不也是这个套路嘛。由此可见,同一法律下,打擦边球的方法也是大同小异。

地方到了,汽车停了下来。

三人下了车,孙大海抬头就看到远处高耸的烟囱,他知道这里距离大中华橡胶厂,也就是后来的徐家汇公园不远。

在查理的介绍声中,三人把这里从里到外走了个遍。

现在刚好有住户正在搬家,乱哄哄的,一片鸡飞狗跳。

在场指挥搬家的,是房管局的一个工作人员,认识查理。看到三人来了,便上前和他们搭话。

通过交流,孙大海他们知道,此时里面的住户已经搬走了一半,剩下的也安排好了搬家的日期,由政府统一搬家。

这个年代真好,没有那么多的钉子户。要不然,想要解决问题,可就麻烦多了。

现在区建筑公司的设计师也在,正现场测量别墅和街面楼的实际情况,准备制定修缮方案。

孙卫红知道这里很有可能是自己未来的家,便兴致勃勃的拉着查理,围着别墅里外转悠。

孙大海却是对街面的简易楼来了兴趣,他进去看了一圈,找设计师问明楼房的大概情况,便站在旁边,手指轻捏着下巴,动起了脑筋。

前世的衡山路,从九十年代开始,有那么十多年的时间,是沪城最有名的酒吧一条街,是海派小资们最喜欢的地方。

虽然这里比不上首都的三里屯,以及香江的兰桂坊,但也是相当出名的一条酒吧街。只不过后来被“新天地”等新兴高档酒吧街分流了客源,导致盛况不再,日渐萧条。

免费赠送的两层临街小楼,就摆在眼前,衡山路这繁华的十年,孙大海当然不会放过。

这小买卖他当然不会做,这是准备搭起架子,给孙卫红开条挣钱的路。

只要认真做好这十年的生意,姑姑以后就不会为钱发愁了。

孙大海满意地想。

突然,他想起了家中那天真可爱的孙圆圆,以及憨头憨脑的孙大河。

唉,我当保姆,得当到什么时候呀!

孙大海矫情地想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