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123章 工作汇报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123章 工作汇报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曹大厨现在非但不差钱,反而前所未有的富裕。

曹大厨每次采买海鲜,都是掐着舅爷他们渔船到港的时间来。先从舅爷船上,把菜馆能用的渔获都买走,结账也是尽量往宽里算。

现在,曹大厨正和渔船上的二副结账呢。

二副也是沙角村的,和舅爷也算是远房亲戚。他同时兼任船上的会计,负责结账算账。

结账之后,曹大厨和孙大海,向舅爷挥手作别,坐上皮卡,前往到海鲜市场,采购别的食品。

直到他们离开,舅爷才指挥船员,开始接待其他的顾客,销售船上剩余的渔获。

曹大厨这样的顾客,在渔民眼里是最好的顾客,尤其是对出海捕鱼的小渔船来说,更是如此。

出海捕鱼与养殖场出货并不相同,每次出海时,是根据时令、气候以及洋流情况,凭着船长的经验去寻找主要的目标。

每次他们所得的渔获,最少有一半,倒要是靠老天爷的安排。

就像这次,几个船员在下网后闲着无聊,便用海钓竿钓鱼,谁成想居然钓上条十斤重的老鼠斑来,而且还处理得当,活着带了回来。

这样一条鱼,就能卖大几百块港币,而那名船员。总共也没有用上半小时。

单品数量少,品种杂,质量不一,这就是小渔船渔获的特点。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大酒楼和饭店很是头痛。

尤其是遇到大客户摆酒席时,一般最少也要十桌以上。客户价钱给的非常足,正是酒楼上高档海鲜的好机会。

而小渔船每每能有一两种高档货,可惜数量太少,总不能酒席上各桌的主菜还不一样吧。真要这么干,那就是闹矛盾挑事儿了。

曹大厨的私房菜馆就完全没有这样的顾忌,私房菜本身的自由度就是非常高。

曹记私房菜馆曾经有过一餐四桌菜,就有四种主打菜,谁先到谁先选的例子。

一船的渔获,高档的被曹大厨挑走,剩下中低档的渔获,正好是中小酒楼的最爱。渔民很快就能出清渔获,回家休息。

曹大厨他们来到了海鲜市场,买了海螺和好几种贝类,这才结束采购,打包回家。

晚上,孙大海在二十楼,宴请自己的班底。

出席的人有乔宏伟、吴大伟、周海兵和法律顾问曹勇,黄菲菲、于凯浩和预备役成员乔婉婷,也列席参加。

今天任逹崋有夜场拍摄任务,没有来。

因为孙大海是晚餐的主厨,所以大家把晚上的日程变了一下,先吃饭,饭后再谈工作。

反正晚餐以海鲜为主,在场的人都不太能喝白酒,大家顶多喝点白葡萄酒凑趣,不会饮酒误事的。

高档鱼就是不同凡响,真可谓一分钱一分货。

孙大海做的清蒸老鼠斑片贼受欢迎,肉质细腻,口味鲜美,大概有一斤多点的鱼肉片,几筷子下去,就剩盘里的汤汁了。

孙大海好悬都没有抢到。(五楼菜馆里晚上还有四桌,都有这道菜,孙大海只分到五分之一。)

好在那条苏眉够大,红烧苏眉也一样好吃。尤其是苏眉本身带有轻微的毒素,吃完后口舌发麻,人也微醺,有种冒死食河豚的感觉。

还有一道火焰海螺,鲜美筋道,实在是佐酒的最佳选择,可惜他们都不喝白酒,有点糟蹋了这道美食。

七月是食贝类的好季节,孙大海自然做了不少。不一会,桌上就堆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贝壳,都是被吃空了的。

饭后,大家一起动手,收拾好残局,然后就坐在客厅里,正式开始开会了。

首先是几个人分别汇报当前的工作进度。

乔宏伟负责公司注册的事宜,目前正盯紧代理公司的流程,等待注册地的审批。

据代理公司的办事人员讲,因为他们提供的各种资料清晰,手续齐全,所以预计下周就能提前完成全部的注册工作。

吴大伟在周海兵和曹勇的配合下,基本完成了与维尔金森公司的收购谈判。

架设未来投资公司(注册中)将以一英镑的价格,收购维尔金森贸易公司,并承若接收原公司全部资产、人员以及债权债务关系,并保证裁员人数不超过公司人数的20%。

最后一条纯粹是官面文章,公司现在就剩下不足二十人,其中还包括周海兵以及他动员留下的十几名公司骨干。

收购合同将在后天,也就是周六签订。届时,乔宏伟将以架设未来投资公司总经理的身份,出席并签订合同。

经过审核,维尔金森贸易公司目前净资产为负二十六万英镑,今年的还贷压力并不大,还有两笔贸易合同需要履行。

黄菲菲和于凯浩也没有闲着。

这几天,他们为架设未系来即将成立的两家公司,租到了一套商住两用的四室二厅,当作办公地点,下周正式启用。

房子位于香江本岛的太古广场,距离曹勇的律师行所在地不远。

房子不大,不到二千呎,约合一百五、六十平方米。

黄菲菲还招聘了几名行政、财务人员,充实到两家公司里,终于使得架设未来两家公司,有了真正公司的样子。

办公区域安排如下:小厅为投资公司办公区,大厅为控股公司办公区。

几间房分别是乔宏伟的总经理办公室;周海兵的财务室(财务人员共用);投资操作室。

最后一间房,安排给了于凯浩,成了他的办公室兼孙氏家族基金等四家公司的办公地点。

孙氏家族基金、孙氏投资公司、食为天天然食材公司、妆点生活花卉陶艺股份有限公司,这四家公司都是去年成立的。

它们秉承了空壳公司节约成本的优良传统,只在香江一家偏远的写字楼中,租了一张办公桌,申请了四部电话(每家公司必须有独立的办公电话),并雇了一名高中刚毕业的小姑娘当接线员,完成了香江政府对公司的最低要求。

既然现在有了自己的办公地点,黄菲菲连租办公桌的钱都不花了,直接更改注册信息,把四家公司的办公地点全改到了这里。那名接线员一年多来表现不错,于是顺利升级成为行政文员,进驻了公司。

于凯浩也是很悲催的。

原来好好的一个主打经济的事务律师,被好友曹勇忽悠到了孙氏家族基金,当了什么有名无实的法务部长。

他带着两个助手,坐镇香江,整天处理几家公司的各种杂务。

他还不像黄菲菲和吴大伟那样,是在大陆工作。

这一年多了,他连办公室都没有,每天都是在自己家办公。

虽然于凯浩的收入和以往相比差不多,但估计他心里是憋屈之极。

现在租了办公室,黄菲菲赶紧和孙大海商量,分了一间给他,用来安抚他受伤的心。

不过,这间也不是他独立的办公室。还有两名助手以及曾经的小接线员,和他同屋办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