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955章被遗忘的项目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955章被遗忘的项目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穷呀!”这话传出去会被人打死的孙大海在心里哀叹了一声,决定从架设未来系想办法抽出一笔资金来应急。

一想到筹钱,孙大海自然第一反应就是架设未来投资公司,这可是他无往不利的提款机呀。

友联本身就是轻资产的公司,账面上钱并不会太多,孙大海根本不去考虑。

九号火锅店还在不断地利用利润开设分店,账面上基本留不住多少钱,无数份新建分店的方案都排着队等钱呢。

从那里抽调两三千万港币不会有问题,要是抽两三亿美元的话,尽管抽调资金是为了巴纳特足球俱乐部和威三,但估计老威廉都会跳脚的。

还是算了吧。老威廉是孙大海非常得力的帮手,为这点小事儿万一把老头气病了,那可就不美了。

至于嘉华,那就是个大坑!

孙大海当年脑子一热,成立了嘉华。现在想想看,等于是在自己口袋里掏了个不小的洞。每次他乐呵呵地挣钱回来,就会有一部分从洞里掉出去。

至于说投资回报,那还远着呢。嘉华旗下无论哪个项目,都不是在三五年的时间里能真正盈利的。

“算了,不去想嘉华的问题了,谁让咱从金融市场捞钱比抢钱都要快呢。”孙大海如此安慰自己。

“对了,好像听乔宏伟说过,他年初从各公司抽调了一部分利润到控股公司,尤其针对那些账面资金充足,但又没有合理的远期投资规划的企业。”

孙大海知道,乔宏伟这样做,其实是在落实孙大海的意图。

因为孙大海已经提出,将在一两年后成立集团,同时将架设未来控股公司升级成为集团总部。

所以现在乔宏伟开始对各公司全面抽调利润,就是提前给各公司一个适应阶段。

等明天打电话去问问他,孙大海做出了决定,还先从乔婉婷那里抽钱吧,现在的金融投资部,已经到了非常肥美的时候。

孙大海这几年主要抓的就是金融投资这一块,因此对金融投资部的情况了如指掌。

在1987年全球股灾打捞一笔之后,乔婉婷按照孙大海的要求,暂时解散了操盘小组,开始进入正常的金融投资操作模式。

孙大海留给了她十五亿美元的资金,按照大致一比二的比例,分别在倭国和美利坚股市上抄底建仓。

现在已经是1989年7月了,距离倭国那“倒退的十年”正式开始,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现在也该让乔婉婷准备在倭国股市上全线退场,准备反手做空了。

想到这里,孙大海忽然有想到,自己在倭国的东京和大阪,还有好几块地皮呢。

除了被九号火锅店和岁月静好拿走开设分店以外,剩下的地皮可以考虑出手了。孙大海可不愿意挣最后一分钱,不仅危险、招人恨,而且太扎眼了。

孙大海想了想,这些地皮都是商业用地,好像是他在1985年广场协议出台前入手的。当时他的钱不多,所以只拿出了不到七千万美元。而且孙大海让周海兵操作,玩了一回套利。

当时日元还未被迫升值,在孙大海的指点下,周海兵将美元换成日元后买入倭国国债和电力债券,以此为抵押物,申请了五年期的美元长期贷款,购买了三块商业用地。

地皮到手后,周海兵继续申请美元抵押贷款,然后再去买地。以此循环,好像总共贷款了三次,买了不知道七块还是八块地皮。

孙大海的心也真是够大的,他把自己在东京和大阪购地并套利的计划交代给了周海兵之后,就没再关注过,都是周海兵操作处理的。

到了现在,要不是他想起倭国股市中的股票该清仓了,恐怕还记不起他的名下还有这样几块商业用地呢。

这几块地现在归谁管理?孙大海挠了挠头,决定明天问问周海兵。

第二天一早,孙大海就开始给周海兵打电话。再过一会就是巴纳特足球俱乐部的转让签约仪式了。孙大海可不想签约后账上空空如也,还得让人家追着屁股要钱,那多没面子呀。

接到电话的周海兵,也被孙大海糊涂劲儿逗乐了。不过他是个好同志,没有拿孙大海打趣,而是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那次交易的具体情况。

周海兵先后以日元债券和购置的土地为抵押物,向不同的银行贷款三次,累计获得1.9亿美元贷款,总共购入东京商业用地6块,大阪商业用地2块,购地总价加上各种税费,累计支出1.76亿美元。

目前,孙大海在此项业务上的数据如下:一次性投资6950万美元,欠银行贷款2.02亿美元 3000万美元利息,还款期分别在明年7月和8月。

日元国债和倭国电力债券,折合一亿五千万美元。这批债券大幅增值的原因是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一倍以上。

商业用地共八块,目前估值为7.7亿美元,平均升值4.53倍。

在这八块商业用地中,有四块被九号火锅店和岁月静好咖啡厅无偿使用,一块为空地,一直闲置,其余三块均正常出租。累计收到租金760万美元,其它各项支出三百万美元,略有盈余。

孙大海一听,都有些晕了。如果按照周海兵的说法,这笔买卖纯利润铁定超过6亿美元,这还没算九号火锅店和岁月静好这几年省下的商铺租金。

孙大海又向周海兵确认了一下,得到了他肯定的答复。平时稍显木讷的周海兵,此时显得很是兴奋。

这笔生意完全是他办下来的。了解了孙大海的计划后,他带着翻译和公司办事员跑到倭国,每天和银行与地产中介打交道,转悠了一个多月,顺利完成了全部交易。

完成交易没几天,广场协议正式出台,从那一阵子日元的涨势上看,周海兵就已经明白,这笔交易必定大赚特赚了。

孙大海心大,关心的项目也多,因此忽略了这次交易。但对周海兵来说,这次交易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作为架设未来系财务大当家,周海兵更多的在为公司节流默默做着努力。

但作为一家投资公司的高管人员,耳濡目染之下,周海兵也有为公司直接挣钱的强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