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 第866章 《旺角卡门》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866章 《旺角卡门》

作者:海里全是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2:29 来源:笔趣阁

从严格意义上讲,《秋天的童话》一片获取的净利润,还要那部高于打破香江票房纪录的电影《英雄本色》。

更不要说这部电影是由友联独资拍摄的,不需要分配利润给投资伙伴。

因此,在孙大海的建议下,友联在为《秋天的童话》组织的庆功会上,一次性发放了大几百万港币的超级红包,给剧组所有成员。

友联不仅将每位演职员在本片中的收入全都翻番,而且还对剧组中的主要人员进行了重奖。

其中仅导演张婉婷和编剧罗启锐两口子,以及三位主要演员发哥、红姑、陈百强,就得到了总共三百万港币的奖金。

友联的这次分红,震惊了整个香江影坛。

不过,由于《秋天的童话》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创造了香江电影的一系列记录,就连香江政府的几个相关部门,都联合对友联与张婉婷个人进行了表彰。

因此,香江影坛中那些具有话语权的大影视公司,也就没有好说的了。

这部电影的成功,在香江影坛引发了一系列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发哥和红姑片酬再次大幅上涨了。

发哥在此片后,片酬涨到了四百万港币,红姑的片酬也一下子飙升至一百万港币,和梅姑并列,傲视群雌。

此外,香江有不少导演和编剧,纷纷从箱子底翻出自己多年前创作出的文艺片剧本,修修改改后边准备找投资,将其搬上大屏幕。

游弋在影视圈的投资者们也好像发现了一个新天地。他们第一次才知道,原来这样小众的文艺电影,居然也能大卖!

于是乎,各路游资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纷纷冲了进来。

而早已蠢蠢欲动的电影人们,则是拿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剧本,开始游说投资者,准备尽快入场好捞上一票。

香江影坛喜欢跟风的陋习由来已久,这一次当然也不会例外。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文艺片本来就很小众,市场狭窄。大批良莠不齐的文艺影片几乎同时涌现,把原本冷冷清清的文艺片市场,冲击得一塌糊涂。

大批的投资者血本无归,他们投拍的影片不仅无法在本埠院线上映,就连试图低价在东南亚市场进行销售,从而收回部分成本,都很难实现。

最终这些成片只能花钱制成录像带,放入到盗版泛滥的录像带市场中,能卖出去一张就算一张了。

不过,在浮云蔽日、沧海横流中,方显英雄本色。

去年六月,一部电影在未来影城举办了试映场,并受到应邀观影的影评人一致的好评。

这部电影,由“菩提老祖”刘镇伟的老东家影之杰独资拍摄的文艺片《旺角卡门》。导演正是他的好基友,后世有着“墨镜王”之称的王家卫。

当然,“墨镜王”只是个中性的称号而已。然而在今后的影视投资圈,王家卫还有一个不好听的外号,那就是“坑神”。

这个外号并不是王家卫一人独享的,华夏影坛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出现几个著名的影视投资杀手。

是的,是“杀手”,而不是“导演”。因为“导演”这个词已经不足已描述他们的工作性质了。

他们功力深厚,随便拍一拍,就能让投资者在举着奖杯的同时,心里却在流血。“北姜南王”中的南王,就是他了。

现在的墨镜王,还只是香江影坛的一个小有名气的编剧。《最后胜利》使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编剧的提名。

刘镇伟为影之杰拍摄的大卖影片《猛鬼差馆》和《猛鬼学堂》,也是由王家卫担任编剧。

影之杰的老板,是香江影坛著名的大哥邓光荣。他成立了影之杰之后,投资制作了几部影片,票房收益还是不错的。

刘镇伟完成了与影之杰的合约后去了友联,留下的墨镜王接替了他的位置。墨镜王很得邓光荣的重用,成为影之杰的核心。

《秋天的童话》大获成功之后,邓光荣也动了投资文艺片的心思。于是王家卫成功上位,从编剧顺利过渡到导演职位。

《旺角卡门》是他导演生涯的处女座,邓光荣对他也是充分地信任,为此影之杰投资了五百万港币。

这样的拍摄成本已经算是中等投资规模了,尤其投资的片子还是新人执导的文艺片,邓光荣真的很有勇气。

好在墨镜王在这个项目中没有辜负邓光荣的信任,虽然拍摄时有些拖拉,预算也超了,但总算顺利在香江院线上映了。

好友的处女座,又是老东家的投资,刘镇伟跑前跑后,帮着《旺角卡门》在未来影院举行了试映会。

此时,一部新片,是否在未来影院举行试映会或首映式,已经成了观众潜意识中辨别电影好坏的一个标准。

虽然在未来影院举办活动的收费不菲,但那些对自己的影片有信心在票房或口碑上取得佳绩的影视公司或剧组,都会到未来影院挂号。

赶上新片扎堆的时候,想在未来影院举办活动,还会排队的。如果不是提前很久就预定好活动日程,临时要想加进来,可就要看运气了。

《旺角卡门》上映时就赶上了一个小高峰,不过有刘镇伟帮忙,影片还是顺利地在未来影院举办了试映场。

至于首映式,《旺角卡门》并没有举办。

邓光荣虽然在圈内人脉关系广泛,而且也不在乎多花这点钱,但一部用来试水的新人之作,又是文艺片,他也就不准备张扬了。

万一在影片上映时,他广邀朋友,大张旗鼓地办了首映式,最后票房和口碑都不怎么样,那他还不够丢人显眼的呢。

没想到,《旺角卡门》还真的挺给他争气的。不仅在电影圈中口碑上佳,获得了湾湾金马奖最佳导演的提名,而且票房成绩也相当不错。

《旺角卡门》在香江本地取得了一千二百万港币的票房,仅靠香江本地的票房分红,邓光荣的投资就回收了大半。

借助《秋天的童话》掀起的文艺片**,《旺角卡门》外销成绩相当不错,净利润甚至还有高于香江本地。

最终,邓光荣大赚了几百万港币,王家卫也成为了香江炙手可热的新人导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