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步步惊唐 > 第0250章 高力士巧谏

步步惊唐 第0250章 高力士巧谏

作者:何昊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8:51 来源:笔趣阁

李昂笑道:“丫头,这可不容易,除了左右相,我眼下还能找谁做靠山?”

“寿安公主。”

“她?丫头,你不是说她……..”

按杨男上次所说,寿安公主是粟特美人曹野那姬所生也,因曹野那姬怀孕九月,就生下寿安公主,皇帝恶之,常令着道衣,主香火。

这样一个不受皇帝待见的公主,能指望她?

杨男瞪了杨昂一眼,小声地说道:“你有所不知,寿安公主为圣上所恶是不假,但自开元二十八年十月,圣上命如今的杨贵妃出家作女冠,为昭成皇太后祈福,并赐道号太真,入住南宫。寿安公主便常往太真宫主香火,是以与贵妃有些交集。”

“哦,是这样,既然寿安公主与杨贵妃相熟,何以现在还着道袍?”李昂疑惑地问道。

“习惯了。”

李昂神色顿时变得有些怪异,唐朝的公主,出家做道士的不鲜见,像当年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李持盈就是一例。

这些公主与其说是出家,不如说是为了自由。出家做道士只是披件道袍为掩饰,其实上…….嘿嘿,反正大唐的女道士,已经差不多成了某种特殊的代名词。

杨男见他脸有怪异之色,不禁嗔道:“你想到哪儿去了,寿安公主自幼学道,崇尚自然,不慕宫中显贵,是以没有找杨贵妃说情。我还是再三央求,她才肯替你去向杨贵妃说情。”

李昂看着杨男,这丫头为了他,竟费尽心思想让他去攀上杨贵妃的关系,这份情,值得铭记。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丫头,这恐怕还是有些不妥。就算如你所说,寿安公主与杨贵妃有些交情,并且愿为我去说情,可像我这样的小卒子。朝中衮衮诸公想要收拾我,根本不用上奏皇帝,到时贵妃恐怕也无从得知,总之。光凭寿安公主一句话,我总觉得有点不靠谱,丫头,要不还是算了。”

其实,真要走杨贵妃的关系。还不如去找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以李昂与这姐妹花亲密无间的关系,比走寿安公主这条路靠谱多了,只是这事不好和杨男说而已。

杨男见他不以为意,哼道:“你听我把话说完。贵妃平生最喜欢吃荔枝,我让寿安公主给贵妃以你的名义进献一些荔枝,你再以此为题赋诗一首,须是上好的佳作,一起进献。若是贵妃喜欢,圣上心悦。你就等于有了一道护身符。”

听到这话,李昂不禁脱口吟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男有些愕然地看着他,这家伙反应也太快了吧,开口就来。等她回过神来,稍加琢磨立即摇头道:“不行,不行,这诗不行,得另作。”

“呵呵。我就随口胡诌而已,嘶……..对了,丫头,你是不是糊涂了?荔枝要到六七月才有。这时候哪来的荔枝,你这计策怕是行不通吧?”

“荔枝从哪儿来你不用管,你只负责赋诗就行,其他的自有我来办。”

不会吧,难道现在就有人能反季节栽培荔枝了?喀,这不太可能。或许是用冰块强冻保鲜?这倒有可能。

不过李昂询问了几回,杨男就是故意不说,李昂便也没有再追根究底。不管怎么样,这丫头有这份心,才是难能可贵的。

李昂思索片刻,说道:“甘露凝成一颗冰,露浓冰厚更芳馨。夜凉将到星河下,拟共嫦娥斗月明。明月常照琼楼影,仙株移来伴圣君。落雁羞花真国色,霓裳一曲歌太平。丫头,这几句如何?”

杨男听了,竟露出小小的醋意来,噘着小嘴说道:“你这是在写荔枝,还在是赞贵妃,前后四句太跳脱,不好。”

“这既是在写荔枝,也是在赞贵妃,呵呵,我知道不好,不过我就这水准了,你看着办,不行就算了。”李昂看着她微微露出的醋意,感觉很有趣。

杨男却是恨铁不成钢,不满地道:“你这人…….我这在想方设法帮你,你自己却是没心没肺的,哼,既然这样,我不管你就是。”

杨男嘴上如是说,心里却已将李昂的诗句记了下来,然后才离开。

李昂追了几步,叫了几声,她只是回头白他一眼,也不做声,唯有远去的环佩声在春风中回响。

***

李昂和杨男在玄都观商议的对策时,大明宫思政殿内,年过六十的皇帝李隆基,盘坐于殿内奢华的坐床上,蹙眉凝思。

岁月不饶人,曾经英风勃勃,开创了开元盛世的李三郎,如今已是两鬓微斑,一道道皱纹悄然爬到了他的脸上;

但在他那苍芬老色之中,又有一份异常的坚毅,显露了他有一颗与岁月抗争,不服老的心。

面对雪片一样飞来的奏疏,多是保韦坚、皇甫惟明,说白了就是在保太子的。

这让身为九五至尊的他心里异常地发怒。朕还没死呢,你们就急着去抱太子的大腿了,其心可诛!

等看到左相李适之的奏疏,他的眉头才微微舒展开来。李适之与韦坚私交不错,这事他也清楚,好在李适之身为左相,能做到不因私废公,就事论事弹劾了韦坚与皇甫惟明私会景龙观之举,并建议将二人贬谪出京。

对韦坚的处置且不提,李适之建议将皇甫惟明贬往西域,助波斯王子塞路斯复国,这让他想起了不久前李适之所上的西域策,以五千唐军为底子,再从西域各国抽数万兵马,并由各国提供粮饷,外击大食,内镇河中,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如今大唐军费开支每年递增,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内库收入用在了西域,虽然在西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但同时也成了大唐巨大的负担。

李适之此策,可让大唐名利双收,还能减轻国库的负责,暗中削弱河中各国的同时,增加了大唐对河中以及整个西域的控制力。对此,李隆基是由衷地欣赏。

他正准备等再有西域小国遣使求救之时,便顺水推舟施行李适之的西域策。却不曾想,自己在谋划西域于外,有些人却在谋逆于内,让其难以安生。

李隆基将奏疏重重地拍在御案上,惊得殿中侍立的太监宫女又跪了一地。

高力士也匍匐着身体,如履薄冰。李隆基看了看这个曾助自己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忠心耿耿地跟随了自己几十年的老人,莫名一叹道:“高将军,起来吧。此事与你无关,不必如此。”

高力士再拜,动情地说道:“眼看大家近日为国事忧心,夜不成眠,老奴却不能为君分忧,已是死罪…….”

李隆基有些心烦,打断他道:“好了,高将军起来吧,你是朕身边的老人了,对朕一向忠心耿耿,朕心里有数。走,陪朕到殿外散散心。”

“喏!”

高力士与皇帝年纪相仿,他本身比皇帝矮一些,跟在后面又习惯地躬着身,看上去就矮了一个头那么多。

两个一路从与韦后厮杀声中走过来的老人,一前一后,走出思政殿,漫步于回廊花木间,后面一群太监宫女远远跟着,不敢靠近。

前面走着的皇帝,停住脚步,望着萌出新芽的细柳,不经意地问道。“太子之事,高将军持何看法,不妨说来朕听听。”

高士力身体躬得更低,作为陪伴在君王身边几十年的老人,他非常清楚,这看似不经意的一问,却暗含着刀光剑影,一字答不好,很可能便是一片血腥。

他慎之又慎地答道:“老奴跟随大家数十年,一路走来,看过后宫里刀枪相击,烛光闪闪,杀声连天,至韦后授首。看见了大家以英风睿智,中兴大唐,开创了煌煌盛世,开拓了万里疆域。也经历过三庶人不自量力,带甲闯宫,冒犯天威,终落得个………

唉,老奴看得多了,听得多了,眼也花了,耳也聋了,还望大家恕老奴年老昏聩,老奴但求能留在大家身边,照料好大家的饮食起居,国之大事,老奴实不敢再置喙,望大家垂怜……..”

高士力说完,拜倒在地,再三叩首。

他这番话,深深触动了李隆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三庶人事件,那是开元二十五年四月,武惠妃突然跑来向他哭诉:太子跟另外二王要谋反,正着铁甲进宫。

他派了高力士去看,果然见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带甲入宫,不禁大为震怒,当即下旨射杀三子护卫,随后又赐死三个儿子。

事后,有传言说是武惠妃派驸马杨洄谎称宫中有人谋反,召三位皇子入宫勤王,乃有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带甲入宫之事。下人都认为三位皇子是冤枉的,称之为“三庶人”。

虽说帝王家最是无情,但人非草木,谁又能做到真的绝情寡义?一日杀三子,每思及此事,李隆基还是心怀感叹。

“好了,高将军起来吧。”

听到这句话,高力士暗暗松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到自己脊背上凉嗖嗖的,已是汗湿。

*****************

PS:今天有十张月票,这是多久没有的事了,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这几个月来,我自己在吃药调理胃病,我父亲又患了肾囊肿,得照顾着,说实话,我不想放弃,还在努力抽时间更新,只是更新量难以和以前相比,只要能抽出时间,我就会多码点,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呼!生活真不容易。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