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启复汉 > 第五百四十九章 短期培训

启复汉 第五百四十九章 短期培训

作者:勇起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7:47 来源:笔趣阁

(老规矩,不码完,不睡觉)

北京掖门保存的明清炮群中的一门明朝两广总督王尊德在崇祯二年铸造的红夷炮,重两千斤,内口径14厘米,炮长258厘米,火炮倍径18,是一门典型的加农炮。

王尊德共造300门,解押到北方的共有175门。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与当时明朝本国拥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优点,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1吨以上。

弹药较重,可达数公斤乃至10公斤不等

炮管长度2一3米,呈前细后粗型,口径大多在100毫米以上,倍径(指火门至炮口之距离与内径的比例)之比多在20一40之间。其铸造工艺比较复杂,采用整体泥模铸法,如果有科学的工序和法式要求,并有新型设备、仪器等辅助设施的配合。各部比例合适,炸膛的几率低,所铸之炮的质量提高。

红夷弹药施放程序化、”炮表”化。此外其尾部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调整射角,配合火药量改变射程。炮身上装有准星、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比较高。红夷炮由车运载,需要大量牲口拖运。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依据当时西方同类型炮数据,宁远之战所用最早的这一批红夷大炮,有效射程(仰角不超过5度的直射)为500米以上,最大射程不到1.5公里。

后又不断改进,使有效射程达到1500米,最大射程到2.5公里。

但它的局限性也不小,如因为过于笨重,没有合适的陆用炮车,导致机动性极差,长于攻城,拙于野战。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故在野战时,多只能在开战之先就定点轰击,当对方情势发生逆转,则往往无法机动反应。

红夷大炮是种架退式前装滑膛火炮,每发射一次,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

红夷射速比较慢,因为发射一次以后,首先要把火炮复位,然后必须用带钩的刷子先把没有燃烧完全的碎步等东西钩出来,再用沾水的毛刷伸进炮膛清洗并熄灭火星,然后用干布包裹的炮杆伸入炮膛去擦干,这才能再填入火药,放入炮弹,有时候还需要塞一些东西固定,最后用烧红的铁钎插入火门点放,这些动作非常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这是那个时期前装火炮的通病,能两分钟一发就不错了。所以红夷大炮的特点是射速偏慢,炮体过于沉重,但射程远,威力大,适用于攻城战和防御战。

反后坐力装置最主要的作用是减小炮弹发射时产生的后座力,后座力小了火炮的准度和机动性会大幅上升,它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制退器,复进机,助退器,火炮向后主要是复进机和助退器,驻退机是吸收后坐力的主要机构,复进机作用正如其名,是负责将炮管复位,制退器是安装在炮口的,用来减小后坐力,这东西不利于弹道和精度,但是能在不更换驻退机的情况下,有效减小炮管后坐行程,或者让火炮使用更高装药的炮弹。

然后在纸上一边画着草图一边说道:”这是军舰的炮车,我们可以在炮车尾部按上一个平的弹簧驻退机构,火炮发射后后坐力挤压弹簧,然后弹簧就可以将其推回原位……”刘峰看着这个装置果然简单实用,只要弹簧驻退机研制出来马上就可以上舰。想到就做,刘峰立刻召集人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东西造出来。

既然液压驻退复进机研究需要时间,刘峰索性将后世的最常规火炮原理图画了出来,它除了驻退复进机构反后座装置外外还多了一个上架、摇架、平衡机、耳轴、驻犁,如果再安上一对橡胶轮胎就是一门现代火炮了。北京掖门保存的明清炮群中的一门明朝两广总督王尊德在崇祯二年铸造的红夷炮,重两千斤,内口径14厘米,炮长258厘米,火炮倍径18,是一门典型的加农炮。

王尊德共造300门,解押到北方的共有175门。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与当时明朝本国拥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优点,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1吨以上。

弹药较重,可达数公斤乃至10公斤不等

炮管长度2一3米,呈前细后粗型,口径大多在100毫米以上,倍径(指火门至炮口之距离与内径的比例)之比多在20一40之间。其铸造工艺比较复杂,采用整体泥模铸法,如果有科学的工序和法式要求,并有新型设备、仪器等辅助设施的配合。各部比例合适,炸膛的几率低,所铸之炮的质量提高。

红夷弹药施放程序化、”炮表”化。此外其尾部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调整射角,配合火药量改变射程。炮身上装有准星、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比较高。红夷炮由车运载,需要大量牲口拖运。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依据当时西方同类型炮数据,宁远之战所用最早的这一批红夷大炮,有效射程(仰角不超过5度的直射)为500米以上,最大射程不到1.5公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