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启复汉 > 第三百三十四章 依赖症

启复汉 第三百三十四章 依赖症

作者:勇起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44:57 来源:笔趣阁

“算放出来,也不算放出来。”徐忠回道。

原来营平得知乌承业又通过了中学教育水平考核之后,对这个人也是上了心。

若是按照规定给于他自由,万一让他再跑一次,那兴汉盟和监狱劳改系统就算是把脸丢光了。不放又不符合规定。

最终营平给与了乌承业出劳改营的名分,但是转手又将它招募进了劳改系统,成为了一名看守人员。

营平心想,将乌承业放在眼皮子底下,还能让他再跑一次?

谁曾想,还就真让跑了。

“现在搞清楚没有?怎么跑的?”刘信启明白,这次应该是没有抓回来。

“后来经过调查,乌承业这次应该是偷偷混进了第二船队给滨州运送补给的船上,跑去滨州了。”徐忠不是很确定的回道。

这乌承业是跟第二船队杠上了啊。

“辽东的情报由军情司负责,你给刘信宝交接一下,让他试试,看能不能将这个‘孙猴子’再次抓回来。”

西游记在赵朝已经有了初步的话本,所以徐忠明白刘信启说的孙猴子是谁。

“也只能如此了。”徐忠叹气道。

上次陆军整编的时候,谛听和军情司的情报责任区域有了初步的划分,虽然所有地方都会有两个情报部门的点,但是已经有了主次。

而兴汉盟管内是以谛听为主的,乌承业连续在谛听管辖范围内逃跑三次,两次都是第二船队巧合之下抓了回来。现在要将抓捕乌承业的任务交给军情司,相当于谛听对军情司说:“我不行,你来。”

刘信启这样安排,也有让徐忠落面子的意思。

有了战士后,情报工作在有目标时会非常的容易。但是日常的防范、无目标情报工作却需要靠管理,战士的提升作用并不大。

说到底,乌承业能再三逃跑,就是暴露出了谛听对管内情报监控工作的疏漏。

【太过依赖战士了。】刘信启心想。

目前兴汉盟各个部门都存在严重依赖战士的情况。

假如有一天,刘信启的系统失效了,估计兴汉盟立即会瘫痪大半。

就拿研发部门来说,好多重活和精细活目前只能依靠战士完成,换作普通人根本就不行。举个最直接的例子:粮票钞板,只有刘智木可以雕刻,其他战士都不行,更别说普通人了。

……

二月十二日,刘信启乘坐着一艘运输沙船,带着十个警卫、刘信宝、周心远,前往沧州。

具军情司的情报,于进、杨进部义军已经朝北游荡到了沧州,在黄河河道周边与完颜宗辅军周旋。

黄河入淮之后,这里的河道就干枯了,但是没有人敢在河道上开垦种地。因为黄河喜怒无常,说不定哪天又再次改道,从沧州入渤海,河道里开垦的田地就会被全部淹没。

二月十六日巳时,三艘运输船停靠在了无槺河入海口。

进入无槺河半里左右,刘信启发现河北岸有一个小港口,可以供沙船停靠。因为提前通过消息,河北岸已经有人接应。

“盟主好!”

沧州的军情司负责人上前向刘信启问好。

“不用管我,你们正常交接,先做事。”刘信启摆了摆手,带着警卫上岸后,走到了旁边,让开了上下船的通道。

岸上的人大多数应该是义军的人,军情司的人只是作为中间人。

这些义军开始从船上卸货,三艘运输船上装的大多是糙米和鲸鱼肉,还有一些其他精致的吃食和布匹,最后还有一小部分兵器。

兵器中大多数都是冷兵器刀和枪头,没有弓箭和弩,小部分是甲胄、铁锨、锄头等。

三艘沙船都是两千石的沙船,装的东西并不多,到午时已经全部卸完。

接着就是做饭休息。

船上的船员自己做自己的,岸上的义军和流民一起做饭,刘信启上船跟船员吃了一顿午饭。

吃过饭后,岸上的流民开始排队登船。

一个时辰后,三艘船已经装满,岸上还有一部分流民没有上船。但是为了完全,没有超载,这部分流民只能跟着义军辙重队再次回流民大营,等下一批船。

“这些船会先在海仓镇停靠,卸下流民后,再空船回蓬莱。”刘信宝向刘信启介绍道。

由于虹吸效应,蓬莱之前将周边县的百姓吸纳了许多,导致这几个县现在都缺少劳动力。而海仓镇正在建设第一野战团的驻地,也缺劳动力。

胶水防线比较重要,所以这些劳动力只能先紧着海仓镇用。

“我们跟着这些人,就能见到义军首领?”刘信启问道。

“是的。盟主,我到现在还是疑惑,为什么不让他们前往蓬莱见您,而是您亲自来河北。这也太看得起这些乌合之众了。”刘信宝问道,有些为刘信启打抱不平。

这些义军又不是什么大才,根本用不着礼贤下士。

“我并不是特意过来看这两个义军首领,主要是想看看义军。看看我能否给他们找条生路。既能帮助我们兴汉盟继续牵制金军,又能少一些死伤。”

可能这种想法有些圣母,但若是能做到,那做做又有何妨。

刘信启毕竟是来自后世的和谐社会,对于人命看的比这个时代的人重。

刘信启等人跟着车队慢慢行走,看着路边的村庄田野,一片荒凉的景象。

“这里之前还是有些人气的,金国毕竟还是要靠这些百姓交税。不过自从义军过来之后,将这片的百姓全部裹挟了去,一部分已经通过船只送往了蓬莱和海仓镇,还有一大部分仍然跟着义军。”沧州的军情司负责人看到刘信启皱眉,赶紧上前介绍道。

“这怎么行。”刘信启听了之后,眉头皱的更紧了。

裹挟百姓不仅会影响义军的行动力,还会给义军形成负担。最大的坏处是,居无定所的百姓,肯定会死伤惨重。

而且面对这次即将到来的大战,这些百姓可能会被杀戮殆尽。

“在那些义军看来,活着的百姓就相当于粮食、武器,当然是随身带着安心了。”刘信宝解释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