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启复汉 > 第三百零一章 用人换物

启复汉 第三百零一章 用人换物

作者:勇起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44:57 来源:笔趣阁

“非常大,十五丈长,五丈宽。”

这种新式船是刘信启根据后世的记忆画了一些大概的船只外型,然后由工部和船匠合力研制打造的。

船艏楼和船艉楼都被降低,上层建筑也全部降低,移入到了船体之内,算上船主甲板上面的两成船艏楼和船艉楼,总共有五层甲板。

最低层的是水密舱,里面会有一些非常重的压舱物,保证船只稳定。

第二层是水密舱兼储物仓,储藏远航补给、物资和武器、火药等,同时兼顾压仓功能。

第三层是居住仓,全部是小舱室,用来给水手、陆战队水师将士居住,设置是四人一间,上下木床,有个人的柜子桌椅等,这一层还设置有公共厕所,不像老式船只,要用马桶(一个木桶)。

第四层就是主甲板,四门火炮分左右两舷设置,安置在主甲板上,这层的船艏楼和船艉楼会设置有舵房、和一些居住舱,用来个军官、医务等高职、高技能人居住。

第五层是主甲板上面的二层甲板,会设置一些特种舱室,比如用来射箭的、安置巨弩的、投石机的、瞭望的等等,船长是也会设置在这一层。

刘信启提出概念之后,工部先是制作模型,简单测试船只性能等等,然后前后造了两艘一千石的试验船和一艘两千石的试验船。

试验船是为了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船只适航能力,最后这三艘实验船全部都在极限测试下损毁了,只留下了一堆设计资料和实验数据。

最后定版的船型与刘信启画的草图已经不是很相像了。

前后四桅杆,前面的桅杆和后面的桅杆都有了一定的倾斜,前面的桅杆倾斜力度最大,桅杆有一半伸出了船首,后桅杆幅度小一些,这两个桅杆使用的都是软帆,更利于兜风。

中间两个主桅杆高达十五丈(算上没入船甲板下的长度),放倒了和船身基本一样长了。

要不是有高丽运回来的巨木,兴汉盟根本就造不出这么大的船。

为了增强船体强度,船舱内部不得不加了很多横置的船肋,与主龙骨结合在一起。

因为没有足够强度的、长达十五丈的优质木料,最后设计出来的主龙骨是由两根短一些的直径达六尺(两米)的粗木料用榫卯结构连接,然后在连接处外包厚铁皮增加强度做成。

除了这个强悍的主龙骨,还有两根直径达到四尺的副龙骨。

加上侧肋、橫肋等肋骨,最终组成了一个非常坚固的龙骨结构。

这艘船设计出来之后,连目前的造船方式都被颠覆了。

首先用优质木料利用榫卯结构制作好龙骨结构和桅杆,然后再使用铁皮、铁钉、螺栓等加固龙骨结构的关键部位,再给龙骨结构整体上漆防锈、防腐蚀。

龙骨结构造好之后,再给龙骨上附船外板,总共两层船外板,里层厚两寸,外层后三寸,两层缝隙错开,缝隙中填防水和粘接材料,两层甲板之间也填有防水和粘接材料。

最后才是建造内层甲板和上层船艏楼、船艉楼等。

这样建造出来的船只,在牺牲了近三成的载重之后,变得非常非常的坚固。

刘信启犹记得刘智木看到最终的设计定稿后说的话:“这种船只能作为战船使用,作为货船太浪费了。”

刘信启当时就回道:“我就没打算让它做货船,这种船将会是我们兴汉盟制霸海洋的底气和本钱。这只是开始,等这种船型经过使用、改善之后,我会造更大的船,上万石、两万石,甚至是十万石的大船。”

“这世上哪有那么好的木头。”刘智木不相信。

“没有木头可以用铁造。”刘信启的回答让刘智木无语,又反驳不了。

这个时代的人,哪能想象到那么大的船。刘智木算是接受了新知识教育,知道铁能漂在水上,但是他还是想象不出来,用那么多的铁造出来的船,怎么动弹得了?

“盟主。”

叶川打断了刘信启飘走的思绪。

“昨天周部长传回来消息,那些义军要求更多的粮食和武器补给,情报已经快船传回蓬莱了,今天既然您到了这里,看看我们该如何应对,我应该怎么做?”

“有没有说要多少?”刘信启问道。

“没有,周部长信上说,那些义军什么都缺,这个冬天因为缺棉衣,光冻死的就有上千人。”

这话的意思就是,多多益善了。

“可以,最近估计你的船队暂时没有战事,也不会给你安排贸易任务。就由你负责给他们运送补给,不过有一个原则,这些补给不是白给的,必须让他们用人换。”刘信启回道。

“用人换?”

“用他们义军中的老弱、小孩、妇孺,还有劫掠俘虏的金国士兵,‘解救’的河北百姓,只要是人,都可以换补给。”

不用想都知道,那些义军“解救”百姓之前,肯定会先行劫掠一翻,刘信启这样做只是不想让他们无故的多造杀孽。

“我们要这些人有什么用?”

刘信启没有向叶川解释这个问题,他不会懂,工业化开启之后,劳动力将会是多么的重要。

“照我说的做就是。”

“那以什么比例换?”叶川问道。

“你和周部长商议决定,这次你在滨州组织战士突袭金军大营,给了义军喘息之机,做的非常好,我相信你的决断力。”刘信启先赞赏了一句,然后继续说道:“交换的原则只有一个,我们给义军的物资要可以支撑他们对抗金军的清剿、可以吃饱穿暖,但是又不能让他们凭借这门‘生意’发财、富足。”

“我明白了。”叶川点头道。

意思就是用这些物资吊着那些义军,让他们可以在金军控制区内兴风作浪,又不能让他们吃撑了,卸甲归乡。

“年后我会派焦睿带领一支全战士组成的特种连前往河北东路,到时候你做好配合。”刘信启道。

“没问题,一个连啊,全是战士,那还不把河北东路搅的腥风血雨。”叶川激动的应道。

刘信启觉得腥风血雨这个词有些不合适,一时间又想不出更恰当的词语,只能转移话题聊起了别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