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大唐当奶爸 > 第六百六十八章 父子交锋(二合一)

太子李承乾一路横冲直撞直接驱马来到了议政殿门前,门口禁军一拥而上将之连人带马拦了下来,李承乾踹开两人,径直推开了殿门,大殿里皇帝李二背负双手,双眼深邃的看着门外方向,表情看不出喜怒。

见到儿子这么怒气冲冲的回来,李二叹息道:“你都知道了?”

“这么说,舅舅说的是真的?这一切都是父皇在背后谋划的?”李承乾难以置信道。

“不错。”李二回答的干脆利落,丝毫没有迟疑或者其他波动。

李承乾愤怒的质问道:“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们一个是我舅舅,一个是我妹夫,两个都一心为国,并且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为什么要落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结局?”

李二轻哼一声,“你做了这么多年太子,也曾监国几个月,这点事情看不明白吗?朕是在给你清扫道路。”

“嫉贤妒能残害忠良,这样也是清扫道路?

如果这就是父皇教我的为君之道,这天下不要也罢,大唐的日子长不了!”李承乾嘲讽道。

“放肆!

你还不是大唐皇帝呢,轮不到你来教训朕,你若是看不上这储君之位,那接手的人很多,我大唐从不缺接班之人。”李二火气上涌,儿子不孝,竟敢忤逆自己。

听到这话,李承乾怔住了,沉默片刻,伸手摘下了自己帽子,慢慢走到皇帝桌案前面放下。

然后转过身来盯着李二说道:“儿臣无能,接不了您给的这个满地血腥的位子。”

说完大步往外走去,李二恨铁不成钢的吼道:“忤逆不孝,遇难则避,这就是杜少清教你的帝王心术和为君之道?”

听到这声质问,李承乾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以满是怜悯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老爹,长叹一声:“不,你错了,他教过我为臣之道,也教过我为君之道,唯独没有教我帝王心术。

因为他说过,帝王心术这一课,不该由他来教导,而是应该父皇给我上这一课。

我满怀期待和信心的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储君,却没想到等到最后,父皇竟然是这么给我上课的,如此帝王心术,绝非正道,不学也罢。

杜少清是个知进退有原则的奇才,可惜,父皇你没有容人之量。

终有一日,你会后悔今日所作这一切。”

李二惊讶了,他没想到杜少清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脸色微不可查的闪过一丝惋惜,但稍纵即逝,继而继续硬气道:“也许他是个不世出的大才,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错就错在太聪明也太年轻了,你我都不能掌控得了。

而这天下终归是姓李,我们牺牲了两代人才换来的江山,朕不能看着大唐有落入别人之手的危险。”

“父皇你这是狡辩,妹夫什么样的人我们谁不清楚?一个鸿胪寺少卿他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就没有野心。”李承乾辩解道。

李二训斥道:“他没有野心,那你能保证他的后代儿孙也一样没有野心吗?杜家现在已经是尾大不掉了,如果放任这么发展下去,这大唐虽说姓李,但跟姓杜也没什么两样了。”

“所以您就杀了仲儿,您的亲外孙?记得您曾经说过,他跟萱萱是您最疼爱的两个外孙的,您怎么下得了手?”

“外孙始终是外孙,终归不是姓李……

你只看到杜少清没有野心,可你是否看得到,满朝文武唯独就他一个人,对皇权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这样的人,绝不是屈居人下之辈。”

这次换作李承乾被问到了,回忆起杜少清这个人,他这个做弟子的肯定十分了解,正如父皇所说,杜少清的确对皇权没有敬畏之心,他把皇位看做一种职业,跟贩夫走卒市井小摊小贩或是商贾农民没什么两样,他教授弟子的时候,也讲过一个道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可即便如此,让李承乾杀杜少清,他还是接受不了,所以他劝解道:“父皇,你不是也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吗?

孩儿一直敬仰父皇为千古仁君典范,您不是一直都是识人用人吗?为什么一定要掌控臣子?

那么多年五姓七望也不在掌控,不一样相安无事吗?”

“识人用人那也得分什么时候,在我明知全在掌控的时候,可以给臣下以自由,让他们察觉不到被掌控,如此君臣相处会更加融洽,这就是帝王心术。

而朕是天子,是不容许天子威严被挑衅的,所以不允许我的治下有超出掌控的存在。

说到五姓七望,那你回头看看,现如今五姓七望可在?

朕可以跟他们相安无事,但不代表就可以永远纵容这样的存在,我花了二十年埋头积累,终于将五姓七望拔除。

正因如此,我不能坐视又一个五姓七望的诞生。”

看到李承乾的态度缓和下来,李二以一种教学的心态跟儿子解释着。

今天的一切,注定了李二的明君形象在李承乾内心的崩塌,所以李承乾很受打击,他感觉自己无力在政治上说服父亲。

“父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便我们李氏成了皇族权倾天下,即便您是天子无人匹敌,可世间总有超出您掌控的存在不是?

人力有时穷,最难征服的其实是我们的野心跟贪欲,您此次设计除掉了一个杜少清,可您就能保证大唐万年吗?谁都明白,没有千年的王朝。

除非您能寿比天高,否则今日所做一切,是延续了李氏大唐,还是坑害了李氏大唐,真的很难说。”

李二咬牙道:“尽人事听天命!”

“人事?

您别忘了,杜少清是您的女婿,他还救过母后的性命,不止母后,咱家多少人被他救过?这样的救命之恩,换来的却是您的猜忌跟屠杀,天下人会怎么看?您真的是铁石心肠吗?”李承乾质问道。

可惜他忘记了,皇帝在忌惮杜少清,所以此时越是说杜少清的恩惠和能力,越是激起皇帝的忌惮,正因杜少清太强大了,交好了太多人,所以更加可怕。

“古往今来为了这个位子,多少人前赴后继血流成河,什么恩将仇报?至亲骨肉之间都是自相残杀狠辣无情,更别提一个区区外戚……”李二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可嘴角的微微抽搐出卖了他的内心。

“所以,这才是您真正的为人?”李承乾满脸的失落,“记得当初在医馆求学的时候,跟杜少清聊起了玄武门,他劝我说不要光看到表面,是人都有感情,还说您杀害大伯三叔都是迫不得已。

现如今看来,是他看错了您的为人。

天家无亲情,是我们奢望了。”

李二脸色痛苦而狰狞,冷哼道:“玄武门?玄武门的时候他才几岁?他有资格议论玄武门?”

“是的,他似乎是没资格,但既然有这件事发生,那就人人有资格议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您堵不住天下人的嘴。

儿臣这个亲身经历的人都不敢说知道真相,他见都没见过,又何曾谈起呢?

可我知道,他之所以这么跟我解释,是为了我们好,他在维护您的形象,维护我们这一代的兄弟关系,他也不想让我们这一代兄弟几人反目成仇步了您的后尘。

可笑的是,他料错了,他还说这一课要等到传位的时候您来给我讲。

呵呵,大唐第一才子最大的失算就是相信了皇帝有亲情!”

“混账!”李二一巴掌抽在李承乾的脸上,整个人都是颤抖的,旋即觉得脑上一冲,一阵天旋地转,然后就向后倒去。

李承乾扶住了他,将之放在了龙椅上,一炷香后李二渐渐平静下来,脸色苍白像是生了一场大病一样。

“父皇盛怒之下犯了头风,这是您的老毛病了吧,这些年如果不是妹夫勤勤的医治照顾您跟母后,恐怕这个头风就能要了您的命。

如今你却要杀了妹夫全家,将来再犯病时候呢?”李承乾不仅没有叫御医,反而就坐在旁边看着。

而李二却没有像之前那样愤怒跟强撑,变得异常平静。

沉默良久,他双目清澈的看着儿子,语重心长的说道:“我知道你说的都是对的,在我心里对杜少清也全是感激和欢喜。

甚至有那么一刻我都在想,杜少清如果是我的儿子该多好,这样我就不用费心劳累的去痛苦防备,将来江山直接交给他多好?

可惜,他不姓李,我也不光是你们的父亲,我还是大唐皇帝,身在这个位子,总是身不由己的。”

“这话,妹夫也曾经说过,你二人不算年纪,应该成为知音的。

儿臣不在这个位子上,也许理解不了您的身不由己。

不过对于这件事我有自己的看法,诚然如您所说有各种莫名的危机和不确定,但这一切从来都在,并不会因为您杀了一个杜少清就永远解决的。”李承乾冷静应答,有理有据的反驳着。

李二没有争论,而是换了个话题,“杜少清的确是聪明绝顶,一个没有见过玄武门的人,竟然能够一语道破玄武门的利害,这样的人如果不是自己人,那换做是谁,都会恐惧。”

“这么说,当年您杀大伯跟三叔,真的是另有隐情?”李承乾惊讶道。

回忆起来玄武门的血腥,那是埋在李二内心深处永远的痛苦,二十年来让他终日难以安眠的心结。

“当年你祖父曾经关起门来说要我跟你大伯平分大唐,一人一半划地而治,可惜最后事与愿违。”

那时候的李承乾八岁,隐约知道一些消息,“大伯是顺位太子,而您战功赫赫一半江山都是您打下的,的确让人难以取舍,或许划地而治是个办法,至少不会兄弟相残,为什么最后没成功呢?”

李二摇头感慨道:“哪有那么简单?

划地而治一半是真心,另一半也是帝王心术的托词,毕竟当时你祖父才干了九年皇帝,虽然已经六十岁了,但精神尚好,还没有退位的意思。

不过玄武门的事却不在他老人家的预料之中,甚至是他一直想避免却避免不掉的。”

“这话怎么说?还有人逼迫不成?”李承乾追问起来。

李二眼中精光乍现,冷笑道:“逼迫?

可不是有人逼迫嘛!

我年少从军,打了十几年,南征北讨,跟随我的都是军功赫赫的忠臣良将,这里面多数是穷苦出身。

而拥戴你大伯的多数是贵族出身,你大伯很少领兵,但是他把大唐扫平天下的钱粮管的很好,只是付出的代价有些大,最艰难的时候,甚至跟五姓七望山东世族立过借据。

这么说你就明白了吧,到最后的皇位之争,已经不单单是我们兄弟两个关起门来的争执了。

谁上位,就能带动他背后的拥护者荣华富贵,反之则是前功尽弃甚至脑袋搬家,成王败寇自古如此。”

“可是后来不是这样的,您上位了,不一样重用大伯手下的文武了?魏征、薛氏兄弟等等,非得动刀子吗?

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大伯很疼我的,我们两家的关系很好,玄武门就像是一次突发事件一样,至今我不明白。”李承乾不解。

提起这个,李二不由得不被勾起恨意和怒火,“当然不是!

你八岁当太子都知道念及兄弟之情,何况我跟你大伯三叔那是一奶同胞,从小跟着父亲四处奔波一起长大,我们的兄弟之情比你们更要深厚,怎么会拔刀相向?

那是遭了人家的算计。”

“算计?谁这么大胆子,敢算计太子跟秦王?五姓七望吗?”李承乾惊呼道。

“不单单是他们,所有盯着皇位的人,我背后的文武群臣期望我早日上位,哪怕武力夺权也在所不惜,他们个个仇恨太子建成,所有做起事来不择手段,并不像我一样,还知道对方是我同胞兄弟。

同样的道理,你大伯背后的人一样欲除我后快,说我功高震主早晚必成祸害,一样在图谋兵变杀我。

说到底就是他们所谓的忠心不过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地位和富贵,没人在不在乎我们李家几兄弟的死活,我们兄弟都是政治的牺牲品。”

李承乾静静的听着,一句话没说,他知道,这就是杜少清当年说的重要的一课。

李二顿了顿,然后接着说道:“看似我是这场争斗的胜利者,其实我一样是受害者,二十年来,我终日饱受煎熬,一夜不消,至今你大伯跟三叔死在我面前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我跟你想的一样,不想杀他们的,最多贬为庶民没有威胁就够了,可我却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在我面前,最终无能为力。

你知道吗?当时你大伯看我的眼神,那个眼神……”

“眼神?什么眼神?仇恨还是惊骇?”李承乾小声追问道。

“不,都不是,是怜悯,是痛心,甚至还有解脱……”

李承乾不解:“怎么、怎么会?”

“这说明他跟我想的一样,他没想过杀我,甚至也不想跟我争斗,临死的时候他看开了,我们兄弟终将倒下一个,他这个当哥哥的倒下了,也就保护了我这个做弟弟的。

所以他也就解脱了,因为活着的人,只会承受无尽的痛苦……”李二讲完了玄武门,终于将这多年堆积在胸中的抑郁说了出来,不知不觉眼角已经湿了,看着儿子的表情,他知道自己这一课上的很成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