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大唐当奶爸 > 第六百四十四章 去而复返的和尚(二合一)

狄仁杰的家门口终于清静下来了,狄知逊一个人坐在客厅里面有意无意的喝着茶水,那杯清香的好茶一直被他续杯到跟白水无异,狄知逊却丝毫不觉。

狄夫人叹息着走了进来劝解道:“老爷,不成就不成吧,咱家杰儿的确是太小了,将来不愁娶媳妇的,有太子殿下作保,将来何愁娶不到能做靠山的媳妇?”

狄知逊眼神动了动,摇头说道:“妇人之见!

你以为太子是好心帮我们给孩子谋划未来婚事的?

人家是来恐吓的。”

什么??

“不会吧老爷,咱家杰儿可是跟着太子鞍前马后的,太子这个人看着那么和气,哪里恐吓咱们了?”狄夫人惊讶问道。

“哼?和气?那是绵里藏针,碍着杰儿他没点破罢了。

我本想给孩子在五姓七望这边也牵个线有个关系,太子几乎是明白告诉我,在朝廷跟世族之间,我们只能选择一个。

哎……罢了,毕竟我们狄家是个毫无根基的小角色,受人摆布无可厚非。

但愿将来儿子能够跟着李氏皇族顺风顺水吧。”狄知逊感慨道。

狄夫人却乐观道:“老爷你何必多虑?现在大唐富裕强大,朝廷蒸蒸日上,正是孩子建功立业的时候,跟着太子殿下还能有错吗?”

狄知逊目光深邃道:“呵呵,千年的世家百年的王朝,如果国家强盛就能代表朝廷无敌,那前隋的江山就不会易主了。”

“妾身不懂那些国家大事,总觉得孩子跟杜驸马学艺这几年长进不少,不管怎么说,杜驸马总是不会坑害杰儿的。

太子殿下说的也有道理,那世家大族杀人放火的事情都干得出来,咱们可不能跟仇人结亲。

再说了,老爷你现在都弃官从商了,还想这么多干嘛?”

说到最后狄夫人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好吧,狄知逊也没心情跟一个不懂政事的妇道人家讨论这些。

梆梆梆……

门口再次传来敲门声,狄知逊本能的浑身一紧。

“佛子,佛子在吗?”门外传来了那个有些熟悉的声音。

狄知逊长舒了口气,狄夫人抱怨道:“是那个想带坏杰儿的野和尚?他怎么又来了?真是阴魂不散!

我去赶走他。”

“且慢,让他进来吧,这个和尚是陛下接见过的人物,能不得罪就不得罪。”狄知逊拦下了夫人。

于是玄奘和尚又被请了进来,不过狄仁杰不在家,只能让他喝茶等着。

百无聊赖的狄知逊决定陪一陪这个和尚,看看对方有什么真本事,可以让皇帝接见。

“大师西域归来,莫非是要重新在大唐布道传教?”

玄奘合十回礼答道:“善哉善哉,原本打算传教散播佛法广布天下,让百姓都能沐浴佛祖的慈悲之光。

可上次经过佛子点拨,小僧方知误入歧途,自身尚未圆满,是没有资格帮助别人的。

所以这次是专程来找佛子,希望可以跟随在他身边修行,以期早日功德圆满。”

“啊?

你?跟着小儿修行?

我没听错吧,大师你可是得道高僧,小儿才念过几天书?他给你做徒弟还差不多。”狄知逊惊愕道。

玄奘摆手说道:“非也,佛法无量,一朝顿悟堪比一世苦修,佛子境界远非小僧可比。”

“可是你们的年纪……

我还是不能相信,毕竟你们年龄相差悬殊。”狄知逊摇头。

玄奘态度诚恳道:“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无知空活百岁,小僧自身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真是个怪和尚,这么大的人了,跟着一个孩子屁股后面,也不怕人家笑话。”狄知逊小声嘀咕道。

玄奘笑而不语,只当没听到,世上俗人太多,何必在意他人的眼光?

没聊几句,狄知逊就没心情再坐下去了,暗骂这个和尚说话不中听,处处挤兑挖苦他人,于是他找了个借口出去,让人去外面寻一寻狄仁杰快点回来。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狄仁杰悠哉悠哉的回来了,狄知逊像是解脱了一样,终于可以不再陪着这个絮絮叨叨的和尚了。

“杰儿回来了?

这位极其健谈的玄奘法师等你半天了,你们谈,为父去休息休息。”狄知逊单手扶额向卧室走去。

狄仁杰好奇对玄奘问道:“你跟我爹都聊什么了?怎么看他的情况,好像审了一天的案子一样?”

“哦哦,也没什么,就是聊了聊小僧西行十几年的见闻,这才聊了个开头,还没走出大唐境呢。”玄奘笑道。

啥?狄仁杰差点笑出声来,自己的老爹没去过几个地方,你跟他聊些西域的风土人情,他又不感兴趣,估计是听累了。

狄仁杰重新添上茶水,跟玄奘两人相对而坐,打量了对方一番,这才开口问道:“看你的样子,是想通了?

我还以为你会因为信念崩塌从此一蹶不振呢,能吃得二十年苦头的取经僧的确不凡。”

“如果不是佛子点拨,小僧险些酿成大错,今日前来就是希望跟在佛子身边修行,以期早日修行有成得证因果。”玄奘合十礼敬道。

“跟着我修行?”

狄仁杰也没想到对方会这么想,沉吟了片刻,他问了一个问题,“你西行将近二十年,只为求得真经回来渡人渡己。

现在却转而要跟着我一个没怎么读过几本佛经的小和尚修行?

那你之前西行的辛苦岂不白费了?”

“佛子不必考校小僧,小僧已经放下了。

当初因为自己执念而西行万里,来回用了近二十年,于自身未见开悟多少,执念却越来越重,那一卷卷求回的真经反倒成了捆缚住我的绳索,到最后小僧甚至分不清自己是为了传教而去取经,还是因为有了真经而越发狂热的要去传教。

错把传教当修行,殊不知陷入了知见障,跟缘木求鱼无异。

今日终于放下自我执念,请佛子成全。”玄奘虔诚的给狄仁杰行着佛门跪拜之礼。

听到这个回答,狄仁杰哈哈大笑了起来,亲手搀扶起玄奘,“你能有此见地,证明是真的明悟了,距离成佛之路更近一步,可喜可贺。

至于跟在我身边修行,没这个必要。”

“怎么会?佛子可是嫌弃小僧愚钝?”玄奘恳求说。

狄仁杰摆手道:“不、你误会了,修行全在个人,别人只能在你入障时候起到点拨作用,得道与否,不是靠别人灌输教育就能领会。

现在大唐境内从朝堂到百姓都对佛门传教深恶痛绝,所以传教是绝对走不通的,而且传教也不是我们佛法本意。

我的建议就是你秉持本心行走世间,点拨开导世人,不讲信仰不拘泥于修行法门,用你自身的见识和感悟,使世间有缘百姓明悟己身。

一来明悟者自身可以跳出悲欢疾苦的束缚,二来这些人也承接了佛法真意传承,两全其美。”

玄奘听得眼睛发亮,惊喜道:“这、这不正是佛祖当年传道之路?并不强迫他人信仰,也不要求必须秉持戒律,只是行走世间点拨世人,最终留下星星之火涅槃而去。

没想到您没去过西域,没见过佛祖留下的足迹,却能说出成佛之路,不愧是佛祖的隔代传人。

小僧谨遵法旨,这就去准备行走天下。”

“这就走?是不是有点突然了?”狄仁杰愣了一下。

“机缘到了何必拘泥此时彼时,只是小僧辛苦取回来的经书,如果就这么弃之敝履似乎有些可惜了,送于佛子留个纪念如何?

也许有朝一日能遇到一个有缘人因为其中某一本经书而受益,那也算小僧没有白跑一趟。”玄奘诚心说道。

“可以,我正盘算着重建少林藏经阁,一并将你取回的经书收录保存了也是好事。”狄仁杰满口答应。

“多谢佛子,小僧拜别!”

“路上忘了清规戒律,可以带发修行,甚至投身红尘娶妻生子,免得有些地方的百姓太过痛恨光头和尚,你也能有个安全。”狄仁杰叮嘱道。

已经走出大门的玄奘法师草草应了一声,大步消失在胡同口。

狄仁杰怔怔发呆片刻,然后心有所感,站在院子里朝着东面少林寺旧址方向合十顶礼,嘴里念念有词道:“少林寺的各位长老师伯师祖,弟子能力有限,如此形式给佛门延续香火,希望你们泉下有知可以瞑目了。”

一个月后,议政殿里,皇帝李二收到一份密报找来了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看完密报之后惊讶道:“怎么会这样?今年科考的时候已经杜绝了投卷这种不正之风,为何还有这么多人转投那些名门望族?”

皇帝没说话,旁边的内侍老高看到气氛尴尬,小声说道:“兴许是受惯例影响,这么多年来,人们都知道投卷攀附是必走之路,以讹传讹总是有人不明就里去效仿的。”

“可恶!废了那么大工夫帮他们铺好路子,最后还是这么不争气,朽木不可雕也,真是可恶!”李承乾愤愤不平道。

皇帝李二却笑了起来,就好像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一样,淡定的从案头上拿起另一份情报扔给了儿子李承乾。

李承乾快速看完,这次却惊喜道:“父皇,这是怎么回事?同样是这批考生,为何这些州道的就清廉正直的多?难道这里面有什么猫腻不成?”

李二用考校的眼神看着儿子,李承乾会意,低头研究起来。

片刻之后他恍然大悟,“这些兢兢业业一心为朝廷效力的官员基本上都出在周边州道,不是因为这些人的才智高出多少,而是因为他们所任职的地方,世家门阀的手伸不过去。”

“正是如此,朕早就料到会是这个结果,所以刻意安排的,今年的考生七成都安排到了新近占领的地盘,东北、西北、西南,甚至是江南地区和岭南地区,唯独世家牢牢把控的中原地区安排的最少。”李二得意道。

李承乾恭敬道:“父皇高明,儿臣佩服。

这样一来既可以麻痹这些世家,又能减少跟他们的冲突,一箭双雕……”

可奇怪的是,没等他马屁拍完,李二就给打断了。

“朕不是这么打算的。”

……李承乾像是被人卡住了脖子一样,噎的不轻,红着脸看着老爹,等着下文。

李二沉声道:“世家横霸多年,人才辈出,不会有人看不出来危机的。

从今年开始他们就掌控不住科考人才的调动,久而久之,中原周边的州道全都是朝廷的人手,那么区区中原几个世家门阀,岂不是笼中之鸟?

所以他们不会坐以待毙的。”

李承乾佩服老爹的战略眼光,按住动不了的区域,从周边开始稳固蚕食,发展若干年后,从长安开始来个里外夹击,世家门阀肯定斗不过。

但是同时他也看到了,老爹不像是要长久谋划的意思,“父皇,您的意思是,激怒他们,要来一次正面冲突?”

李二赞赏的点了点头。

李承乾担忧道:“请父皇三思,虽然我们现在实力足够强大,但毕竟立国时间尚短,不宜在国内挑起巨大的争斗,否则刚刚发展的大唐又将陷入穷困的局面,前隋的前车之鉴不可不慎……”

内侍老高身形晃了晃,心中为太子殿下捏了把汗,谁敢这么直白的拿大唐跟二世天下的前隋作比?这岂不是犯了陛下的忌讳?

可李二却没有发火,很是平静,沉默片刻,他语重心长的说道:“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先发制人掌握主动才是决胜关键。

朕当了快二十年皇帝了,一生都在征战,趁着现在还动弹得,早些毕其功于一役,为你扫清道路,将来你也好一整国内实力,再向外开拓万世基业。

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为了我李氏皇族。”

听到这话,李承乾感动的跪下了,“儿臣无能,让父皇操劳了。”

李二却豪爽大笑起来,“你是诸多皇子里面最沉稳的一个,为父知道你胸怀大志,只要将来你不埋怨我抢了你青史留名的功劳就好,毕竟天下大事就这么多,做完一件就少了一件。”

李承乾露出了憨直的笑容,谁不想窝在老爹的羽翼下做个混吃等死的二世祖?

貌似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超不过老爹的功绩,所以干脆让他把大事都做完倒省心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