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大唐当奶爸 > 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承乾再被贬(二合一)

杜少清依言坐下,端起茶杯放在嘴边,没有喝茶,反而推辞道:“陛下落子天马行空,谁敢揣测圣意?不猜。”

“朕命令你猜!”

紧接着杜少清就说道:“老三李恪、老四李泰、老五李佑,甚至包括老六李愔,现在差不多都排除了嫌疑,当初下毒谋害太子的人还在逍遥法外,想找出他来,难度不小。”

李二笑骂道:“是该夸你才思敏捷呢,还是说朕这一招太过明显,对方会不会不上当呢?”

我就说不猜吧,你偏要我猜,真的猜出来你又这样问?这老丈人太难伺候。

杜少清一阵腹议,索性闷头喝茶不想说话了。

另一边皇后跟长乐公主在东宫见到了被打的侯氏,问明了前因后果,虽说一样是本难念的经,但在皇后的调停下,东宫暂时能安定下来过个年了。

可事实上好像有点隔靴搔痒的意思,刚翻过年的时间,东宫又闹了起来,李二大骂李承乾子不类父。

随后直接下令,将李承乾一家几个人全都赶出东宫,去长安城里自己寻地方住吧。

李承乾想去求情认错,李二却以不喜儿子软弱无能为由,见都不见,皇后求情都没用。

于是他们只得遵旨搬家,这下两个女人安生了。

侯氏也不说李承乾专宠妾室了,新罗女王也不说图着李承乾将来有地位了,被赶出了东宫,连个房子都不给分配,这意味着什么?岂不是说李承乾这个太子被废的名副其实吗?

眼看就要流落街头,李承乾倒是想得开,毕竟自己还是刑部侍郎,品级不低,应该有自己的宅院,

但是他这个刑部侍郎是另外再加的,因为他原本居住东宫,这些方面根本就没安排,所以现在刚过往年,安排起来也需要时间。

无奈之下李承乾决定在长安花钱置办一处宅院,可钱到用时方恨少,被赶出东宫基本上算是净身出户,什么钱财都不让带走,手上这点钱,啧啧,别说在长安买宅院了,想都不敢想。

侯氏不愿儿子李象流落街头,建议全家都去老父亲侯君集那里暂住,当然,她还是不待见那个新罗公主的,甚至她认为,闹成这样,全是这个新罗婢造成的,她就是祸水。

好嘛,人家新罗女王也不是好惹的,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说足够在长安买一处不大的宅院了,何必投奔他人?

眼看两个女人又要掐起来,李承乾真觉得头大,好在这时候得到消息的杜少清及时赶到,总算解了围。

面对杜少清这个特殊的人物,就算是前任太子妃,和那个前任新罗女王,都不敢胡乱说话,李承乾觉得轻松了许多,于是开口想要暂住杜家,哪怕是暂住医馆也成。

杜少清不置可否,私下里却给了李承乾透漏了一点皇帝的本意,顺便也给了对方一个建议,那就是让他住到长乐之家去,不要下人什么的,就一家人过一过普通人的日子,一来忆苦思甜,二来也趁机磨合一下两个媳妇,三来,还能体察民情。

李承乾大喜,当即决定在长乐之家弄一处宅子住进去,就算刑部将来给安排了也不要。

“亲戚归亲戚,但亲兄弟也得明算账,长乐之家当初建成的时候一处宅子五十贯,这两年房价涨得很快,已经翻一番了,所以一百贯的本钱你可不能拖欠。

到时候你自己去售房处办手续吧。”

什么???

“不是,妹夫,你不用这么抠唆吧?再说你家大业大的,差我这一百贯吗?你这是趁火打劫吗?明知道现在我身上钱财不多。

你信不信我去把五妹叫来?”李承乾索性来个混不吝,就准备白吃杜少清这个大户了。

“没问题呀,正好我去跟两位嫂子说一声,说是你赊账一百贯跟我弄套房子,我想她们绝对愿意出私房钱给我……”

“得得得,算你狠!不就是一百贯吗?行,我给!”李承乾咬牙道。

杜少清笑着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道:“钱是小钱,可你总得方方面面都感受一下平民百姓的生活才对,买房只是第一步的。

而且一步步的你就不能动用私房钱小金库,否则的话,虽然你住在平民百姓身边,却与住在东宫养尊处优无异。”

“嗯,有道理。”

“要不要我把萱萱借给你几天?”杜少清问道。

李承乾惊讶道:“嗯?这是做什么?

不用不用,哪能让孩子跟我吃那个苦,这点小事难不倒我,当初我可是在落霞镇当过三个月掌柜呢。”

可是几天过后,李承乾就不这么说了。

大朝会上,侯君集看着女婿李承乾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感觉到犯愁,就这种无为不争的性子,还提什么储君之位?

于是他站出来奏请道:“陛下,大皇子搬出了东宫,但不能居无定所,虽然他担任着刑部侍郎之职,但毕竟是皇室嫡长子,依礼当封王授爵另辟王府才对。

否则让陛下的嫡长子流落街头无名无分,传出去少不得流言蜚语。”

侯君集这么说,也是为李承乾索要根基,避免女儿外孙跟着受苦,本是常事。

但他却不知皇帝内里的计划,李二开口道:“封王就要去封地就职守土,可他请命留在长安做一个刑部侍郎,两相冲突了,他不该封王。”

这语气,很显然还在生着李承乾的气。

侯君集思量了一下,任然不死心,改口道:“陛下,大皇子毕竟身份不同,如江夏王就担任刑部尚书一样,王爵任实职,已经不是特例了。”

李道宗没想到还刮着自己了,不过看在李承乾的份上他没有反驳侯君集。

只是他也不看好侯君集这个请奏,自己这个江夏王不过是个闲散王爵,不是一字亲王,地位不一样的,封给李承乾,他要不要还不一定呢。

就在这时,国舅长孙无忌也站出来帮外甥李承乾请命,该封一个实名王爵以示尊贵。

不少大臣纷纷附议。

李二却似笑非笑的看向了李承乾,对方见过杜少清了,想来应该知道自己的谋划,所以这时候他会怎么选?

李承乾跟老爹对了一下眼神,随后主动站出来请奏道:“父皇,儿臣只愿能安心做事即可。

若给了王爵,行事期间难免被人另眼相待,甚是不便,儿臣自问无尺寸之功,不敢跟江夏王叔相比,所以请父皇依皇室规矩行事。”

“大皇子治理西南,又去参战平定东北,怎么能说无功?”许多人为李承乾鸣不平。

可李承乾坚持不受。

李二故意露出不悦之色,对着诸位大臣道:“你们也看到了,这件事就不要在说了,人家瞧不上那就算了。”

随后又对李承乾训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先把家事处理好再说报国吧。

堂堂皇子,整日耽搁在儿女情长上,陈何体统?”

一场大朝会,让所有人看到了皇帝对大皇子李承乾的态度,基本上所有人都看出了,李承乾越发不受待见,这废太子已经成了事实,东宫他搬不回去了。

同时他的两个夫人也跟着出名,侯氏善妒、新罗婢狐媚等等,都不是什么好兆头,所以娶媳妇一定要谨慎,太妨碍前程了。

这天李承乾下朝回来,在家里就见到了金德曼一个人,在厨房里面烟熏火燎的极为狼狈。

“怎么就你自己?他们母子两个呢?”

金德曼道:“侯姐姐也不会做饭,她不愿孩子跟着吃苦,所以带着孩子回娘家探亲了。

夫君,要我说咱们又不是没钱,不如买个小宅院,带两个婢女也好,这日子也太艰苦了些。

我们都不想看着你每日去刑部办差,回来还得给我们做饭,这些应该是我们妇道人家该做的才对。”

李承乾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看着金德曼夸赞道:“行啊,这才几天时间,长进不少嘛!

行了,你过去洗洗脸,还是我来做饭吧。

买宅子要侍女的事情别再提了,咱们来就是感受普通百姓生活的,你去看看左邻右舍,谁家有侍女下人?”

“为什么?”

李承不解道:“什么为什么?”

金德曼说:“我们家是做官的,跟普通百姓职司不同,为什么要感受普通百姓生活?治国需要吗?

以前妾身当女王治理新罗的时候,从来没理会过这些的。”

李承乾耐心解释道:“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民心就是天心,治国首要就是保境安民,不知道百姓的冷暖和疾苦,如何给他们制定合理的政策?

就像是看病一样,治国就是给国家开出一道道治病的药方……”

金德曼像是一个小迷妹一样,头一次看向李承乾的眼神里冒出了小星星,这一刻她好像被丈夫的才华折服一样,敬佩道:“难怪大唐能够傲视天下,我好像知道为什么新罗苦苦发展多年,依旧还是边陲小国了。”

“那不一样的,新罗受地域限制,很难发展起来的,以后我慢慢给你分析讲解,这都是妹夫教我的,以前我也不懂这些。”李承乾安慰道。

“不用,我已经不是女王了。

现在我要跟夫君学习的是如何做饭,每天你去刑部了,我们几个在家里总不能饿着肚子等你回来吧?而且我跟侯姐姐都想尽到一个做妻子的本分。”

“哦?这才几天时间,你跟象儿他娘就不争了?”李承乾诧异道。

金德曼羞涩道:“以前是妾身不懂规矩,现在闯了大祸,怎能不吸取教训,就算再怎么争,我们谁都不可能独自占有夫君。

再说这几天相处发现,我跟姐姐很聊得来。”

李承乾差点笑出声来,果然还是妹夫这个主意好,丢下一切下人侍女,就让这两个整天战争的女人处在一起,无聊的时候就不信她们不说话,慢慢磨合一下总能出个结果的。

要么就是被战火拆家,要么就是二人妥协自己言和,没想到还真的有奇效。

另外一边,侯氏带着李象回到了娘家,求助于自己的父亲兵部尚书侯君集。

侯君集听女儿说现在一家人住在长乐之家受苦,气得大骂李承乾这个女婿昏聩,怎么能想出这样的歪招?你自己愿意吃苦受罪自己去好了,为什么要带上老婆孩子?好像你是养不起家的男人一样?

当然,生活问题不是侯氏求救的原因,主要的还是地位问题。

“父亲,现在我们被赶出了东宫,夫君没名没分的,是不是往后就跟太子之位再无瓜葛了?”侯氏担忧道。

侯君集同样忧愁,指着女儿训斥道:“还不是因为你?

本来承乾这次从东北大胜回来,功劳巨大,为父有意推动一下让他复位太子的,没想到这才几天,你们竟然被赶出东宫了?

这不是被陛下扫地出门是什么?这分明就是在给别人腾地方呢。

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闹什么闹?就容不下一个新罗婢吗?上次就叮嘱你不要生事。

现在倒好,传出去让人家指着我的脊梁骨骂,说我老侯家女儿善妒,说我教女无方吗?

哼,也就是承乾大度,换作他人,休了你送回来都有可能!”

侯氏被侯君集教训的脚下一软,肠子都悔青了,早知这么严重,就是丈夫把自己打入冷宫自己也不敢有任何怨言呀!

“父亲,女儿知错了,今后一定好好相夫教子不再惹事,您能不能帮帮夫君,太子之位挣不到,可也不能就这样没名没分的,以后象儿怎么办?”

思忖再三,侯君集答应下来,会再次去找陛下斡旋此事,先争到手一个王爵再说,至于储君之位,缓缓图之吧。

侯氏没有在娘家多逗留,谈完正事就带着孩子回去了,怕再惹丈夫生气。

正好她回来的时候,有一老者找上门拜访。

“敢问李相公可在?

老朽姓王,是这长乐坊第十八里的管事。”

第十八里相当于一个村子或者街道,设置里正(村长)一名,村民们又公推几个宿老做管事,主要是关心村民的生活困难红白喜事等等,相当于街道办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