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大唐当奶爸 > 第三百五十七章 育儿反攻第一招

重生大唐当奶爸 第三百五十七章 育儿反攻第一招

作者:华光映雪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7:16 来源:笔趣阁

片刻之后公主开口喊道:“夫君,妾身劝你还是回家吧,实在教育不好女儿,可以把她送到张伯母那里去,毕竟人家才是孩子磕头的师父。”

杜少清无力的从地上坐了起来,摇了摇头道:“不行,张伯母来带孩子更不靠谱,有道是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就不信摆不平一个小丫头。”

公主似乎并不看好,提醒道:“夫君,别说摆平女儿了,你先考虑一下怎么保住你的书房吧,我今天出门的时候,看到女儿朝你的书房去了。”

我……

杜少清噌的一下站了起来,“你怎么不早说!”

刚要迈步出门,随即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坐下了,浑不在意道:“算了,现在回去也来不及了,反正她每天就送一件,由她折腾吧。

呵呵,这鬼丫头真不愧是我杜少清的女儿,能想出这种奇思妙想的点子,不俗。”

“是不俗,放在别人家里,女孩子哪有什么地位?别说敢跟你对峙了,就是顶嘴一句都不敢的,也就是你整天惯着她。”公主也不知道是夸奖还是抱怨。

“接下来就不惯着啦,我真的要用绝招了,希望这丫头别来哭鼻子求我才好。”杜少清自信道。

看着丈夫一脸不服输的模样,公主哭笑不得:“夫君,你至于吗?女儿才五岁,用得着你绞尽脑汁去算计吗?小孩子嘛,哄一哄就行了的。”

杜少清感慨道:“五岁小孩子?夫人你觉得她真是五岁小孩子嘛?你见过从小玩老虎的小孩?你见过把长安当自己家的小孩?还是说你见过整天骑着老虎喊打喊杀的小孩?

几乎所有皇子或者纨绔见了都绕着走,百姓们暗地里都说,这孩子的能耐比长安几千武侯都管用呢。

这丫头简直就是长安小魔王,再不管管真的不得了。”

“什么小魔王?女儿人见人爱,有你这么损的吗?”公主不满道。

杜少清有些不确定的对公主问道:“夫人,在教育孩子方面,你应该是跟我站在一起的吧?”

“要不然我会今天亲自来寻你?哪个当娘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好?”公主白了对方一眼,颇有感慨道,语气里充满了对孩子的担忧。

“那这样,今天你回去之后就如此这般……”

而此时医馆里面,小萱萱正在找谢科聊天:“道长爷爷,昨天送你的茶叶喜欢吗?喜欢的话爹爹还有,我再给你拿点。”

谢科高兴的合不拢嘴,“喜欢,非常喜欢,小萱萱好多天都没来看爷爷了,不用送什么东西,你多来医馆看看我们就行了,大家都很想你呢。”

小萱萱眯着眼睛重重点头:“嗯嗯,以后我每天来,我在爹爹书房里面看到一本书,上面有几个字不太认识,道长爷爷能教教我吗?”

“哦?我们的小公主也开始习文了?哈哈哈,好,拿来我看看,你可比薛丁山那小子懂事多了,以后你爹爹没空教你的话,你可以跟着薛丁山一起来找我学习识字。”谢映登显然心情非常好。

可是当他看到小萱萱拿出的那厚厚一册书本的时候就不淡定了,这是——医书?

上面写着《本草纲目》四个大字,老谢慌忙接过来,这位爱医成痴的道士似乎忘记了要教小萱萱识字,就这么自顾自的翻看了起来。

这是杜少清手书的本草纲目,竟然是一本涵盖极广的药物百科全书,老天,怪不得这小子医术这么好,老谢已经惊呆了,心中不停感慨。

小萱萱当然不是来学识字的,已经学习识字一年多了,她自然认识这上面的字。

小丫头狡黠的转身蹦蹦跳跳的离开了,心中暗自得意,坏爹爹,这本书字数最多,你早晚都要我背下来,现在我给送人啦,以后你想要我背这本书再也不可能啦,啦啦啦……

好吧,这哪里是小魔王,简直就是小腹黑了,走到医馆前面见到了正在抓药的李愔,小萱萱开口说道:“六舅,明天你到我家去一趟,我爹爹有东西要送你。”

“啊?好的,明天我抽空去,对了是什么东西?……”

小萱萱丢下一句去了就知道,随后开心的跑回了家,去医馆不能骑老虎,小喵喵有心理阴影,死活不去,只能她自己走着去。

这一天真没少干活,不仅仅送出了今天的礼物,连明天的都预定出去了,小萱萱心中不禁为自己的机智点赞。

如果让杜少清知道自己苦苦默写十几天才成书的全本《本草纲目》就这么被送人了,不知道会不会再次心疼的吐血。

小萱萱回到家中长乐公主已经在等着了,见到女儿回来,公主问了一下今天送出什么东西了,听说是医书,公主嘴角抽了抽,感觉女儿和丈夫的大战就是个两败俱伤啊。

“你三虎叔叔和四虎叔叔都有事被你爹爹叫去了,估计得好几天回不来,所以接下来家里做饭就需要你五虎叔叔了。”公主提醒道,这是杜少清反攻的第一招,对付小吃货就要釜底抽薪。

“啊?五虎叔叔根本就不会做饭,他做饭好难吃好难吃的。”小萱萱惊呼道。

“你要是不喜欢五虎做饭,要不娘亲来做?”公主解释道。

小萱萱失望的撇了撇嘴道:“不要,娘亲做饭比五虎叔叔做饭还难吃。”

我……公主感觉自己膝盖中了一箭,就多余自告奋勇问这么一句。

“为什么呀?为什么要叫走三虎叔叔和四虎叔叔?爹爹是不是故意的?”

“我也觉得你爹爹是故意的,可是没办法,三虎四虎都听他的,我叫不回来。

今天你爹爹听说你不停送人东西的时候,突然哈哈大笑,说你傻乎乎的不知道什么东西他最喜欢,尽送些没用的,他一点也不心疼。”公主打击女儿说道。

“啊?那,那怎么办呀?娘亲,这样的话是不是爹爹永远不会回来?你快告诉我,什么是他最喜欢的,我们要赶快把爹爹气回来才行,要不然咱们都会被五虎叔叔做的饭饿死的。”小萱萱催促道。

这什么逻辑啊?五虎无辜躺枪。

等的就是女儿这句话,公主提醒道:“你不知道吧,你爹爹平时最喜欢的是咱家的花园,那里的很多花草都是他亲手种的呢。”

“太好了,明天我就让人来把花园铲平了……”小萱萱兴奋道,好像此时已经拿住了父亲的软肋一样。

公主却被女儿的奇思妙想整懵了,剧本不是这样的吧,你不是说一天送一样的吗?那应该一棵一棵的送吧,怎么就一下铲平呢?

她当然不会想到,小萱萱是想着直接铲平了杜少清会更心疼,那就能快点回来了。

公主好说歹说,终于劝住了女儿,不能一下铲平了花园,一棵一棵吓唬着来最好,小姑娘将信将疑答应下来,于是约好的六皇子李愔就惨了,成了每天花园里刨坑挖树的苦力。

公主看着李愔被殃及池鱼也很无奈,心说六弟你就当锻炼身体好了,摊上这么一对爷俩只能说你倒霉。

将三虎和四虎调到了身边,杜少清也没闲着,皇宫那边传来消息说新版蒙学书册已经刊印了万册,足够永平坊一地蒙学所用了,所以永平坊学堂可以运作起来了。

杜少清预订的蒙学书册共有四本,三字经、千字文、论语,都是经过大儒虞世南亲手批注的,其中三字经还是当初杜少清为了教导女儿改版过的,只写到隋朝部分。

最后一本却是算学,就是简单的二十页教导孩子加减乘除的小学数学,是杜少清独自编书,让人雕版印刷的,全大唐就这一份,里面是用来推广新的算术方法,用阿拉伯数字和乘法口诀的,大大优化了繁复的中国古典算经。

这本小册子一出,户部算师惊为天人,直言这东西可以让算学前进一大步,以后算学就可以不用算筹了,为此杜少清还特意制作出了算盘送给户部,这东西名声可是堪比后世计算机的,原本为北宋时期的产物,运用起来比纸上演算都快,古老的算筹更是没法比。

仅仅半天时间,永平坊三十所学堂开学招生的消息就传遍了大唐,所有百姓都为之轰动,因为其中有大唐第一才子亲自领头授课,一时间前来带孩子报名的家长直接将整个永平坊围了个水泄不通。

礼部侍郎崔君肃家里,管家慌忙来报:“老爷,杜少清在永平坊扬言一次开办三十所学堂,现在长安的百姓全都蜂拥报名呢。”

崔君肃心中一惊,随后却又淡定起来,镇定道:“慌什么?三十所?一所学堂收容二十人,也不过六百人的容纳量,长安多少百姓,多少待学孩子?值得大惊小怪?”

“不是啊老爷,听他们宣传说,永平坊的新学堂建造的非常巨大豪华,一所学堂可以容纳二百名学生。”

什么??崔君肃惊呼道,二百人的学堂?那得多大?什么样的学堂能这么豪华?还仅仅是供给平民?就是宫里的弘文馆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二百人?哪个老师能一人同时教导二百人?如此教学怎能出优等?且不说能不能找三十个教书先生,只说三十所学堂招满的话就是六千学生,他哪里来那么多书册?可不是所有百姓家里都有蒙学书册的,也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的。”崔君肃不屑道。

管家看着老爷这么自信,真的不忍心说出实情。

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说了:“不是啊老爷,他们说蒙学书册学堂自备发给学生不要钱的,而且还说人人有份,看着不像是没有书籍的样子。”

不可能!崔君肃断然大喝。

同样的场景不仅仅发生在崔家,王硅那里、荥阳郑氏在长安的官员那里,甚至整个五姓七望的人都大跌眼镜,杜少清疯了吗?他是神仙?六千册蒙学书籍,那得多少藏书?天下蒙童书册都被他收集起来了吗?

事实证明永平坊学堂并没有虚假宣传,每个学堂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二百套新生书册,这堆新书在家长眼中可比学堂的年轻先生都惹眼。

“排队报名,学堂名额有限,所以优先收录永平坊本地的孩子。”三虎大喊道。

“为什么呀?我们又不是不给孩子交束脩。”有人不满道。

“是啊是啊,我们听说有学堂招人,一大早就慌忙赶来了,排队都排了半日呢。”

“只要你让我的孩子进去识字读书,我愿意出双份的束脩。”

……

围观群众情绪激动,看来这些人为了让孩子能够念书识字已经是红了眼的。

“永平坊门口招生那里有告示说明的,请大家体谅……”四虎大喊。

“什么告示,我们若是识字还用得着挤破头来替孩子求学吗?”

好吧,四虎竟然无言以对,随后就按下众人给解释起来,坊内学堂共三十所,本来是为了坊中百姓的孩子所建,平均每五百户共有一所学堂。

而且学堂容纳上限是二百人,本来不收外人的,现在永平坊新建,恐怕没有那么多孩子,所以才答应大家,如果有空余名额,可以考虑收容其他学生。

最主要的一点,是坊内住户的孩子就学,是不交束脩的,学堂一切免费,先生的薪酬是五百户百姓每家每月出三文钱供养的,两文给先生,一文存留用于修缮设施,无论有没有学生在里面上学都要出钱,以此来维持学堂的运转,同时也是给后代积德行善。

什么???

听到这三条解释,所有人都惊呆了,全部免费读书?有这好事?古往今来就没有听说过。

“这位兄弟,能不能让我们去求一求驸马爷,我们家三个娃,哪怕您只让其中一个娃进去念书都成啊,我们不要座位,可以站着旁听就行。”一位父亲拉着三个儿子上来,同时给四虎跪下磕头。

几个伙计赶忙上前拦住,这要是不挡住,估计在场的要跪下一半人。

就在这时,杜少清从里面走了出来,所有人都认得这个白色华服的贵人,不用人们制止,就已经没人开口喧闹了,大家都看着杜少清。

杜少清环视了一下四周,随后目光落在了最前面这一家四口身上,看他们的衣着补丁就知道,都是穷人,三个孩子的家庭,生活压力已经够大了,还肯举着儿子上学,看来是真心想要识字改变命运的。

淡淡一笑,给在场之人一个安心的笑容,杜少清朗声道:“长安城百万众,三十所学堂够不够?不够,远远不够。

在我的心中,要建成三千所,长安一百零八坊,每个坊市都要建成这样的学堂,这就是长安城改造计划,而且这一举措,陛下已经授权我们开始实施了,永平坊就是明证!”

“万岁!万岁!”有人情不自禁的山呼万岁,所有人都跟着大喊,如果真的如杜驸马这么说的,那自己家门口也有学堂,孩子根本就不用发愁读书识字,大好事啊。

虽然大唐礼节没有万岁之礼,但有时表示庆贺是会这么喊的。

按下众人的高呼,杜少清话锋一转,跟所有人解释道:“可是城池改建现在仅仅实现了永平坊一地而已,在下跟诸位一样着急。

我想在长安城所有地方都推行永平坊的居住模式和学堂教育,可改建城池不是一朝一夕的,人力资源有限,只能一步一步来。

因此今天的学堂招生,只能先内后外走一个权宜之计,坊内若有学生空余名额的,才可以收外来学生,而且外来学生需要交一定的束脩,三十所学堂,收满为止,请大家见谅。”

“驸马爷,俺家是隔壁永和坊的,您先带人改建我们永和坊吧,我们愿意出人出力支持您。”一名百姓激动道。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随后很多百姓都激动的大喊,愿意支持坊市改造计划,杜少清心说,今日事成一半了。

学堂计划的目的之一,就是让百姓看到甜头,从而自发拥护拆迁改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