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大唐当奶爸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击掌为誓

重生大唐当奶爸 第二百九十七章 击掌为誓

作者:华光映雪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7:16 来源:笔趣阁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放在大唐也一样,宇文柘虽然年轻,还有大师气质,对于工匠绝高技艺的追求让人佩服,但在杜少清一成利润的重利下,胸口小心脏也是砰砰直跳。

宇文柘的祖上做过工部尚书,也是高官,但毕竟不重钱财,所以传到宇文柘的手上,已经是贫寒的寒门子弟了,要不然他也不会住在永和坊这种贫民居所,还是一处简陋宅院。

这项长安城改造工程,具体能赚多少钱,宇文柘有点想象不到了,因为数字大的惊人,分自己一成?恐怕全都换成铜钱或者绢帛,自己的残破院子是堆不下的,所以他已经完全被杜少清的金钱攻势淹没了。

可现在杜少清又说,手上有改良过的建筑风格,能够更好的利用土地面积,这个诱惑对宇文柘来说,不比刚刚的重金诱惑小。

杜少清取出了几张图纸,最上面那张画的是一栋二层小楼,正是后世普通二层别墅的建筑风格,只不过建筑材料不是大唐的纯木质罢了,毕竟杜少清不是大唐工匠,画不来古代木式建筑。

宇文柘拿到手上一看,恍然大悟,随后有些失望道:“原来你是想把庭院取消了,只算住房占地,那的确是省了,一座普通的院子,如果改建你这种二层小楼,怕不是能建三五座了,还以为是什么高招呢?

不过可惜你这画工了,恐怕这样的房子没人会喜欢吧,看这样子,人多点的家庭就住不下了,倘若是父母子女需要混居,于礼不合的。”

对于宇文柘的打击,杜少清不以为意,反问了一句:“如果是长乐之家的贫苦百姓呢?他们大多都是孤身一人,还会挑剔环境吗?

如果说于礼不合,怕是这二层楼高,会有人非议,不过我问过了,建筑只要不高出当地最高官署就行,长安就是太极殿了,这样的二层小楼不存在越礼的地方。

而且你所谓的父母子女混居不合礼法,这栋楼可以完美解决,大家住的近了显得亲近,我有信心保证,这样的方式将会引领大唐新的居住生活方式。”

宇文柘听完哈哈大笑,“你又错了,如果仅仅是给长乐之家的孤苦之人住,又太大了,用不了一人一栋,完全是浪费地方。”

这一次杜少清没说话,而是武照开口答的,“如果咱们聘用了这些百姓做建筑劳工,他们手上有了钱,完全可以在长安落户安家的,到时候添丁进口怕是大家的正常需求。”

“没错,这一万多劳工可是宝贝,为了让他们安心一直给我们干活,自然要给他们安顿好吃住问题的,一人一座小楼,他们还不拼了命的给我们干活?

反正长乐之家的地皮咱们没花一分钱。”杜少清得意道。

武照心说这一招真是高明,等到长乐之家改造完毕了,这群人已经是熟练工了,很多都成了施工人才,因为这座住处也会对杜家感恩戴德,怕是不要工钱都愿意干活了。

宇文柘盯着那图上房屋内饰看了半天,随后突然大笑了起来,“你设计这个,不会是专门为卖你那些家具吧?这样的房子如果想要不嫌拥挤的住进去,恐怕必须舍弃原有的那些笨重家具,而图上你的这些家具,好像是为了这些房子量身定做的一样,看着是那么的合理恰当。”

被戳破心事,杜少清也不脸红,话题一转,朗声道:“新街道规划的特点,不是室内这些小地方,而在室外,人口密集之后,我们就必须解决区域内百姓的生活安置问题。

饮用水的来源、污水的排放、市场物品的供给、乃至于百姓孩子的教育问题,区域内百姓休闲娱乐区,都要有所规划。”

武照和宇文柘同时摇了摇头,没听懂。

杜少清直接上手,在地图上用炭笔圈出来,“我是这么计划的,每五百户百姓设置一个小型买卖市场,一个孩子念书的学堂,一个百姓娱乐聚会的场地,这样就解决了百姓就近生活的便利。”

宇文柘睁大了眼睛惊讶道:“我没听错吧,你还要建学堂?教百姓的孩子识字?而且还不只一所,看图上所示,单单长乐之家所在的永平坊就至少三十个学堂,这怎么可能?

别说你了,就是朝廷恐怕都没能力一下建造这么多学堂。”

“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也没有,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以后一定会有,还是百姓必须的地方,现在咱们要做的,就是提前给这些百姓的孩子建好入学的地方,这就要你这位建筑大师多费心了。

倘若因为你的疏忽,让学堂容纳不下,将来孩子有书没处读,就是你的不是了。”杜少清挺直了腰杆保证道。

宇文柘抬头跟他对视着,严肃的追问了一句,“你是认真的?”

“三年之内你可以见到。”

“好,你杜少清能大义凛然做好事,我宇文柘就敢舍命陪君子,刚说的我那一成利先存你手里,若有疏漏,我分文不取,如数赔给百姓。”

在武照的见证下,这两人还很有仪式感的击掌为誓,宇文柘看着杜少清,有些看不懂了,上一刻他还是个贪财的商人,下一刻却又是个散财为百姓的贤者,到底他做这些为的什么?

商议好了一切规划,三人就散去了,武照去敦促家具扩大生产,宇文柘则是拿来一张全新的大白宣纸,勾勒设计一个新的永平坊内部规划图。

没过几天,命名为长乐的建筑施工队,就在永平坊轰轰烈烈的动工了,每天从长安城西门进进出出的运输队,很是惹人眼目,全长安都在议论杜驸马改建长乐之家的事情。

在百姓们看来,杜家这是私人出资办好事,给一帮流浪者乞丐修建房屋,改善居住环境,也真是舍得。

其人褒贬不一,多数人是敬佩杜家这种胸怀的,但也有人不屑一顾,认为堂堂贵族,整天跟一帮无用的废人为伍,有钱烧的了,有什么用?你能养他们一时,还能养他们一世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