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大唐当奶爸 > 第二百零三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重生大唐当奶爸 第二百零三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作者:华光映雪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7:16 来源:笔趣阁

杜少清看着身边一脸无所谓的杀手,让武照将自己扶了起来,虽然他开的药能够克制一部分毒药,但此时他还没有仔细分析毒药的成分,没有配出完美的毒药,身上依然还是中毒的,虚弱不堪。

“不用问我雇主是谁,我不会说的。”说完杀手别过头去。

好吧,似乎这句话是所有杀手的通用台词,上次的三流杀手也是,这次的二流杀手一样的,杜少清哑然一笑。

示意武照转过头去,小姑娘虽然不明其意,但依旧听话的背过身去,心里还在猜测,这个坏人难道想用什么羞羞的无耻的方式审案?那为什么不让红侠伯母也转身呢?

杜少清突然拿起了床边那根毒箭,就是从自己肩窝取出来那根,在杀手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这跟毒箭直直刺进了他的咽喉里面,随后杜少清仿佛脱力一样,向后倒下。

“杜小子,你……”张出尘惊呼一声,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这货可是辛辛苦苦抓来的,就这么给杀了?

武照听到异样,连忙回头一看,惊呼一声,过去扶住了杜少清,还以为他出了什么事,原来只是暂时脱力。

“你这是为何?上次的凶手没查到,这次好不容易抓到了证据,你给杀了岂不是前功尽弃,还怎么办那人?”武照不解的问道。

靠在佳人肩上,杜少清脸色苍白,嘴角微微一弯,轻松的笑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想办那人靠这点小事是无用的,既然他要赶尽杀绝,那索性就不死不休,以后咱们找他报仇,不用证据,堂堂正正踩死他,早晚让他后悔惹了咱们。”

旁边的张出尘纳闷的说道:“你们小两口嘀咕什么呢?到底幕后主使是谁?说出来咱们现在去办了不就行了?偏偏瞒着我,老娘跟你们千里奔波,你们竟然还拿我当外人?”

武照示意杜少清来解释吧,杜少清摇头苦笑道:“红侠大姐,你是萱萱的师父,不是外人,但这件事不能让你们掺和进来,请见谅。”

你……张出尘也是无奈,只能骂了一句不再强求,知道这小子心善,不愿连累别人,同时她也在猜想,会是谁家下手这么狠?现在跟杜家成了死敌。

杜少清醒来之后,仔细分析了一下毒箭的毒性成分,再次开出了一张详细的药方,在大营中修养了三日,终于勉强祛除了毒性,能够下床走路了,只是这次中毒拖得时间太久,余毒深入体内,需要长久才能清理,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杜少清的身体都会虚弱不堪了。

不过这一次打仗过后,杜少清也不准备再上战场了,跟侯君集等将军告别一声,就被侯君集的亲卫护送着从战场回到了益州城,在益州城修养了几天,再次启程往长安走。

本来牛进达拦住杜荷不让他走的,一场大战下来牛进达看出来杜荷是个人才,想要他留在军中给自己做个军师谋士的,可是杜荷哪里肯干?自己来一趟就是为大哥保驾的,可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连大军功劳簿里面记录的军功都被他要求划去了,他什么都不要。

而留下的侯君集大军,除了李大亮带领益州守城的几万回去之外,其余的几万人马都在边境大营屯着,看守俘虏准备跟吐蕃谈判。

侯君集苦思一夜,终于决定启用杜少清的计划,以四万俘虏谈判,和敲诈高句丽一样,跟松赞干布索赔,赔钱、赔粮、赔地盘,区别就是吐蕃这次祸祸剑南道更加彻底,要赔的东西很多,侯君集可从来不会手软。

松赞干布跟高句丽的渊盖苏文不一样,虽说都雄才大略,但松赞干布现在少了重谋禄东赞,人家渊盖苏文是自己一手遮天的。

加上吐蕃跟高句丽地理位置又不一样,高句丽没有天险可守,只能靠气候拖延大唐,吐蕃不一样,根本不怕大唐会攻打自己的老巢,所以听到大唐狮子大开口之后,松赞干布勃然大怒,表示无钱粮地盘可赔,大唐想要那四万无用俘虏就随便好了。

这样一毛不拔,恨得侯君集牙痒痒,如果不是杜少清早就推测过,侯君集说不定还真的一怒之下全杀了。

吐蕃这里地处偏僻,常年战乱分裂,才统一不久,民风相当不开化,甚至保留着几分奴隶社会的影子,所以在这里穷苦百姓的性命相当不值钱,这也是松赞干布不在乎那四万俘虏的原因,反正大唐打不上来,吐蕃没必要因为四万百姓赔光了家底,吐蕃又不用这四万人来守城。

不过这样的招式,侯君集也有办法,直接将四万俘虏押送进剑南道,常年罚作苦役奴隶劳作。

而侯君集的大军并没有撤出剑南道,反而趁此吐蕃虚弱不堪的机会,向前推进了百里,按照杜少清的规划,每天推进百里,如果出现士卒呕吐不适应等等症状,就撤下那些士卒下来休息,轮番换状态好的士卒去推进边境。

这样下来慢慢蚕食吐蕃边境,等于是不用他们开口割地赔款,我们自己去占地,而占地的最终目的,就是练兵,如果将这几万大军训练的不再出现高原反应,那时候就是吐蕃的末日。

侯君集当时听得两眼放光,如果这事真的能行,那自己就是灭国大功,解决了几百年来中原王朝的西南隐患,史书上都有自己一笔。

所以他决定铤而走险试一试,反正现在松赞干布就跟惊弓之鸟一样,手下只有一万多没了战斗力的残兵败将,不怕他识破意图打过来破坏。

当然了,这一切都需要跟朝廷汇报,因为几万大军的后勤,必须由剑南道来出,所以侯君集跟朝廷写了请命奏折,并且委托杜少清快点回长安,帮忙在陛下面前斡旋,这也算是两人的一种合作。

皇帝看完了侯君集长长的奏折,一个人在议政殿内来回踱步,平心而论这样的谋划如果能成,绝对是一劳永逸的,可是眼看已经入秋,没几个月就入冬了,前线不可能再开战,如此将长安过去的几万人丢在吐蕃,合适吗?

没错,皇帝没有想过调回侯君集,他想的是支持侯君集灭国建功,并且准备召集人马商议,就近调兵,比如用剑南道的兵力,换回长安去的大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