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社稷图 > 第一百二十四章 金匮之盟

社稷图 第一百二十四章 金匮之盟

作者:西乡二里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4:02 来源:笔趣阁

尚书台见萧子申清澈眼神瞧来,知道怕是劝不了的。又想起武场上与展平的对话,说要在危难时护得卫尘泱无恙,现在自己连一个萧子申都管不了,何况卫尘泱!一时又摇头不已。

萧子申见尚书台摇头,忙问道:“前辈,怎么了?”

尚书台摇头道:“没什么!你既然不愿走,我也就不再劝你了。魏东甫与段公明也受了些伤,人又总要休息的,所以不用太过担心他们,现在最重要的是避过那些搜捕的下属。此间再往北过了银山后,有一条三岔官道,官道往南偏东就是银山、寻阳,官道往东北是去京城的路,官道往西北则是去京西路的安州。安州安抚使是我的弟子,他刚上任不久,知晓的人不多。待我们北上过了银山后,就转道去安州。这条路是目前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路了,他们多半猜我会逃回京里或返回南海情天,我们就赌一赌吧。”

萧子申见尚书台要往西去投裴仲殊,想如此也好,到时既有高手,又有禁军军将,无论太常侯养伤也好,返京也罢,都好安排得多。而且自己也比较顺路,不用来回奔波。又见尚书台说了些话,精神更差了些,忙就扶了尚书台躺下休息。

尚书台这一睡,又睡到夜里方才醒过来,却是比中午时又更见精神。

尚书台又吃了些东西后,道:“本来我们都劝殿下不要再过问那图录之事,但殿下总想与陛下缓和些关系。现在倒好,图应该也丢了,关系怕也会更坏的。”

萧子申问道:“前辈是因为护送图录才中伏的?”

尚书台摇头道:“也不算,他们怕是早有准备!我只是远远吊着那几个内侍,也没有露出行迹,竟也被他们围上了。我们都认为旨招秘窟图录是陛下玩弄的手段,欲针对殿下而来,可也没有真凭实据,真正是麻烦啊。”

萧子申想起在南海情天时,卫尘泱所说的借刀杀人,就问道:“为何陛下要算计殿下?我听子师姑娘说,陛下似是篡位而来。前辈,此事是真的吗?也是陛下算计殿下的因由吗?”

尚书台道:“陛下常年担心魏王、秦王二位殿下会夺了他的帝位,起了算计之心原也平常!至于篡位之事,怕是说不清的。太祖皇帝驾崩前,既没有立太子,也没有留诏书,既然如此,也不能说陛下是篡位。不过,虽说也有兄终弟及的先例,但那都是在皇帝无子嗣或子嗣年幼怕权臣擅权而行的不得已之计;又或是子嗣不肖,难承大业,方有此继位之法。但太祖皇帝驾崩时,魏王与秦王皆长大成人,而且二位殿下皆是文武兼备、德重恩弘,按规矩,是绝没有传位于当今陛下之理的。所以,说陛下篡位,却也是通的。本来此事到此,二位殿下见大局已定,太祖皇帝受害驾崩之事又无实凭,也就没有与陛下纠缠。可陛下继位数年来,因时人多有微词,或许陛下是为了堵悠悠众口,突然就令赵昂公布了所谓的‘金匮之盟’;再加上太祖皇帝驾崩的不明不白仍藏心里,终于惹得魏王殿下大怒,直欲率军逼宫。由于当朝重臣大都是当初跟随太祖皇帝定鼎天下之人,又加之二位殿下威望极高,顿时一呼百应,文武相随者众,回护陛下者竟只三四成。这时陛下终于惊慌起来,忙求了皇后娘娘与韩王、楚王去求秦王殿下。秦王殿下怕内讧事态扩大,引得天下大乱,就阻止了魏王殿下与众将。自此以后,陛下心性更见大变,与二位殿下的关系也只剩表面的君臣叔侄了。可叹一座龙椅,骨肉自此陌路。”

萧子申又问道:“我听说先帝是中毒而崩,为何是不明不白?”

尚书台道:“太祖皇帝确实是中毒驾崩。我与英国公、大师兄等仔细查验过,又请了生死玄观的观主东宫道长来瞧,大家一致认定太祖皇帝是中毒仙逝。只是那毒却连东宫道长也不识得,所以不知其来历,再加上又不知下毒之人是谁,至今尚未查得有相关线索,所以就成了不明不白。”

萧子申再问道:“据我所知,宫中饮食皆有规制,为何不盘查伺候先帝之人?”

尚书台摇头道:“此事大出所料,我们从未想过太祖皇帝会出事,所以反应不及!太祖皇帝驾崩夜前,召了当今陛下进宫同饮。太祖皇帝与陛下自来兄弟情深,可能是想自在些吧,又或是想私下谈些紧要之事,所以就屏退了左右,并无人伺候。陛下被怀疑毒杀太祖皇帝,皆由此始!当日夜半时,陛下离开不久,太祖皇帝竟突然驾崩,内侍惶恐,急报于开宝宋皇后。宋皇后赶到万圣殿后,由于当时二位殿下领兵在外,就急命了内侍都知王德钧去请英国公入宫主事。谁知王德钧请来的竟不是英国公,而是当今陛下与他的幕府心腹及赵昂。宋皇后顿觉不妙,可惜已太迟。陛下略瞧了瞧先帝后,道是被人毒杀,旋命左右尽杀了宫女、内侍及伺候太医,并派人看住了宋皇后。当日早朝,陛下竟就迫不及待的坐上了龙椅,竟连礼制、登基大典也不要了,可见其心急到了何等程度,稍有常识之人见了,怕也不会不怀疑吧!当时众臣见得龙椅上的陛下,尽皆大惊,一时不知发生何事。却见赵昂上前道:‘陛下驾崩,留下口谕,传位于晋王!’当时因既无太子,又无遗诏,众臣见英国公等均未出言反对,也就认了。散朝后,英国公派人飞马报知二位殿下。二位殿下回京后,急寻了宋皇后了解始末,随后就派人去召王德钧及太医署令程玄,谁知王、程两家已于二位殿下回京前夜全数被杀。而汴京府佐官少丞在二位殿下面前报说是强盗劫掠杀人后,自称监事失察,罪责难恕,当场服毒自尽。而当今陛下登基前,却是汴京府正印府尹,再加上那少丞家人不久亦离奇死尽,所以此事更添诡异!自太祖皇帝驾崩以来,凡涉事者,不是横死,就是非判急杀,如何不叫人心中生疑!也正因此,竟再找不出半个可以查问之人!”

萧子申惊道:“陛下既是毒杀先帝的最大嫌疑者,如此说来,那‘金匮之盟’定是假的了!否则陛下凭此就能正当继位,又何须铤而走险,犯下忤逆之罪!”

尚书台点头道:“陛下与赵昂声称,当初明宪太后病重时,曾让太祖皇帝榻前约誓:‘百岁后传位陛下,陛下传之齐王,齐王复传之魏王。’此所谓‘金匮之盟’!据秦王殿下猜测,当年明宪太后崩前,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当时二位殿下又年幼,明宪太后担忧国事,再加之疼爱当今陛下,或许对太祖皇帝与当今陛下确实提过兄终弟及之类的言语,所以陛下怕就把这当成了懿旨而以皇太弟自居了。后来二位殿下长大成人,太祖皇帝见大事可托子嗣,也就绝了兄终弟及之念。陛下期盼九五多年,眼见再难成事,因而就走了极端。但那‘金匮之盟’怕是没有的,否则当初继位时为何不宣,却要等到几年后篡位流言甚嚣尘上时才抖露出来。而且应是怕了二位殿下发难,生生又把兄终弟及改成了兄传弟、弟传侄,以便稳住二位殿下。可叹陛下利令智昏,这一改,却又挑起了齐王的心火,三两日吵嚷着陛下为何还不封了他做皇太弟,如今皇族更见离析。”

萧子申道:“既如此,陛下为何不先处置吵嚷的齐王,却来对付秦王殿下?”

尚书台轻笑道:“齐王在朝野毫无根基,不过就是吵嚷烦人罢了,对陛下却是无半点威胁。魏王、秦王二位殿下却不一样,殿下随时都有夺位的实力,陛下不得不惧。若魏王、秦王二位殿下亦是碌碌无为、毫无根底之辈,陛下要么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要么早就处理了,却不用似如今般寝食难安。所以啊,小兄弟,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杀人也好,保命也罢,都离不开它。你定要好好修炼,如此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别人左右。”

萧子申应道:“我明白了,多谢前辈!”

尚书台道:“闲来无事,竟絮絮叨叨给你说了这许多不着边际的话,看来真的是老了!”见萧子申笑而不答,续道:“我再调息一晚,明日怕就能行动自如了,到时我们就启程吧。”

萧子申道:“前辈,要不多歇息一两日吧,将养好些再走。”

尚书台摇头道:“我们已经耽搁了两日,地犀教、断剑山庄耳目众多,怕是迟早会寻上我们的,若来了高手,我们两个就一起完蛋了。我们动起来,多少总比待在一处强些。”

萧子申也觉尚书台说得有理,也就应了。

尚书台睡了多时,虽精神仍不大好,却已没了睡意,一夜尽皆调理内伤。

到了五更时分,萧子申见得远处林中火光隐现,忙拉了尚书台,二人就拿了东西,到了旁边一低洼处躲藏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