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七八四 不满

第一氏族 章七八四 不满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7:21 来源:笔趣阁

“晋军没有主动出战之意,这是打算等着我们去进攻。” 监军韩守约虽然是个文官,但身在烽烟乱世中,耳濡目染多少也懂些兵法韬略战阵常识,如若不然就不会被派来做监军。 “他们想我们进攻,我们便主动进攻?痴心妄想。我们偏不如他们的意,看他们能怎么办。”一名王极境高手当即哂笑出声。 他本以为这话非常合理,必然引来众人附和以及对晋军的嘲笑,孰料话音落了很久,都没有人出言表示赞同,这让他有些下不来台。 大军出营列阵后,杨佳妮到了费县,众将又聚集在一起,来聆听杨佳妮有什么指令。 “主动进攻的一方,要在接阵途中面对防守方的密集箭雨打击,而己方弓箭手又很难一边前行一边有效还击,伤亡不可避免。” 说这话的是侍卫亲军上将军陈雪陇,“而我军军备优良,强弓劲弩,若是不能以逸待劳,就无法发挥出我们的优势。” 弓箭手一边脚步不停地奔跑一边射箭这种事,相当于母猪上树,不可能发生在实际战斗中。 拉开强弓是需要力气的,又不是打弹弓,哪能那么轻松,就算是站在原地放箭,一般的弓箭手在连续射出十几箭后也会胳膊酸痛需要休息。 “陈将军刚刚还志在必得,眨眼的工夫就畏惧了?” 韩守约哪怕不是在讽刺陈雪陇,阴阳怪气的腔调也让他看起来嘲讽意味十足,更何况他现在是真的在讥讽、激将陈雪陇。 陈雪陇懒得理会韩守约,只当对方是一只臭虫、苍蝇,抱拳对杨佳妮道:“侍卫亲军是否进攻,但凭大将军定夺!” 吴俊在一旁不说话。 他是主帅,陈雪陇一见了侍卫亲军大将军杨佳妮,就完全无视了他,让对方直接越级指挥,让他没法说话。 好在也只是越级指挥,并不是不管不顾让顶头上司决定进退——杨佳妮既是西线主帅也是前线主帅,吴俊在杨佳妮面前只是下属。 杨佳妮没给陈雪陇答案:“吴帅决定。” 她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不会在这个时候越俎代庖。 吴俊心神一振,自己这个主帅的权威总算是得到了来自上面的认可与维护,看杨佳妮的目中充满感激,沉吟道: “对比晋军我们军备占优,强弓劲弩只是一方面,兵甲是另一方面,主动进攻并非不能接受。” 见杨佳妮没什么表情,他接着道:“晋军兵马处于极大劣势,不可能主动进攻。而我们手握优势若是仍不敢战,只怕有害于军心士气。” 士气可鼓不可泄。 杨佳妮只是点头表示认同吴俊的意见,并未开口下达什么军令。 吴俊当即转过身,肃然对陈雪陇道:“陈将军,你部主动出击,建武军会为你掠阵!” 陈雪陇看了看杨佳妮,对吴俊抱拳:“领命!” 陈雪陇下去后,杨佳妮虽然没有说话,但眼帘略微耷拉了下来,眸底流露出一些不满。 她对陈雪陇与吴俊不满。 对在徐州谋划军机的杨延广与士大夫们也很不满。 不满的原因在于,面对晋军的时候,他们的态度与战术战法实在是太怯懦了。 这场中原大战,己方兵力三倍于晋军,杨魏联盟手握巨大优势,而对方虽然靠着耿安国成功渡河南下、东进,但眼下能活动的区域依然局限在中原的东北一隅,在大势上处尽下风。 在这种情况下,己方就该猛攻猛打,一鼓作气把对方赶回河北去。 秦军行动迟缓,拖延大军联合进攻时间,坐看晋军在义成站稳脚跟,放任对方在东线开展攻势,让大好战机一日日流逝,杨佳妮已是难以容忍。 ——就算魏无羡有充足理由,杨佳妮的不满依然浓厚。 在胜负生死面前任何理由都很可笑。 而现在,东线战场的吴军都是自家军队,没有友军需要照顾,没有魏氏、张京的部曲来拖后腿,正该高歌猛进,给予明明兵力劣势还胆敢来犯的晋军迎头痛击! 可杨延广是怎么做的? 邹县败了,就在王载等士大夫的谏言下,下令各部原地驻守,说什么以逸待劳。 这是以逸待劳的时候吗? 吴军在沂、密二州是根基不稳,但晋军在兖州就有根基了?不仅没有根基,还有袁承志所部在跟他们对峙! 这种时候,大军不是应该立即出击兖州,与袁承志内外呼应,寻机与范子清所部决战吗? 就算不能大败晋军,也得把晋军赶出兖州! 只要击败了晋军,让范子清所部滚回郓州,距离沂、密二州远远的,吴军还存在根基不稳的隐患吗?还担心当地军民生变吗? 吴军不仅可以稳居沂、密二州,连兖州都能握在手里! 而晋军呢?侧翼不保,大势就丢了一半! 日后陈雪陇、吴俊所部从东线进攻义成,她从南线进攻义成,魏无羡从西线进攻义成,晋军焉能不败? 至于东线吴军能否击败范子清所部......这是个问题吗? 就不说去兖州跟袁承志所部里应外合了,单论现在的费县之战,兵力两倍于敌又是以堂堂之师正面作战,没有阴谋诡计奇谋妙法的发挥空间,这都不能战胜晋军,那吴军还跟晋军打什么? 还争个屁的中原! 早点回家种地去吧。 局势如此简单明了,就因为晋军摆了个守势,吴俊、陈雪陇这些人便开始犹疑要不要主动进攻......真是岂有此理! 这到底有什么好犹豫的? 优势巨大,却连主动进攻的勇气都没有,那还打什么仗?一点锐气都没有,一点必胜信念都没有,那还是军人吗? 这种军队这种士气这种将领,怎么吞吐天下,如何征伐四海? 连天元大军都不如! “气死我了!” 杨佳妮一想到在邹县之战前,东线吴军有那么好的局势,现在却让晋军攻进了沂州地界扬武耀威,就很想把吴俊的脑袋拧下来一脚踢得远远的。 “真是气死我了!” 脸上没有半分表情,看起来清冷孤傲,站在那里八风不动的杨佳妮,心里火烧火燎得犹如万马奔腾。 徐州的还乡团与民政问题她解决不了,只能暂时把精力都投放在战场上,想着至少可以在这里战胜赵宁,免得方方面面都落了下乘,却不想在江南所向披靡的自家人这般不经事,这叫她情何以堪? ...... “吴军动了!” 咚、咚、咚,不用听到吴军战鼓声的常怀远提醒,赵宁自个儿也看见了侍卫亲军的变化。 数万人的大阵海洋里,前列人潮首先逐步分离出来,由前到后随着移动的将士越来越多,前进的潮浪越来越宽,隆隆的脚步声与铁甲碰撞之音渐渐厚重。 最开始,黑色海洋中前半部分“涨潮”的时候,后半部分还稳如泰山静若处子,没有半点儿涟漪不见丝毫波澜; 没过太久,不断后推的水波牵动了越来越多的战阵,还呆在原处海水愈发单薄,直至成为薄薄一层。 最终,整片海洋再度成为一个统一整体,一个移动的整体,它向反抗军大军蔓延而来! 吴军将士脚下黄尘弥漫,不多时便聚集成滚滚烟尘,黑色海洋逐渐染上了土黄;而在阳光下闪着夺目光芒的衣甲兵刃,不曾被尘土完全吞没,带来的压迫感依旧深重强烈。 大阵的整体移动并不快,远远看去甚至可以说很缓慢,队列齐整,谈不上严丝合缝,却也横平竖直。 它在靠近,一步一步的靠近。 咚咚、咚咚、咚咚! 忽的,侍卫亲军阵后的战鼓声重了,也密集了。 于是铁甲海洋涨潮的速度变快,数万双军靴不断交替着踩在地上,引出的不再是大地一下一下的心跳,而是大地之身的快速震颤。 吴军将士疾步前行,整片海洋往前移动的速度加快许多,哪怕是从赵宁的方位看去,也不再觉得对方前进缓慢。 反抗军前阵的一名将领,拔出横刀高高举起,用修为之力将声音传向自己的部曲:“标箭,准备!” 在他身后,一排一排的弓手左右难望尽头,越是往后弓箭愈发强力,从前部有效射程不到百步的普通铁胎弓,到后排能有效杀伤三百步的伏远弩,以及最后面能射五百步的九品符弩,密密麻麻蓄势待发。 后排弓弩的射程,往往决定了弓阵的厚度,后排弓弩的射程越远,弓阵厚度便可越大。 “标箭,放!”反抗军将领盯着越来越近的黑色潮线,长刀往下一挥。 前排引弓搭箭的弓手,手指一松,将缠着红绸带的利箭唰唰射了出去。 随着利箭钉在地上,不断逼近的吴军战阵前,多了一道再明显不过的红色长线。 这一道红色长线一入目,前排的吴军将士无不精神一紧。 他们每个人都清楚,那是生死线! 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跨这那道线,但跨过之后,很多人会立马倒下。 现在,他们在朝那条红线疾步迈进。 他们在靠近死亡! 没有人后退,没有人迟疑。 他们握紧了手中的盾牌,没有再去看那道红线,而是在盾牌后死死盯着不远处的反抗军将士。他们都明白,只要冲到反抗军将士面前,就能免于弓箭打击。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阵后吴军整齐洪亮而又厚重的战鼓声,就像是一锅陡然沸腾的油水,噼里啪啦突然炸了起来,变得空前密集。 “杀!” “杀!” “杀!” 嗡的一声,包括赵宁在内,反抗军将士尤其是前阵反抗军将士,只觉得耳畔好似有爆竹连番炸响,不少人都因为这乍然冲来的声波狂潮而产生了眩晕感。 在吴军战鼓声变化的同一时间,数万侍卫亲军就像是被人在屁股上刺了一刀的野马,从凡人变成了疯狂的猛兽,张开嘴扯着嗓子红着眼大吼,以非比寻常的速度冲向了反抗军大阵! 喊杀声如雪崩,震耳欲聋。 脚步声如狂雷,地动山摇。 战阵中的烟尘不像是在将士脚后升腾,而像是在带着战阵往前飞驰,形如离弦之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