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五七八 所见有新天(3)

第一氏族 章五七八 所见有新天(3)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7:21 来源:笔趣阁

赵宁过来反抗军的地盘,没有打算隐藏身份,也不曾害怕被人看见。

招摇过市,本身就是后续行动的需要。

但他跟反抗军的关系,却不能为人所知,至少是此时不能。

好在扈红练、方墨渊这些主事者,赵宁不用装作不认识,国战之前他游历天下那五年,多的是结识江湖豪杰的机会,怎么都解释得通。

跟方墨渊见了面,赵宁就让对方开路,带他在城内城外四处看看。至于李虎,被方墨渊随手打发了,让他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一惊一乍的李虎,眼睁睁看着“赵兄”跟方墨渊结伴出行,晕晕乎乎好半响,才让自己勉强接受了“赵兄”就是唐郡王的事实。

而后他就开心起来,逢人便吹嘘自己跟唐郡王的“传奇相遇”。

在他的说法中,带着禁军来征伐反抗军的唐郡王,之所以没有对反抗军喊打喊杀,还愿意到处走动了解反抗军,那都是他之前对反抗军的宣传起了重大作用,让唐郡王认识到了反抗军的难能可贵之处。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念,李虎还一板一眼的向同伴复述他跟赵宁的对话。

通过转述赵宁的那些言语,李虎表明了他跟唐郡王虽然“各为其主”,反抗军跟朝廷禁军两军对垒,但唐郡王的思想见识却跟反抗军的纲领理念不谋而合。

这说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二者完全有可能走到一起来。

起初反抗军们并不相信李虎的话,认为他是在胡乱吹牛皮,表示天下没有这么巧的事。

但在越来越多人看到赵宁跟方墨渊,一起行走在城内城外、言谈密切后,李虎的话就有了铁一般的证据。

如果不是认同反抗军,唐郡王怎么会跟方墨渊四处观察反抗军?这怎么看都像是一种考察,若是结果好,说不定唐郡王还真有可能跟反抗军化敌为友!

唐郡王的名声天下皆知,赵氏的家风世人都明白。

要说如今的大齐天下,还有一个大公无私的忠义典范,那非国战时力挽狂澜浴血百战,又在国战结束时果断放弃郓州军兵权的唐郡王莫属;

要说大齐的世家谁最同情受苦百姓,那肯定是经常收拢流民救济难民的赵氏;再要论及对天下苍生的功劳,无论是世代镇守边

关,还是国战中近乎独守河东的战绩,赵氏都无人可比。

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反抗军将士,都在期望三当家能够好生劝说唐郡王,让唐郡王可以站到自己这边来,并且他们都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大!

在此之前,听说王极境后期的大齐战神,率领禁军前来讨伐,反抗军上上下下都不是畏惧忐忑?

人的名树的影,唐郡王国战时期那些显赫战绩可不是虚的!

可一旦唐郡王成了自己人,那反抗军不仅没了一个最大的敌人,反而还多了一个最强的同伴,席卷河北那还有什么难的?

甚至是剑指燕平,诛杀皇帝,推翻罪恶的齐朝,都成了可以期待的短期目标!

一想到这里,反抗军都激动振奋起来,一传十十传百,从唐兴县到莫州再到各州,数不清的反抗军将士,都在为了能够留住唐郡王而出谋划策、卖力表现。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眼下,赵宁跟方墨渊才刚从县衙离开。

“一开始朝廷从东南调来的粮食,是勉强够河北百姓吃饱的,只可惜这些粮食被层层截留,官商勾结倒买倒卖,这才导致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饥荒不受控制,死了不少人。”

方墨渊一直活动在地方州县,对这些事最有发言权,他边走边跟赵宁说明各种情况,“各州各县发放的这些粮食,都是来自官员权贵商贾富豪之家。

“这些粮食本来就该是百姓的,齐朝官吏不去发放,我们只能替他们做。”

赵宁看着一个个扛着粮袋的消瘦男人,拉着蹦蹦跳跳高高兴兴的儿女,在妇人欣喜幸福的目光中往家里走,既觉得开怀又觉得心酸。

他问:“州县的地主大户杀了多少?”

方墨渊有做过统计:“杀了七八成。

“依照殿下的指令,我们没有一定要杀光所有地主大户的安排,只要他们愿意交出粮食分给百姓,证明自己是良善之家,将士们就不会进他们的家门。

“这本是利害关系很浅显的选择,但事到临头,愿意交出粮食的地主大户富商权贵很少,大部分都是要钱不要命的守财奴。

“非只如此,他们甚至对我们的将士恶语相向,说什么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就算攻占了州县,也不可能有效统治

治理地方。”

赵宁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在此之前的大军,攻占一个地方之后要建立有效统治,不是需要世家大族配合,就是得有地主大户的支持,这些人是皇朝统治的根基。

就连北胡大军来了,也不曾血洗各地大族地主,往往是杀鸡儆猴,而后利用他们的力量确保稳固统治,乃至吸纳他们建立绿营军。

这些人不可能意识得到,眼下这场战争跟以往的战争都不同,反抗军也跟那些世家、地主的军队不一样。

见赵宁没什么训示,方墨渊笑着道:“其实我也不想太多权贵富豪之家乖乖交粮,毕竟他们的家产实在是太丰厚。

“抄一次家得来的金银珠宝,足够解决很多反抗军将士的粮饷问题;而那些地主大户的田产分出去,又能让大片佃户平民拥有自己的土地。

“大军的粮饷,百姓的拥护,一个是反抗军的生存基础,一个是反抗军的根本所在,抄灭一些为富不仁的大户就能解决,实在是一举多得。”

说到这,方墨渊的神色怪异起来:

“如果天下没有那么多为富不仁、视财如命的权贵大户,我们反抗军根本无法持续作战,有时候我都觉得,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赵宁瞥了他一眼,“如果天下没有那么些人,这天下就是美好的,平民百姓便能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反抗军既不可能出现,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方墨渊怔了怔,思索片刻,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人是自己把自己送进了坟墓!”

赵宁摇了摇头:“没人会给自己挖坟,就算挖了,也需要有人把他们推进去才成,如若不然,他们就会一直在那里。”

方墨渊神色一肃,拱手受教。

“殿下,你是知道我的,我就是个武人,打打杀杀还行,真要带殿下巡查州县,给殿下讲各种事情,怕是总会出岔子,周俊臣就在莫州,殿下何不让他过来?”

方墨渊扰着头道。

周鞅在燕平,眼下主持反抗军政事的,是曾经跟随周鞅处理过河东民政的周俊臣,他目标小,不引人注目,适合出现在反抗军中。

赵宁微微点头,“狄柬之、张仁杰眼下在何处?”

“也在莫州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