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二百零一 首胜与首殇(下)

第一氏族 章二百零一 首胜与首殇(下)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7:21 来源:笔趣阁

随着阿古拉及其部曲的大半陨落,乙字营跟丁字营半数将士腾出手来。

三四千轻骑在王柔花、赵宁、杨佳妮率领下,杀向谷口前的平地战场,分作两股从两翼迂回、包抄天元军,滚滚如洪流。

战至此时,赵北望所部,跟与他交战的天元军,折损都已经四成上下,雁门军仅剩五千多战士,天元军战力有优势,此刻还有六千多人。

骑兵冲阵不同于步卒对战,战马高速奔驰之下,双方交错而过,每个将士在冲阵过程中,都要跟很多敌人交手,故而伤亡来得快很多。

天元军虽然人数不少,但是在赵宁等人率部加入战场后,他们就处于了绝对劣势,又被内外夹击,阵脚大乱、伤亡骤增。

听到收兵的金锣号声,他们也想退回山谷内,在其万夫长的指挥下,一部分往草坡撤退,一部分向更远的辽阔草原杀出,想要绕道回去。

算盘打得不错,却注定只是奢望,战斗没多久,丁字营陌刀阵赶到,迎接这群天元军的,只能是覆灭死亡。

谷口左侧草坡上的天元军,已经在有序撤退,各部相互掩护脱离战场。

跟他们交战的雁门军,虽然也有追击,但因为力量有限,最终被接应的天元军弓箭射住了阵脚,只能退回草坡高处。

人声鼎沸的战场,随着谷口两侧草坡战斗的结束,声势减小了许多。

当雁门军只派遣少部分人占据谷口两侧草坡高处,其它所有将士,一起围杀平地上的天元军精骑时,一切都没了悬念。

对雁门军而言,这才是符合他们战前预想的战斗场景。现如今,几乎每个将士都有手足好友丧命,再加上之前苦战的绝望,所以眼下他们拼杀格外凶狠。

任何一个想要突围出去的天元军,都要面对重重拦截,近乎无休止的追杀。

最终,跟赵北望部交阵的天元军万人队,伤亡殆尽,突围出去回到谷口内侧的,只有万夫长等寥寥数百人,这其中多半还是往远处奔逃、迂回的。

随着最后一个天元军战士,倒在尸山血海中,激战终于落幕。

喧嚣多时的战场,渐渐恢复了平静。

赵宁、赵北望等人,来到谷口旁的草坡,在最高处立马。

秋风拂面,毫无清爽凉意,浓烈到黏稠的血腥味直往心肺里钻,闻着让人想要弯下腰狠狠呕吐。取下血淋淋的兜鍪,赵宁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血。

好好眨了一阵眼,视野中的红晕才淡了些,不再看什么都是蒙着一片血雾。湿漉漉的头发已经打了结,一快一块的,像是湿润的草绳。

布满箭痕的兜鍪夹在腋下,犹在滴血的长槊插进地面,甲胄早已不复光鲜亮丽,刀砍斧凿留下的印记横七竖八,赵宁看向面前沉寂的战场。

草坡、平地上,两军将士的尸骸一望无际,草地早就变了颜色,断裂的兵刃与箭矢,多的犹如疯长的野草,残破的旗帜在风中无声摇曳。

不时有低沉的呻吟声传来,尸堆里伤重的将士,发出痛苦的哀嚎。有人躺在地上又哭又笑,一面庆幸自己撑到了最后,一面为没有撑下来的同伴悲伤。

勉强能动的伤卒,蛆虫一样蠕动着,有人拼尽全力,颤颤巍巍伸起血糊糊的手,想要同袍在自己生机彻底消散前,发现自己救下自己。

有佝偻着身形的独臂将士,迷茫而又慌乱的到处寻找自己的断臂,怀里很快就抱了许多手臂,他却还不

满意,继续在各处捡拾。

直到一条条橡皮般的断臂,不停从他怀里滑落,无论他如何拼命捡,都无法全部抱住的时候,他跪坐在了血泊里,仰起头,干涸嗓子发出的哭声弱小又无助。

一队队雁门军将士,沉默着在打扫战场,他们救治同伴,清理残敌,收敛尸体,捡拾兵刃,还有很多战士在割人头——那是军功凭证。

很多好不容易爬起来的天元军伤兵,被他们扑上去乱刀砍死,一些伸出手求救的天元军战士,迎来的却是冷冰冰的补刀。

西沉的日头,在云层间隙洒下金辉,渐渐大起来的山风,吹拂着沙尘如雾,行走在其间的雁门军将士,劫后余生,却怎么看怎么像鬼。

无论赵宁、杨佳妮,还是赵北望、王柔花,乃至赵镇中,一时间都是沉默无言。

今日之战,是时隔百余年后,齐军跟草原军队初次大战。他们胜了,却是事先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惨胜。惨烈到战斗结束后,将士们都无心欢呼,无心雀跃。

他们有接近两万颗胡虏头的战功,却也有一万多手足兄弟长眠于此。

正面进攻草坡的两营将士,死伤都是近半。

乙字营情况稍好,但在围歼天元军的过程中,没有被陌刀阵收割的天元战士,都是悍勇死战到最后一刻,依然拉了很多人垫背。

赵北望带领的中阵万人,最终也是死伤半数。

这一战天元军几乎无人投降,哪怕是到了必死的境地,依然酣战不休。他们展现出的作战意志,是草原军队没出现过的,在雁门军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战况再度证明,如果没有乙字营、丁字营率先取得突破,及时击败阿古拉所部,哪怕扭转战局形势再晚一些,结果都会是雁门军战败。

这样的胜利,让上到赵北望这个雁门军主将,下到雁门军普通士卒,都心绪低沉,说不出话来。

“莫说本朝开国之初,征伐突厥王庭的大战,自从卫霍大败匈奴以来,千年的历史中,盛世皇朝对战草原军队,正面战场都鲜有这样的战绩。”

良久,在场年龄最长修为最高的赵镇中,面容黯然的说话了,“这是雁门军跟天元军的首战,是雁门军对天元军的首胜,也是......首殇。”

赵北望张了张嘴,只觉得满嘴苦涩,什么也说不出来。

王柔花沉吟片刻后道:

“此战胜得侥幸。战争还将继续,大战还在后头,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天元军战力,重新定义敌我双方的强弱关系,这样后面才不会犯大错。”

赵北望接过话头,沉声道:

“天元军的强弓非比寻常,临阵四矢,已经打破了战争惯例,杀伤力也很离谱。强弓劲弩一向是我们的优势,现在这个优势几乎荡然无存;

“天元军中的修行者,多得不可思议,占比竟然比雁门军还要高,这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还有他们的甲胄......

“往后我们要战胜天元军,必须要注意这些问题。”

众人不再眺望死尸遍地、血流漂橹的战场,转而面向凤鸣山主峰方向。

身旁占据天元军第一道防线的雁门军,虽然刚刚经历惨烈搏杀,此时依旧军阵森严。经过这场血战生存下来的将士,无论此刻心情如何,都经历了成长。

听着众人讨论渐渐热烈,变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军议,没怎么说话的赵宁眼里有了些许笑意,其

中的欣慰之色分外明显。

跟其他人不同,赵宁的心情并不沉重,甚至还很放松。赵北望等人对今日之战的战果,不是很好接受,但在赵宁看来,今日能取得胜利,就已经足够。

从某种意义上说,算得上是意外之喜。

在天元王庭的百战精锐军队面前,雁门军战力本就处于下风,这是事实。

若非如此,前世国战开始时,雁门关、山海关也不会那么容易被攻破,大齐北方也不会那么快就落入敌手。

正面交战,雁门军本就是要败的,更何况还被天元军占着地利。开战之前,赵宁内心的目标,也只是竭尽所能,让双方能打个平手。

最重要的是,通过先锋这一战,要让雁门军意识到,他们现在的敌人,已经不是他们之前认识的那个对手了。天元军的强悍,让他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若不能如此,等到双方主力赶来会战,雁门军一旦犯错战败,损失就无法估量。

现在,雁门军已经认识到天元军的难缠,赵宁最重要的目的达到。万余将士的损失虽然惨痛,但从战略战术上来说,委实不算太大的代价,完全可以接受。

更何况,大军毕竟是赢了,攻占了天元军的第一道防线。

再往后,因为地势的关系,骑兵冲阵的发挥余地将大为减少,步卒对战成为核心。双方各有多少优劣,目前还真不好说。

当夜,雁门军将营寨前移,全面控制谷口地带。

自此开始,大军休整,救治伤员,并未再战。

随后不久,赵玄极率领雁门军主力到来。与此同时,天元军也迎来了他们的增援。

在此期间,没有跟先锋同行,也没有随主力行动的赵逊,从不远不近的地方赶到凤鸣山,第一时间就来见了赵宁。两人见面没多久,赵逊又离开了营地。

赵玄极到了之后,了解到先锋战况,大为震动,而后便连夜召集诸将,紧急军议。军议持续了整整一夜,研究在“全新形势”下,进攻凤鸣山的战法。

翌日早晨,诸将走出大帐时,无不是面色凝重。

赵宁离开前,赵玄极走过来按了按他的肩膀,叹息一声,“你是对的。如果当初采取了你的进军策略,战争或许是另一番形势,对雁门军要好不少。”

这话的鼓励成份很大,对赵玄极来说,不可能因为目前的困境,就心神动摇。

但赵玄极终归是承认了赵宁见解的正确性。在刚刚的军议中,他也让赵宁畅所欲言。这一回,无论赵玄极还是诸将,对他的意见都格外尊重。

这不仅是因为赵宁之前的进军之策,更因为赵宁在第一战中,是大军取胜的最大功臣。

他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智勇两方面的能力,赢得了雁门军诸将的普遍敬重。

到了这时,没有人再把赵宁当少年人看待。他这个“少帅”的身份,也有了真正的意义,而不再只是赵北望嫡长子。

一旁,赵北望看赵宁的眼神有些复杂,既不乏赞赏,又不乏惭愧,还带了些平视意味。这说明他不再只把赵宁当儿子,可以随意教训,而是多了些平等意味。

王柔花就简单很多,看赵宁的目光充满骄傲,有一股我儿终于长成为大丈夫的欣喜。

在赵宁离开后,赵北望忽然道:“这一战我感悟良多,已经摸到了王极境的门槛。如果时机得当,我很快就能跨进新的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