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云动(四)

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云动(四)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3:38 来源:笔趣阁

两红旗和佟养性的汉兵在海城河一战中被击败,损失不小,汉兵更是军心不稳。 有鉴于此,硕托率两千真夷入城稳定军心,也是镇压威慑的作用。 内外结合、挫败明军攻城企图,岳讬等人的计划与努尔哈赤的基本相同,但实际情况却出乎岳讬、硕托等人的意料。 明军倚仗兵力和火器之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渐地收拢包围,以壕沟、营寨将海城围困了起来。 城内的敌军和城外的两红旗也曾配合行动,但激战之后却未能打破明军的围城作战。 说白了,在明军从城南开始,张开两翼,再逐渐合拢的过程中,海城的建奴和汉兵是有机会冲出,或者说是逃出去的。 但明军尚未攻城,便弃城而逃,这是岳讬等人所不能接受的,也是努尔哈赤未曾下过的命令。 所以,存着一丝侥幸,也有不敢违抗军令的恐惧,硕托和佟养性便眼睁睁地看着海城被明军紧紧包围起来,成为了坐困笼中的老鼠。 面对着壕沟坚寨,硕托和佟养性已经息了出城冲击的心思。城外的两红旗也被隔离,凭两红旗的实力,已经无法撼动明军的坚固防御。 现在唯一的希望便在辽沈的援军,如果大军赶到,还有击败明军解除围困的机会。 如果大军也被击败,那海城不用强攻,再围个一两月,就是弹尽粮绝的死地。 “明军也不敢轻易攻城,担心伤亡惨重吧?”对硕托的疑惑,佟养性强颜一笑,说道:“汗王亲率大军前来,明军岂能不加以重视?定然在养精蓄锐,不会轻易攻城,以至挫折了军心士气。” 硕托点了点头,表示接受佟养性的指示,紧接着,他眸子一缩,伸手指着说道:“看,大纛旗——” 佟养性赶忙转头,便看到一杆大纛旗正在城北的大营中树立而起,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古代军队里的大纛旗,与正方形帅字旗、长方形三军令旗一样,都是表示元帅及大本营所在地的。 也就是说,明军的主帅已经移至城北大营,目的昭然若揭,亲自指挥与辽沈援军的作战。 这样看来,明军暂时是真的不会攻城了。佟养性想到这里,暗自松了口气。 城内的情形并不是很乐观,粮草物资只够坚持一个月,还是减量供应的结果。 表面上还看不出军心摇动、各怀心思的迹象,但却是硕托所率的两千女真军威慑的作用。 如果明军开始攻城,防守稍有不利,佟养性知道,肯定会有汉兵反水。人心如此,也是无法改变的事情。 城北大营中,随着大纛旗的树立,也向围城的各处营寨发出了明确的信号。看这里,这里才是指挥中心。 令旗摇动,各营依次应旗,将士们看着旌旗招旗,发出“吼,吼,吼”、“杀,杀,杀”的吼叫。 在中国古代,军队中有战吼的传统。也就是用大声的吼叫提高士气,震慑敌人。 从心理学分析,大声的吼叫,对,是吼叫不是尖叫,能够降低人的恐惧心理,振奋自己的精神。 而在战场上,越是震耳欲聋的战吼,越说明己方的兵力是多么雄厚,战力是多么强大。人多胆壮嘛,对于新兵菜鸟来说,也有这样的作用。 其实在现代战争中,也有类似于古代的战吼。比如冲锋时所吼叫的“冲啊,杀呀!”,以及电影中最常听见的俄国人的“乌拉”,小日本的“班哉”等等。 明军并没有军方规定的正式战吼,“万胜”和“威武”算是,“冲啊杀呀”也可以。 直到皇帝闲着没事儿,琢磨了一下,觉得军队正规化嘛,这辽东明军的战吼也顺手统一吧! 观战助威时用“吼,吼,吼”,瞪目张嘴,以枪杆或战靴顿地,很有点毛利战舞的味道。 冲锋厮杀是就用“杀,杀,杀”,同样是瞪眼咆哮,简短有力。 当然,你喊错了也没事儿。冲锋的时候,你喊出别的也不惩罚。 按朱由校的话说,只要能提升胆气,只要能震慑人心,你喊的再粗鲁,也没关系。 毕竟各地有方言,兴许就有自己最能接受,最能受到鼓舞的呢!比如四川人,可能听到“雄起”就热血沸腾。 熊廷弼立于高高的寨台上,贯甲佩剑,环顾四方。但见旌旗招展,耳边尽是激昂的战吼,不禁微微颌首,面现傲意。 老奴要来了,本经略也已准备充分,胜败就在眼前。 几百门火炮,数万精兵,弹药充足,士气旺盛。老奴,你准备好看一场血流成河的大戏了吗? 何可纲、冯大铁等将领站在台下,激昂高呼。他们是磐石协,是皇帝亲自赐名授旗的无敌铁军。 当初,千八勇士在汹涌如浪潮般的进攻中屹立不倒;现在,八千悍勇之士镇守中军,护卫主帅,也将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 城东大营,由张盘的混成协负责防守。 听着这震耳欲聋的战吼,张盘也是热血燃烧,与普通士兵一样握拳顿地,发出“吼,吼,吼”、“杀,杀,杀”的吼声。 决战即将到来,这是谁都知道的。此战若胜,平辽灭奴之期便可基本确定。 上报君王社稷,下报家仇民恨,张盘比士兵们想得还要多一些,感慨更是 西面是贺赞所率的混成协,虽然是归属津镇,却参加了数次援辽作战,是津镇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其父是延绥镇总兵贺虎臣,九边重镇之一的名将,作战勇猛,负责着大明北方防线的重要一环。 贺赞是武进士出身,虽然年轻,但在武学学习过,又有实战经验,已成为大明新一代的年轻将领。 “吼,吼,吼!”贺赞年轻的脸上带着些与年龄不相称的沉稳,挥拳吼叫。 他的左手紧按在佩剑上,那是皇帝御赐的“忠勇”短剑,只有游击将军以上的军官,才有资格获得。 “忠勇无畏”正是一个合格军人所要具有的品质,贺赞不认为自己的晋升是靠了父荫。能有今天,统率近万之众,独立作战的兵团,是自己一步一步打熬出来的。 同样,父亲的一镇主帅也不是他的终点,只是下一个人生目标。 “杀,杀,杀!”贺赞高吼着,要踩着敌人的鲜血和尸体,登上更高的人生舞台。 城南有黄龙和朱梅的两个混成协,一协负责守卫营寨,一协正积极训练巷战,准备攻城。 应旗完毕,黄龙并不耽搁,挥动旗帜,指挥部队继续训练街巷战法。 “杀,杀,杀!”士兵们在这热烈的气氛中热情倍增,吼叫着结阵冲击。 前面是架在炮车的佛朗机炮,全装霰…弹,在狭窄的街巷中,一炮轰出去,杀伤力极大。 炮车之后则是三排火枪兵,交替射击前进,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击垮所有当面之敌。 火枪兵之后竟然还有两架掷弹车,可以把轰天雷抛过本阵官兵的头顶,给予冲击近战的敌人以猛烈轰炸。 如何打巷战,对于明军来说也是个新课题。但在之后的反攻中,陷城拔寨,却会经常遇到。 尽管武学也对此有过研究,制定了些战术打法,但却没有形成操典似的固定规范。主要是想在实战中再摸索经验教训,让前线的将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所以,明军各部都有所训练,但黄龙所部这些日子以来便专训巷战。海城之战,将以他的混成协为主攻,平辽的街巷第一战,也将由他和将士们谱写篇章。 “将军,或可再缩小建制,改为两百人一队更为灵活。”一个赞画在旁建议道:“城中街道狭窄,三百人似乎也有点施展不开。” 黄龙沉吟了半晌,微微颌首,说道:“可以,接下来就先改一下试试。” 停顿了一下,黄龙又接着说道:“抽出来的官兵组成机动小队,随处支援作战,而不必沿着固定线路向前攻进。” “将军此法甚好。”赞画躬身施礼,转身下去传令。 黄龙立于将台,微眯起眼睛,看着台下喊杀震天的训练,严峻的脸色上稍微多了些和熙。 相比于其他将领的晋升,黄龙的路子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还只是个辽东军的小校,便被兵部行文调进京城,到武学进修。 到现在,黄龙知道了很多事情,但还不明白为何当初万岁钦点了他的名字。和他有相同境遇还有黄得功,但在官衔上却相差甚远。 皇帝能注意到一个小校,所有人或许都认为是黄龙的名字沾了光。 却不知道朱由校是敬重他,敬重这个历史上洒泪拜老母、不屈服于叛军,最后又在旅顺堡不独逃命,捐躯沙场的忠勇之将。 所以,同样是一协长官,黄龙应该是升迁最速的。在他心里,也是最感皇恩,立志要以命报效的。 宁远保卫战,复州反击战,海城围困战,黄龙在参加过的战役中,无不是抱着这样的信念。 正因为表现忠勇,熊廷弼也器重高看,不似起初认为他是幸进,有些许轻视。 所以,此次海城攻城战,熊廷弼才交给了他。毕竟是辽西的老部队,这样的战功荣耀也能给老熊脸上增光。 而黄龙是皇帝简拔的,立下战功,万岁不也乐呵高兴吗? 山呼海啸般的应旗和战吼中,不仅有围城的部队,还有周边的预备军团,以及曹文诏所率的机动骑兵。 锋利的马刀在空中上下晃动,反射着耀眼的光芒,人喊马嘶,骑兵的战吼比步兵还具威势。 虽然是京营飞骑,但在整顿京营和安置辽民的时候,不少辽人青壮都应征入伍。他们的情绪则更加激动,吼叫得更加起劲儿。 当年或是孑然一身,或是拖家带口,衣裳褴褛、饿着肚子入关;现在是盔明甲亮、武器精良,纵马再返辽东。 平辽灭奴,把昔日的家园再夺回来,并要把这片黑色的沃土牢牢地保卫好,让家人和乡亲们安居乐业,再不受战乱之苦。 “吼,吼,吼!”吼出心中的苦痛和仇恨。 “杀,杀,杀!”杀光侵占家园、抢掠财产、屠戮辽民的建奴西虏。 激昂的情绪如风般蔓延,震撼的战吼传遍四方。 嘿!张柱子停下推车的脚步,用力地挥舞了下拳头。 无数辽民也驻足静听,脸上现出或激动或欣慰或凝重的表情。 军队的强大,或许不能从这战吼声中看到全貌。但战吼能成为古老而又有威力的武器,肯定有它的道理。 况且,明军屡战屡胜也是眼见的事实。从旅顺堡到金州,再到辽南三卫,以及辽东沿海,一年一变样儿,现在已经看不到建奴的影子。 盔甲齐备、武器精良、骑兵威风、步兵精神……相比于数年前的明军,辽人觉得现在已经是判若两军。 这样的军队才让老百姓放心,才让老百姓觉得胜利在望。所谓军心民气,不外如是。 噗,噗!张柱子往手心里吐了两口唾沫,大声叫道:“加把劲儿呀,今天把这些物资都运过河去。” “好啊!”众人应和声,纷纷弯腰弓身,推着车辆上了浮桥。 “俺还想着今晚赶回家呢!”一个中年汉子笑着说道,他敞开怀,露出壮实的胸膛,将板车推得飞快。 有人打趣调侃道:“怕婆娘跑了不成?一会儿发了钱,咱们去喝酒,明天再回去多好。” 中年汉子白了一眼,说道:“你个小年轻,嘴上都没长毛呢,懂个屁。有钱就自己糟害呀?建虏要被灭了,有了田地,盖房添置东西,不得花钱哪!” 张柱子把一辆车推过浮桥,转身又帮着拉另一辆车,大声说道:“朝廷已经定了章程,辽民会发安置费。如果不够,还可以申请贷款,不要利息,五年能还上就行。” “张大哥是退役兵,享受的优惠政策可比俺们强多了。”一个年轻人有些羡慕地说道:“入伍当兵多好,饷粮就能养一家人,可惜俺爹娘不让俺去。” 张柱子有稍许的失神,或许是听到了人家有爹娘,触痛了他的心里。 沉默了半晌,他才强笑道:“那你就在家好好孝顺父母,别羡慕当兵能拿饷粮。当了兵,打仗可要豁出命才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