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对于形势的判断,努尔哈赤也还算清醒。 明军越打越强,从倚城坚守到主动出击。即便不算上武器装备的犀利,这样的士气和精神已经让努尔哈赤感到震惊。 当然,现在的努尔哈赤还没有到绝望的地步。但面对明军的四面围困,步步紧逼,也没有扭转形势的办法。 人力缺乏,物资紧张,钱财倒还有,可却买不到。哪怕明军只是围而不攻,这样的局面,后金也坚持不了多少时间。 而随着明军的攻击**更加旺盛,双方之间缓冲地带的消失,后金想以快速袭击蒙古诸部或朝鲜的方式,来取得物资补给的希望也落空了。 收缩防区本来就是无奈之举,现在变成了龟缩,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形势却是越来越恶劣。 原因并不难找,孤立无援,物资断绝,兵力不足,就是这三点。 而原来希望的趁明军深入而各个击破,显然又被现实粉碎了。明军确实分路进击,但兵力相当雄厚,可称之为兵团。 想击败或吃掉数万装备精良、火力强大的明军,努尔哈赤权衡过其中的利害,认为非集中八旗人马,难以成功。 就算是对付稍弱的东江镇,没有六旗兵力,也是胜算不大。 可现在的形势却不比萨尔浒之战的时候,当时只有建州一地,明军虽是分路来攻,但后金军倾巢出动,并不用担心根据地的安危。 现下却是辽沈处于明军的攻击范围之内,辽西和水路,都对辽沈构成威胁,使得后金军必须要留兵防守。 如果退出辽沈,回到老巢建州又如何? 努尔哈赤不是没想过,但这意味着失败,对军心民心的沉重打击。人心涣散,以后还能与明廷抗衡吗? 要知道,即便是女真人,也不是铁板一块。努尔哈赤可是经过多年征伐,才统一的女真各部。 统一的女真各部能够团结,一是慑于建州女真的武力,其次则是跟着努尔哈赤与明国作战能捞到好处。 说白了,后金是一个强盗集团的联合体,这里面还要包括不少的蒙古人。 要是没好处,谁还跟着你干,这是最简单浅显的道理,努尔哈赤岂能不明白。 可现在哪还有好处,损兵折将,物资匮乏,强撑着谁还看不出来? 所以,努尔哈赤才要动员,拼凑出一支可能击败某一路明军的人马。只要打破四面围攻的态势,形势就会有所改观。 当时女真人的数量应该在四五十万左右,熊廷弼就曾在奏疏中说到“今奴改元,计兵十万”。 八旗本来就是军事和生产多功能合而为一的组织,按照八旗的制度,“八旗子弟,人尽为兵”,没有特殊情况的,都有服兵役的义务。 而且,女真人几乎都是奴隶主,他们各有家奴,也可算作军事力量。“如军卒家有奴四、五人,皆争偕赴,专为抢掠财物故也”。 因此,把后金动员后的总兵力定在十万左右,应该还是准确的。但经过这几年的接连战败和消耗,真正骁勇贯战者也就五、六万上下。 也就是说,八旗还是后金的中坚力量,每旗有多有少,平均下来,也就七千左右。 反观明军,混成协的编制已经达到八千多。再辅以犀利的火器,独自对战一旗的话,不敢说必胜。便是遭到挫败,也足以崩掉建奴的几颗牙。 而辽西、辽南、辽东,再加上登镇、津镇和京营飞骑、归化飞骑,明军的总兵力不下十几个混成协,差不多已经是八旗精锐的两倍。 至于后金方面动员的杂牌,也就是一些蒙古人和家奴,战斗意志薄弱,在战斗力上,并不是明军的对手。 这一点,努尔哈赤也是清楚的。但现在毫无办法,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必须动员起来,以求转机。 心中烦闷,努尔哈赤随手翻阅着搜集到的情报。这些情报有打探来的,也有明国间谍故意散播的。 “平辽之后,士兵退役者,可得田地百亩,五年免税;辽民五十亩,一年免赋;参加运输等支前工作的辽民,给予田地百亩,两年免赋……” 努尔哈赤看到这条情报,不禁倒吸了口冷气。动员,明国也在动员,开出的条件,普通百姓肯定会为之心动。 所谓的辽民更是包含了明军统治区和后金统治区的全体,有这样优厚的条件,还有辽民会希望后金军胜利吗? 不仅用田地收买人心,还有对女真人的赏格,明国的皇帝真是肯下血本啊! 努尔哈赤皱紧了眉头,似乎看到了遭到失败的女真人,在辽东大地被凶狠的百姓拿着锄头木棍在追杀。 统治区的辽人已经不安分,连汉军也会趁着战败而反戈一击吧? 努尔哈赤相信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不仅是汉人,连统一起来的女真各部也会分崩离析。 叶赫纳拉、哈达部、辉发部……大难临头各自飞,一点也不意外。 “父汗。”代善突然开口,打断了努尔哈赤的思绪,“大战在即,是不是先把老弱妇孺迁出辽沈?” “不可。”努尔哈赤目光一闪,不回思索地否定,“若如此安排,未战军心已乱。本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岂能预留后路?若我军惨败,老弱妇孺迁到哪里,也不过是暂时得安。” 代善想了想,颌首道:“父汗说得极是,是我糊涂了。” 努尔哈赤沉吟着说道:“吾意集中兵力,突然发动,猛攻辽南敌军,你觉得如何?” 代善没有多想,说道:“孩儿也是这样以为。虽然辽南敌军势大,但辽沈既要防守,直抵腹心的大患便必要消除。” 话说得很明白了,辽沈不放弃,老弱妇孺不迁,不击败辽南明军,威胁实在是太大。 而且,辽南明军抵住了后金统治区的要害,也就是腹心。不消除的话,就很难向其它方向用兵。 努尔哈赤眯了下眼睛,终于是下定了决心。辽沈决战,却不是战于辽沈,海州卫城就是合适的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