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一百八十八章 五月的心愿,科研的成果

早上嘛,容易冲动,这不怪朱由校。

漂亮的丫头,天热穿得较为单薄,在身边给他穿衣系带,贴得那么近,正常的生理反应,真的不怪朱由校。

当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冲动了。那天晚上,夜高风黑,朱由校干了坏事儿,使李成成变成了他的女人。

所以,李成成说不疼倒不是说假话。

敷衍过去了好友的疑惑和关心,李成成的眼神还有些闪躲,幸好有猫咪分散范小慧的注意力,解除了她的不少尴尬。

正好宫人前来通知,万岁要去少英院,召李成成伴驾前往。

“小心点呀,莫让皇爷责罚了。”范小慧觉得好友说碰头是说谎,肯定是皇爷责罚,还关切地提醒着。

李成成脸又红了,胡乱答应着,逃也似地出了偏殿,真是怕好友老说这事。

外有科学院,内有少英院,青少年和儿童,朱由校并不放松,对他们也寄予厚望。传统观念太难改变,从娃娃抓起,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

而要想在民间提高教育普及率,光下圣旨喊口号是不成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提高,哪有余钱供孩子读书识字?

所以,朱由校也想好了解决之道,那就是把减赋税同教育挂钩,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才会有让孩子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就是学历和赋税联系起来。这和之前的生员减免不太一样,不是什么秀才、举人,那太难了,老百姓达到那个文化程度也没必要。

小学、初中,就这两个档次,共是八年,从六七岁开始,到十四五算是学成,不给百姓增加太大的负担,十四五的年纪也不是太耽误家里的活计儿。

你达到小学程度,就减免赋税的五分之一,十年不变;达到初中,就减免三分之一,期限也是十年。

其实,按照朱由校的长远设想,农税是要不断下调,发展工商才是财政充盈的保障。

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朱由校也只能让农民再辛苦几年,并利用普及教育的机会,变相地给农民减赋。

也就是说,并不是你过了小学学历的考试,才给你减免赋税。而是从你送孩子入学开始,让老百姓马上就能得到实惠,才真正具有鼓励作用。

至于五年后能不能顺利拿到小学毕业证,朝廷也很宽松,十年减免呢,你再考不过小学,那得笨成什么样啊?

不说别人,看少英院的小五月,期中考试就已经跟上了高年级的程度,尽管是吊车尾,可也让朱由校感到惊讶和佩服。

要说这世上,天才还是有的。别人点灯熬油,天才随随便便地边玩儿边学,就甩得你看不到,上哪说理去?

照这速度,小五月在今年科末的考试中拿到小学毕业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朱由校欣慰赞叹之余,也想起了小丫头所说的希望得到满足的要求。一个小孩子能提啥要求,估计是吃喝玩乐相关的。朕是皇帝,还办不到就奇了怪了。

今天正好是皇帝规定的休息日,尽管没说明是周日。看着孩子们奔跑玩耍,朱由校的心情便很是愉快。

换个环境,换种心情,朱由校完全不把这看作什么视察,就是随便走走看看,连衣服也换成了宫中侍卫的。

一群孩子们跑过来叩头,山呼万岁,朱由校才不希望看到那样的场面呢!除了那个讨喜的小五月。

微服出巡,好久没做过了,就在这少英院找找感觉好了。

“怎么了?成成。”觉察到李成成有些异样,皇帝转过头,微笑着问道:“觉得朕穿得这样不好?”

称呼那么亲密,李成成心中是暖暖的幸福。认真地打量了一下,上前细心地抚平衣袖上的一点褶皱,含笑说道:“皇爷长什么都精神,也遮不住皇家贵气。”

朱由校呵呵一笑,伸手摸了摸成成的脸,滑下来的时候自然地拉过姑娘的手,转头又去看孩子们的玩耍。

被皇爷温暖的大手握着,李成成乖巧地站在皇爷身旁,跟着皇爷在看景、看人,脸上露出愉快的笑容。

朱由校看了一会儿,迈步走上湖边的小路。李成成跟着皇爷,脚步轻快,一点也不急促。

沿边湖边漫步,孩子们少了。为了安全,湖边加高了栏杆,老师也警告他们不能下水。

绿荫遮顶,湖水粼粼,不下水也能感觉到清凉之意。

朱由校抿起了嘴角,对西苑的湖有种特殊的感觉。历史上,小木匠便是在西苑游船戏耍,不慎落水生病,最后驾崩的。

落水生病,可能是受了惊吓,也可能是肺里呛了水,在古代虽不好治,可也不能很快致命。

与泰昌帝一样,小木匠又服用了大臣进献的仙药,名为“灵露饮”,最终卧床不起,一命呜呼。

什么仙丹灵药,朕一概不吃,把命保得好好的。敢来献药的,关监狱里先喂他吃个一两年,死不了再说。

“皇爷——”李成成突然以目示意。

顺着李成成的目光看去,路旁的树木掩映下,有一个石制的小凉亭,坐着个小丫头,正对着石桌上的书本,抓耳挠腮地嘟囔个不停。

朱由校笑了起来,这不是小五月嘛,好象在学习呢!不知道有什么心愿要达成,这么用功。

朱由校示意跟随的侍卫留在原地,他和李成成放轻脚步,悄悄地走了过去。

小五月把头发都抓乱了,隐约听到脚步声,更加烦躁,呀呀地叫了起来,“赵大宝,离我远点,再来烦我,揍死你。”

噗卟!李成成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小丫头还会揍人,听赵大宝这个名字,也能猜出是个男孩子呀!

小五月听着声音不对,瞪着大眼睛转过头,立时看到朱由校和熙的笑容。

用力眨了眨眼睛,小五月认出来了,立时欢笑着从石凳上蹦下来,利索地给皇帝跪下磕头,“民女拜见万岁。”

不用皇帝招呼,李成成便上前一步,拉起了小五月。小丫头不光嘴甜,这头也磕得实在,脑门上都沾土了。

朱由校呵呵笑着,在石凳上一坐,随手拿起书本看了看,说道:“五月,哪里不懂,可以问老师,怎么自己在这死抠,把头发抓得跟鸡窝似的。”

五月咧开小嘴,笑着说道:“奴家先自己琢磨,实在想不通再找老师。而且,奴家觉得老师的水平也不是很高呀!”

嘿,小丫头口气不小。

朱由校伸手相招,笑着说道:“让朕看看,你遇到了什么难题?敢说老师水平低,可不能骄傲啊!”

五月咯咯一笑,拿过书翻开,给皇帝指点着其中的一道题,“就是这道,奴家有些想不明白。”

朱由校看了看,笑着点了点头。

这已经是小学五年级的最高难度了,是他前世小学做过的一道。说的是有关船和桅杆,有点立体几何的味道了。当时他没做出来,可也因此而印象深刻。

你光想是不太容易想出来的,只要拿根小棍比量一下,立刻就能套用勾股定理算出来。

当然,所谓的立体概念,对于小五月来说,根本没接触过。就是比她大好几岁的孩子,也未必能懂。

“万岁,看您笑了,肯定会做是吧?”小五月不仅聪明,还会看人脸色呢!

朱由校笑着摸了摸小五月的头,弯腰从地上捡起根木棍,又把腰间的玉佩摘下,放在桌上当船和桅杆,开始讲解。

小五月眨着大眼睛,认真地听着,只是看皇帝摆出的实物,再讲解几句,她立刻就明白了,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

“听懂了嘛?”朱由校停下讲解,他也看到了小五月的脸色,也不必讲得太透。

小五月用力点着头,说道:“万岁真厉害,随便看一眼就能做出来。”

朱由校挺了挺胸,满是自豪和得意,小学还没有难住朕的问题。再说,这教材都是朕编的,朕就是参考书,朕就是教材全解。

“五月也挺厉害。”朱由校又摸了摸五月的头,笑着夸赞道:“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做五年级最难的题了。”

五月咯咯地笑着,说道:“因为奴家有心愿哪,就一定要完成对万岁的承诺。”

“什么心愿哪,朕现在就满足你。”朱由校很慷慨地做出了表示。

看到五月的表现,朱由校就很满意了,哪怕没通过小学毕业考试,也不会和这小丫头较真。

“万岁爷不相信奴家嘛?”小五月变得严肃起来,紧闭着嘴巴,看着皇帝。

朱由校笑着说道:“朕当然相信五月。既然你坚持,那便考完再说。”

五月这才高兴起来,颇有信心的样子。

朱由校又询问了一下学校最近的情况,看五月并没有什么不满,也放了心。

“好好学习,也不要累着了。”朱由校起身,对小丫头叮嘱道:“朕和你的约定没有期限,什么时候完成都算数。”

五月这次没有推辞,尽管她觉得今年就能完成。但万岁爷是好意,你得领着,别不识好歹。

朱由校已经了解到情况,也就不用再走再看,和小丫头告别后,返回乾清宫。

……………………

蹄声不紧不慢,毛驴拉着辆车,在众人的注目观望下,拐过弯,转入了直行。

“应该没问题。”徐孚远说完又觉得结论下得过早,便将征询的目光投入王季重。

王季重点了点头,说道:“某觉得可以,就是换了大车,也应该没什么影响。”

“多亏沈兄的指点,才事半功倍。”夏允彝感慨道:“用学究天人一词,怕是也不过分。”

徐孚远对此表示赞同,说道:“接下来,咱们就试验悬挂系统,沈兄说那个才是最好的转向装置。”

在有轮轴的基础上,四轮车是很容易实现的,只需要将前轮的悬挂改为一个大圆盘。可以将车辕与车身衔接的部分与前轮悬挂结合,使得马匹转向的时候,前轮的悬挂也跟随整体转向。

但悬挂方式无法做到太小角度的转向,速度过快的急转向也很困难,且对前轮的悬挂和整个传动体系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

说到这里,应该都明白了,徐孚远等人正在试验的乃是四轮马车,带转向装置的那种。

在明代,没有转向装置的四轮马车也有,载重可达五十石。而最普遍的是两轮车,大概只能载重十五石左右。

尽管四轮车的载重量大大超过两轮车,但在《天工开物》里也讲了四轮车的缺陷:“凡大车行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径小路亦止。”

制约中国古代四轮车发展的,主要还是对地形道路的要求很高。加上没有转向装置,远不如两轮车对各种地形的适应性高,转弯方便灵活。

对于朱由校来说,实用的四轮车能造出来,也只是个课题,并没有取代两轮车,以及独轮车的想法。

因地制宜嘛,道路坑坑洼洼,地形起伏不同,两轮车更适应,那就用两轮车;

老百姓买不起马,那就用轻便的运物、载人的独轮车呗!

但技术必须研究明白,并且牢牢掌握,这才是朱由校的目的。省得后世的喷子乱说,什么皇汉科技不行,中国就是落后等等。

而且,在北方的平原地带,四轮马车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载重量大,有利于商业运输;再加点减震,坐起来也舒适。

至于道路的平整维护,特别是驿道,已经交给沿途州县,将其变为徭役,省得老百姓远道奔波。

中华商会也奉皇命,依托驿站开始建设住宿、仓储等物流系统,四轮马车很可能会成为运输的主力。

“沈兄不知在忙什么,很长时间没过来了。”王季重有些遗憾地摇摇头,“尽管咱们提的问题,他基本上都能及时解答。”

驴车停了下来,众人赶过去观察指点,又是一番议论,认为还有改进的余地。

陈子龙在旁看着,笑而不语。他跟着徐光启学习农业,也没闲着,正在找资料分析研究,也是皇帝交办的差使。

今天不过是偶有闲暇,前来看望几位老朋友,也见识一下他们在做的那个科研工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