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纵横诸天小门神 > 第682章 成唯识论

纵横诸天小门神 第682章 成唯识论

作者:惩罚者V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3:19 来源:笔趣阁

世家大族一直都是王朝统治的心腹之患,这些家族虽然不乏忠正耿直之人,更多的却是藏污纳垢,结党营私。

大唐开国之时,内有魔门佛门的妖魔鬼怪挑起事端,外有突厥吐谷浑铁勒等异族势力虎视眈眈,所以,即便李渊老谋深算,李世民雄才大略,又有开国威严,却也只能稍稍打压世家大族,五姓氏家这等盘根错节的大势力近乎毫发无损。

如今四海升平,李治虽然仁善,可能当皇帝的没有傻子,能压住武则天这等人物的更不是傻子,他是没有一击必杀的机会,否则早就动手了,武则天坑害王皇后,其中少不得李治的纵容。

果然,心狠手辣的武则天在害死王皇后之后,连带着牵连了王家数位重臣,五姓氏家王家最末,直接动摇了根基,这一次造反,王家家主没来,新生代却来了三个,更贡献了八百人马。

如今五姓氏家的人参与造反,不论结果如何,现如今便是最好的机会,狄仁杰当官靠的不仅是公平公正,更有治世之能臣的绝顶智计,该下死手的时候,狄仁杰绝不会心慈手软。

狄仁杰的仁善是给老百姓的,不是给祸国殃民的逆贼的。

五姓氏家的人知道自己逃不过了,想要逃跑,可狄仁杰怎会给他们机会,他们自以为藏的隐蔽,实际上早就被狄仁杰洞察到了一切。

一双鹰眼四下找寻,随手一指,便能找到伪装成小卒的世家嫡子,尉迟真金更是出手狠辣,一刀一个,绝不含糊,平日里他可受够了这些人的气,如今正要发泄出来。

这些人也是昏了脑子,若是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发动自家势力招兵买马,不说十万大军百万百姓,六七万人军队,五六十万百姓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封魔族只给了这么点时间,很明显就是要把他们当炮灰,对于五姓氏家,李唐皇室不喜,封魔族更不喜,当初李唐落井下石对付佛魔两家,出手执行的可是五姓氏家的人。

这些人贪婪无比,一分事情说成十分,拿走二十分,金银财宝粮食布匹之类的大多上交,可店铺土地武功秘籍却大部分被五姓氏家瓜分,分给百姓的,不过十之二三,就算分了,过几年也会算计回来。

治理天下需要五姓氏家的人才,这话没错,可现在跳出来的无不是利令智昏之辈,这些人不死,天下不安。

在狄仁杰和尉迟真金一文一武双重打击之下,五姓氏家聚集起的人马很快便全军覆没,首脑九成被生擒,等待他们的将是金吾卫的三十九种酷刑,株连九族不可能,可株连的人绝对不少。

这等事情自然是贯会下黑手的尉迟真金来做,狄仁杰虽然很想灭了五姓氏家,株连无辜的事情还做不来。

另一头,内卫府大阁领肖清芳带着金吾卫的人开始挨家挨户抓人,狄仁杰的名单给了李治,那就是给了武则天,狄仁杰和尉迟真金负责处理叛逆,肖清芳则是负责抓人。

此时此刻,肖清芳也不装了,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不是别人,正是慈航静斋当代传人,端木菱。

她演的苦肉计,别说李治,就连石青璇等人都发现了,只不过李治深爱武则天,对此并不在意,甚至还给了端木菱官职,否则,端木菱无官无职,如何指挥金吾卫。

虽然静斋仙子当了魔门妖女手下实在不好听,可石青璇懒得管,甚至有借此脏了慈航静斋名号,让慈航静斋再也无力“代天选帝”的想法,掌刑长老紫云不在,其余的人自然管不了端木菱。

今夜的端木菱没有一丝一毫仙子风范,出手狠辣至极,比魔门妖女还要魔门妖女,但有不服者,一剑斩杀,是否有罪,是否无辜,一概不理,在尉迟真金罗织罪名之前,她已经在株连了。

“内卫府大阁领肖清芳,慈航静斋当代传人端木菱,有趣,真是有趣,陛下这里怎么这么多事啊。”端木菱的行动如何瞒得过秦寒,更何况,秦寒通过石青璇,早就知道端木菱就是肖清芳。

李治无奈扶额:“国师别说了,可愁死朕了,唉,若非看在石仙子的面子,朕非灭了慈航静斋不可,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不安分,真真是岂有此理。”

“陛下放心,今夜过后,慈航静斋的名声就彻底脏了,五姓氏家活着的人绝不会放过端木菱,石仙子承诺,封山十年,不受封赏,陛下可赏赐一些财物保证慈航静斋日常生活,十年过后,慈航静斋想要不安分,也做不到了。”

秦寒安慰了几句,不管怎么说,石青璇都是自己人,反正只要慈航静斋的仙化媚术还在,慈航静斋便仍旧可以长袖善舞,成为一个重要武林门派,胡乱参与天下争端,纯属脑子有病。

“世间圣教说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实有性。我谓主宰。法谓轨持。彼二俱有种种相转。我种种相。谓有情命者等。预流一来等。法种种相。谓实德业等。蕴处界等。转谓随缘施设有异。如是诸相。若由假说。依何得成。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

石青璇独孤凤寇仲徐子陵和智俨弘忍白清儿秦川斗的激烈万分,就在此时,一只白毛巨猿背着一座石像顺着宫墙跳了过来,沿途卫士以弓弩攻击,巨猿只是轻轻一挥手,便把箭失尽数原路返回。

随着石像到了近前,一段佛经缓缓传入众人耳窍,秦寒算不得饱读诗书,却也知道这是玄奘大师糅译天竺亲胜、火辨、难陀、德慧、安慧、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这十大论师分别对《唯识三十颂》所作的注释而成的《成唯识论》。

玄奘留学天竺时,曾广收十家注释(每家各10卷),并独得玄鉴居士珍藏的护法注释的传本,回大唐后,原拟将十家注释全文分别译出,后采纳窥基建议,改以护法注本为主,糅译十家学说,由窥基笔受,集成一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