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称雄 > 第96章 私盐

明末称雄 第96章 私盐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8:07 来源:笔趣阁

readx;(感谢万物尺度、宇通人、二亮1几位兄弟的支持,谢谢!)

安东王等人从两淮盐场运盐到鄂东来,每一斤官盐的售价是一分银,但那只是最低价,盐价经常会涨,有时价格甚至会达到每斤六分银。

而他们从朝廷手中拿到的盐是多少成本呢?

每引八钱的价格和五钱五分的税率,一引足足三百斤。三百斤盐不过八钱进价加五钱五分的锐率,就算按一分银一斤的价格出售,都能卖三两银子。这中间有一两六钱五的差价,就算中间还有运输分销等环节,可这利润也是极为惊人的。

何况,这些盐商还经常拿着盐引夹带私盐,直接从灶户手里收盐,成本更低,还漏税,因此纲盐法实行以后,无数的人发了,权贵们发了,盐商们更是发了,微商、扬州商人等,强势崛起,造就无数大盐商,富可敌国。

一斤上等猪肉不过两分银子,一斤官盐却卖一分银,甚至有时卖到六分银,相当于三斤猪肉价,可想而知有多大的利润。

但实际上,这盐并没有什么官私之分。所谓官盐,私盐,只是有没有纳了税的专卖盐。

卖盐如此大利润,当然人人眼红。可因为这窝单的垄断性,导致一般的商人根本没法得到食盐运销权,因此人们便铤而走险,直接卖私盐。

元末时私盐很泛滥,明末也一样。

蕲黄官盐一斤至少一分银,而私盐呢?一斤只要一厘五,一斤官盐的价钱可以买四十斤私盐。

百姓当然更愿意买私盐,不过这样一来,那些拥有垄断权的人就不高兴了。

胡广今天请刘钧吃饭,正是听闻了麻城县新起了一个十分厉害的年轻人,而现在这个年青人恰好又驻守虎头关,守着光黄大道这条要道关口。他偏偏又既是团练,又还管带兼任巡检,而巡检的职责中,有一项恰恰就是打击贩卖私盐、私茶。

卖私盐的人很多,既有肩挑背扛的小盐贩子,也有那些车载船拉的大盐贩。甚至还有许多其实本身也是拥有窝单的盐商,他们暗地里往其它盐商的区域售银。

湖广属于两淮盐场的盐区,可是福建盐场的盐商也往这边卖盐,还有浙盐、河东盐、甚至是蜀盐等等。浙盐贩入湖广官价都只要五厘一斤,私盐更是一厘一斤。福建的私盐贩入,更是十斤才八厘银。

贩卖私盐极为暴利,可以说,到处都是卖盐的,拥有窝单的盐商,拥有窝单却不是本区域的盐商,其它盐场的盐商,各种私盐贩子,层出不穷。

这些人就等于在抢钱,抢拥有真正合法垄断权的盐商的钱。现在民间有个流言,说贩盐之获,利五而无劳。

五倍的暴利却无劳,谁不心动。马克思部说过“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敢犯任何罪行。”

三倍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何况贩盐有五倍的利润呢。

说到底,官盐成本高而私盐成本低,主要还是因为官盐经营方式僵化而私盐经营方式灵活,且朝廷划分盐界使得市场人为分割。正常的官盐运销体系被破坏,私盐因此能取而代之,大行其道,尤其是盐禁的松驰使得大批人敢于加入贩私盐的队伍,而盐政官吏的徇私枉法又纵容甚至参与到了贩私的活动,朝廷根本无法治理私盐。

因此盐商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要么就大量夹带私盐,因此偷税漏税。要么就也自己贩私盐,销往其它盐商的专卖区域。再要么,就是建立起自己的私人武装,自己出力打击私盐贩子。

安东郡王他们的伙卖官盐生意,主要还是交给安东郡王在打理,而安东郡王实际上又主要交给了胡广打量。

胡广自无意中听闻到了麻城刘钧和他的九头鸟这支势力的兴起后,就对此很有了兴趣。这段时间,他四处收集刘钧和九头鸟的消息,得到不少有用的情报。

胡广虽是个书生,可却很佩服刘钧的狠辣风格,他对于那些私盐贩子也是恨之不已,这不光侵害了几位王爷们的利益,也侵害了他胡广的利益。他早就打算过,要狠手打击这些私盐贩子,杀一儆百,可惜他虽然也花了不少力气,去建立一支人马,可总是起不到什么作用。

如果再不能把蕲黄地区的私盐泛滥遏制住,胡广担心自己的这个好差事就要到头了。他现在迫切的需要拿出一些成果来,向几位王爷表明他的作用。

刘钧让胡广看到了一线希望,这个年轻人行事狠辣,手下的九头鸟队也是非常了得,出战必胜。两次剿贼都取得大捷,如果找他帮忙打击私盐贩子,一起合作,绝对会有效果。

胡广虽是王府管事,但没有托大,他知道刘钧这种年青气盛的后生,最爱面子。因此他特意亲自赶来虎头关,本来他还想请刘钧往武昌去一趟,不过意外发现这里的红袖坊,居然民很是不俗,最后便干脆的在这里包了雅座包厢。

天尽黑了,红袖坊外面已经挂起了点亮的红灯笼,楼中也已经点起了明亮的宫灯。

胡广和沈曼站在大门口,有一句没一句的扯着闲话儿。胡广穿的是一身道袍,手里一把折扇,一副读书人的样子。不过从头到尾,依然还是透露出一股子不一样的味道。

沈曼二十五六年纪,眉如新月,肤如凝脂。穿着一身碧绿色的绸裙,肩上披着块轻纱,头上梳着一个高高的发髻,上面还插着一朵嫣红的蔷薇花。

她捧着手臂站在楼门口,一颦一笑,格外的动人。

胡广倒是看的有些心动,暗道没想到在这样的乡下地方,居然还有如此美丽的女子。而且这般年轻漂亮,居然就做了**。

沈曼很会察颜观色,一张嘴更会说话,没一会,胡广已经有些神魂颠倒的样子,对着她什么话都无摭无拦,知无不言了。

“胡老爷,你好像不是本地人啊,从哪里来?”沈曼娇声问道。

“我老家江西,不过这些年一直在蕲州来着。”胡广笑呵呵的回道。

“胡老爷,这从蕲州过来,以前只怕并不认识刘大人吧,你宴请刘大人,有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大事,不过听说刘大人少年英雄,心中十分佩服啊,特地前来拜会。”

沈曼白了胡广一眼,“哎哟,胡老爷你骗鬼呢。”

“那你说我请刘大人干嘛?”

“这还用问。”沈曼两条细长的眉毛轻轻一挑,咯咯的笑起来,“你肯定是有求于刘大人呀。进了我这红袖坊,这么多的姑娘不找,那么好听的曲子不听,却巴巴的站在这外面等人,肯定是有事情要求刘大人帮忙的。”

沈曼一边说一边笑,胡广听了也是轻笑不止,“你这小妖精,倒是鬼精的很。那你就再猜猜,胡老爷我是什么身份,又要找刘大人帮什么忙?你若是连这也猜出来了,我就是真服了你,不但服你,而且我还给你十两赏银。”

“才十两啊,那人家才不费那个神呢。”

胡广真被沈曼勾的不轻,当下一激,“一百两,只要你能猜的到。”

“那可是胡老爷你说的哦。”沈曼笑着。

“看胡老爷这谈吐气质,当是个读书人,肯定有功名在身,秀才?不,起码也是个举人。”

“厉害,再猜。”

“不过你肯定不是官。”

“怎么就不能是官?”

“没官那份小心束缚,我觉得胡老爷应当是哪位大人物身边的心腹,不是管家就是师爷,虽不是官,可手里有权还有势。”

这下胡广真是相当佩服了。

“那你说我来找刘大人做什么?”

“肯定是想请刘大人出兵的,没错吧?”

胡广笑着对沈曼道,“厉害。”

“一百两银子,可不能赖账哦?”

“沈姑娘,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若是你能答应,我不但这一百两银子不会少你,而且还愿意另呈上一百两做谢仪。”胡广盯着沈曼上下打量道。

“哦,是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其实也很简单,一会刘大人过来后,你得帮我陪好他,还得陪的他尽兴,甚至就算是他一会要求你陪他睡一觉,你也不能拒绝,得让他尽兴。”

沈曼笑容没变。

“胡老爷真不怜香惜玉,你怎么就舍得把我让给别人啊。”

“我就是想做你的入幕之宾,只怕沈姑娘也未必肯吧?我这糟老头子年纪一大把,还是留点自知之明。”胡广笑道。

沈曼也笑着回道,“只怕就算我愿意陪刘大人睡一晚,可人家却嫌我残花败柳,烟花女子呢。”

看着沈曼那副娇羞的神态,胡广心里不由的有些泛酸,果然是鸨儿爱钞,娘儿爱俏。一提到英俊小伙,只怕下面都已经湿了。

“若你真能把刘钧拉上你的床和你睡一晚,我定不亏待你的,当然,你还得多替我在他枕边说些好话。”

“奴家都已经是洗手多年了,不过胡老爷既然这么恳求,奴家就破例一回,就以这蒲柳之姿再亲自上阵一回,事情若不成,奴家一分银子不要你的,若是成了,到时可不能赖账。”

“没问题!”胡广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