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称雄 > 第536章 会盟

明末称雄 第536章 会盟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8:07 来源:笔趣阁

刘钧驾临坤宁宫,满脸欢笑。『≤頂『≤点『≤小『≤说,

皇后笑着上前,“陛下,何事如何开心?”

“好事。”刘钧笑呵呵的道,“张国柱和豪格发回捷报,漠南蒙古又有数部归附。如今除喀喇沁、翁牛特、察哈尔、奈曼、敖汉诸部归附后,巴林左右旗、扎鲁特左右翼、克什克腾诸族也皆归附。”

张国柱率领的兵马在漠南进展顺利,各部纷纷望风而降,主动归附。

如今不但最早的卓索图盟和察哈尔归附,现在承德北面的昭乌达盟,也已经全部归附大汉。

昭乌达盟是过去奈曼、敖汉、翁牛特左、右翼、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右翼、扎鲁特左、右翼、克什克腾十旗会盟于昭乌达,一盟十旗,因在昭乌达会盟,故称昭乌达盟。

昭乌达盟在西喇木伦河流域,南抵承德,北达乌哈纳山。

现在,漠南蒙古东部各部,只剩下了哲里木盟四部十旗还未归附了。

在豪格率部北进威逼下,北面的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盟下的诸旗也都纷纷归附。

而郑芝龙已经进军河套,正式把宁夏省给立了起来,在鄂尔多斯一带的伊克昭盟诸旗也都归附了。

大势所趋,漠南蒙古诸部纷纷归附。

虽然刘钧也很清楚,这些蒙古部族的归附,还只是一种姿态,朝廷想要真正的控制这些地方,甚至把他们牢牢的控制,路还很远,可这依然让人兴奋。

如今漠南蒙古二十四部,仅剩下了靠近辽东的哲里木盟四部十旗了。

“哲里木盟为何还没归附?”陆雪琪问。

刘钧笑笑,“因为哲里木盟距离我大汉十分遥远,且他们与满清联姻,关系亲近,实力也比较强大。因此,想要让他们不战而降,比较困难。”

“那陛下准备将他们打服吗?”陆雪琪问。

“那是当然。”刘钧伸出手,在皇后微微隆起的肚子上轻轻抚摸。“科尔沁四部既然还向着满清,那我们就把他打服。”

“陛下,如今西南战事未平,这又要在东北开战,会不会太急了一些?”

“放心吧,要对付科尔沁诸部,并不一定需要朝廷多少力气。朕只需要两万兵马。既可灭掉科尔沁等四部。”刘钧霸气的说道。

哲里木盟有四部十旗,他们所辖的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人口也较多,向来是富甲漠南蒙古各部。

他们的地域北起索岳尔济山以南的洮儿河和嫩江流域,南至乌拉哈纳德山以北的东、西辽河流域。西起乌哈纳山,东至松山江、伊敦河与东辽河上游的阿拉坦额莫勒山。

大致在后世北起齐齐哈尔南到沈阳。

由科尔沁、扎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四个部落组成,其中科尔沁现在有左右两翼各中前后三旗。札赉特、杜尔伯特各一旗,郭尔罗斯前后两旗,一共十旗。

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六旗,更是实力强劲。满清与科尔沁之间的联姻尤其紧密,黄台吉在位时,连皇后在内的五宫贵妃,有三个出自科尔沁。

科尔沁部辖地东西两端相距近九百里。南北两端更是相距两千余里,地域广大。

早年蒙古有三强部,察哈尔。喀尔喀,卫拉特。

后来科尔沁为卫拉特所破,避居嫩江,为区别同族阿鲁科尔沁,号嫩江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三部与同牧,服属于察哈尔。

陆雪琪有些惊讶。

“臣妾听说科尔沁如今为漠南蒙古诸部最强,其又与满清联姻最密,两万人如何可破?”

“要灭科尔沁,并不需要我们亲自动手,两万汉军不过是去观战。”刘钧的计划其实非常简单,现在漠南蒙古各部纷纷臣服,仅剩下四部十旗未降,在这个情况下,要对付科尔沁也并不用汉军亲自动手。

刘钧只需要下一道诏书,召各部到赤峰会盟,然后刘钧把各部组织起来,让各部出一支人马,组成一支联军,一起征讨哲里木盟就可以了。

刘钧甚至都已经想好了,为了调动各部的积极性,到时他可以下一道旨意,攻灭哲里木盟四部十旗后,所有的牲畜财宝,各家瓜分。保管各部会非常的积极。

至于说满清,刚达成的和议,可是言明蒙古诸部属于大汉的藩属,大汉征讨蒙古部落,满清可无权干涉。若他们敢干涉,那就是授大汉把柄,他们刚好不容易才求来的和议,可就等于作废了。

甚至,刘钧也不怕满清插手,现在的满清可不是过去,其实力未必比科尔沁还强。

“朕已经决定,召归附漠南蒙古诸部秋后在赤峰会盟,然后共同征讨科尔沁四部。”漠南蒙古二十四部,现在已经有二十部四十余旗归附大汉,就算每旗出一千骑,也足有四万余蒙古骑兵。

蒙古骑兵,再配上大汉的步炮协同,科尔沁再牛,也是螳臂挡车。

只要扫灭科尔沁等四部,整个漠南蒙古诸部就都臣服于大汉,大汉的北方后患解除,而满清也就臂膀皆断,独木难支了。

贵阳。

龙里卫的卫城露出几个大豁口,城中还有几处还在冒着烟。

曹勋和王纪等官员还想要观望,结果刘侨直接点了一协兵马杀到。带兵的协长也懒得跟曹勋废话,二话不说,把炮推到卫城前,就是一通炮。

虽然贵州不论是卫所屯堡还是各土司的堡寨,全都筑城修堡寨,但这种小寨子,对于汉军来说,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只要炮拖到了,一轮炮就能轰开。

大炮轰开城墙,步兵跟上,当初连建奴都挡不住这招,何况一个小小的堡寨。

曹勋和王纪等几个抵抗朝廷天威的官员头目,直接就被当场处决了。剩下的一众汉民夷人们个个忐忑不安。

王同安不安的跟许多卫城里的同伴们挤在操场上。

王同安的祖上是龙里卫的卫军,不过明末之时,卫所早就驰废不堪。和中原的卫所一样,王同安一家,也早就沦为了指挥使曹勋的佃户。

每年辛苦的种地,也才能勉强填个肚子,若有个三灾两病,就得拉饥荒。

他看着对面站着的汉军,年纪和自己也差不多,可却穿着极齐整的军服,红蓝相间,十分漂亮。早几年。官军进剿奢安之乱时,他也看过官军的装束,破破烂烂的一个个,跟他们也没多少区别,跟眼前的这些汉军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些人听说是京里来的,估计是皇帝的侍卫亲军。”

“不会吧,侍卫亲军怎么会跑这来?”

旁边几个同伴在小声的说话,王同安却不太相信。

当看到曹指挥使和王通判被当众枪决后,王同安差点尿了裤子。他心想这下完蛋了,肯定要杀掉他们了。

但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意料,官军并没有要杀掉他们。

反而把龙里卫城里抄出来的帐篷契约等都拿到了桌上。

过了一会。只听到一名将军过来训话。

那官军说的话,他听不太懂,他老家是陕西人,而这个官军说的好像是湖北话。说的又快,加之他心中不安,到最后也没听懂什么。

最后。他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他奇怪的抬头,旁边的同伴伸手推他,“到你了,快上去。”

“不要,老爷饶命啊,我不想死,我还没娶亲,还没传宗接代呢?”王同安以为要拉他去枪决,吓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号淘大哭。

“哭个卵子。”汉军军官乐了,没见过这种怂货。

“哪个跟他解释一下,老子没要杀他,是分地给他。”

一名壮汉跑出来,他原来是卫所的总旗,也是王同安的老乡,当年祖上跟王同安一起自陕西过来的。

“瓜怂,快起来,哭个啥子,丢人。”

王总旗一脚踹在王同安身上。

“叔,俺不起,他们要打死俺,俺还没娶婆姨,还没给王家传宗接代呢。”

“你听哪个说要杀你,瓜皮。是好事,叫你是要给你分田。”

“分田?”王同安止住求饶哭喊。

总旗一番解释,王同安总算明白了。原来刚才那汉军军官那通话是什么了,汉军攻破龙里卫,杀掉了曹勋和王纪后,便决定把他们侵占的那些军屯田收回来,再分给王同安等原卫所军户们耕种。

“朝廷早就撤除了各地卫所,现在将军按皇帝的旨意,把过去属于朝廷的军屯田收回来,再分给我们。”

“给我们?”

王同安更疑惑了,有这样的好事。

“田给我们耕种,但地不是属于朝廷的,不过以后我们每年只需上缴耕种田地产出的三成半就可以了,其余的都归我们,另外每亩田也只要缴十斤粮,折两角银田赋就行了,不需要再交其它租赋。”

王同安根本不相信,哪有这样的好事。

他们以前给曹勋佃种,一年的产出大半都上缴了,还总要缴这个缴那个钱,一年到头,一半多的都归了曹家。

“还不止呢,皇帝还有令,只要我们佃种且完税五年,就有资格可以购买所佃种的田地。一亩田,只需要五块银元。”

“五块银元一亩,这个价钱可不贵。”

“这是皇上的恩典,当然不会贵。”王总旗见多识广一些,他很清楚这是朝廷恩威并济的手段,刚刚以雷霆手段攻下龙里卫,杀了曹勋等人,接着又把田地分给卫所里的军户们,还减了息,并且免了他们过去欠曹家的债务。

朝廷好手段,恩威并济,一面砍人头,一面又示恩给惠,看王同安这些军户们兴奋的样子,朝廷的手段奏效了。

龙里卫改为龙里县,下面的各千所和各长官司,也改为乡镇。据说汉军还会留下一支兵马驻扎在这里。

龙里卫百户以上的多被枪决处死了,现在剩下的都是王总旗这样的低级武官。王总旗的武职也是来自于世袭,他心想着,设县以后,自己也不奢望能当个县丞什么的,但这个乡长镇长,总有点机会吧。

毕竟龙里卫汉民不多,夷人多数,朝廷设县,总不会再任用一个夷人为官吧。

想到这里,王总旗突然觉得这天变了后,天地更广阔了,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

一转头,正好看到王同安那一脸欢欣的样子,他心里鄙视,真是知足,一点点减租免债就高兴成这样,太没追求了。

“每户发粮食二百斤。”

就在这时,前面的汉军长官又挥手高喊了一声,王同安和边上的同伴们无不高声欢呼。二百斤粮,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相当珍贵。(未完待续。)

ps: 感谢小邪道的支持,谢谢,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