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称雄 > 第509章 自视甚高

明末称雄 第509章 自视甚高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8:07 来源:笔趣阁

太阳升起,洛阳却换了个天。

洛阳小朝廷百官倒戈、闯军溃败,连皇帝都被俘虏了。

洛阳大街小巷都是一队队汉军官兵往来巡视,大队的民壮则在扑灭一些零星的火苗,抬伤员,抬死尸。

刘永正带着自己的一百民兵负责协助抄没罪产。

此时对于洛阳城中的那些大户们来说,简直是恶梦连连,闯贼刚大开杀戒,抄没了上千家大户。结果大家临阵倒戈,终于迎来了大汉官军,结果官军入城之后,很快又开始清查那些叛党。

洛阳内阁首辅吕给祺的大门边,站着一排士兵,门上贴着大大的查抄二字。

刘永带着手下从吕家的各房屋里搬出一箱箱一笼笼的金银字画丝绸绫段。

吕家的财产很多,多的堆满院子,十几个参谋都在那里忙着记入册中。

“你说这姓吕的都这么有钱了,怎么还想着造反呢?真蠢,如今不是一下子全都没了。”一名民兵摇着头道,“也不知道这些人图个什么。”

刘永指挥着大家把抄出来的财物分门别类摆好,笑着回道,“这么多财物还不多是贪污而来,仗着过去的权势样样优免,都是民脂民膏。皇上下旨让他们补缴点税款,一个个立即如杀父之仇似的,现在好了,全都得充公。”

“不会全充公吧,那姓吕的不是弃暗投明了吗?”

“一句弃暗投明就想什么事都没有?那他也太会想了,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既然他敢反,就得早有心里准备。”刘永是知道皇帝的脾气的,如果吕维祺这些士绅不反,虽然也会有清算。

但会有个底限的,追缴五年欠税,再让他们把过去纳献、侵占的一些田地交还,顶多再借换契征他们一笔财产税,也就罢了。凭他们的身家,那不过是出点小血。但大部份财产还是能保住的。

可现在这些人如此作死,还要造反,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哪怕现在临阵倒戈,也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若是不倒戈。这些人肯定是抄家灭族,也许皇帝开恩,会减轻一些罪刑,也许会放流迁置海外。

现在虽然倒戈反正,死罪或许可免。活罪难逃。轻则充军,重则处死,最起码他们的财产是肯定保不住了。

不过洛阳的许多倒戈的官绅们并不这么想,他们还在想着我都已经反正了,我应当是功臣。

我还是士绅,是地方名门望族,朝廷当优待。

许多先前在洛阳小朝廷里做官的读书士人们更是如此,一个个口口声声喊着要见张老虎、蔡老炮。

“刑不上大夫,况且我们还是平洛功臣,你们凭什么把我们关在这里?我们要见张老虎。要叫蔡老炮!”

张煌言回头看了眼关在军营里的这些战俘。

足有上千人之多,这些人不是普通战俘,都是洛阳伪朝的伪官。

他鄙视的嗤笑一笑,又转回头去,还不忘记向着那些人吐了口唾沫。

真是我辈名教子弟耻辱,枉读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居然还如此恬不知耻。

快马加鞭,洛阳收复的消息迅速被送入京师。

“大捷,大捷。官军收复洛阳,生擒逆首朱常洵,闯贼十万贼军一朝尽灭,仅率千余残兵向西逃窜!”

“大捷。大捷”

转眼之间,整个京师就都知道了洛阳大捷。京师百姓官民,听闻这个消息,无不欢欣鼓舞,如今新朝下物价渐趋平稳,生活安宁。大家哪愿意看到明朝复辟。

“陛下,大捷!”

枢密使傅山满脸笑意的向刘钧报喜,不过刘钧早已经比傅山先一步知道这个消息了。

“张山和蔡远也在河南憋了大半年了,估计是憋坏了,终于憋出了一个大捷。”

很快,袁继咸和九卿们也一起进宫来贺捷了。

“陛下,对于朱常洵和附逆一众叛党如何处置?”

刘钧反问,“诸卿认为当如何处置?”

倪元路和李邦华等人你望我我望你,都不愿意开口。

刘钧冷哼了一声,面色不快。

袁继咸不得不开先口,“陛下,朱常洵谋逆叛乱,不杀光不足以震慑宵小。”

傅山也表达自己的意见,“当杀,且必须重处,臣以为当午门凌迟,令百官观刑,最后枭首示众。”

李邦华忍不住道,“陛下,臣以为不如赐其三尺白绫,给个全尸,也算给前朝留个脸面,同时也安抚天下前朝宗室。”

刘钧忍不住摇头。

“朕并非没给他们机会,可他们却依然要反,难道朕还要姑息养奸不成?对于朱常洵,就枪决吧,郊外公开执行枪毙,也算给他留一个全尸了。”

至于其它的那些附逆之人,刘钧也不打算轻饶,但也不打算杀掉。

“统统发配放流海外诸岛,其三代血亲全部流放。”

刘钧称帝后已经尽量减少死刑了,除非十恶不赦之罪处死,一般都改为流放海外诸岛。而轻一点的罪刑,也不坐监,全都改为劳动改造。

人是宝贵的资源,劳动力更宝贵,想坐牢都难,得劳动改造。

“所有附逆之人,统统没收财产,流放。”

根据罪行轻重,越重的流放的越远,最远就是流放到新加坡以及在日本和朝鲜的租界岛上,再次就是台湾和海南,再次就是沿海诸岛,再次就是关外地区。到了这些地方,会有专门的劳改农场,每人都得靠劳动挣饭吃。

服刑到期后,也别想回中原了,直接就地发一块地,以后就在那落地生根吧。

“陛下,那些反正之人?”

“反正者,可以根据情况减短一些劳改刑期,其它不变。”

刘钧可不会跟这些客气,不杀他们就是最大的饶恕了。

一整天,刘钧心情都很好,不仅是因为收复了洛阳,灭了洛阳小朝廷生擒了朱常洵。也因为李自成败的一败涂地,剩下几千人,能有什么作为。

尤其是李自成的许多麾下文武都被生擒了。

李岩和红娘子主动倒戈,牛金星和宋献策被生擒。也只有刘宗敏和袁宗第刘见秀等一批心腹护着李自成逃了。

可以预见,经此一败,李自成是再无翻身机会了。

更何况,这次洛阳的收获远不止这些。

张山报上来的洛阳缴获,也是让刘钧很高兴。

查封的叛党的田产。就拥有不下三十万顷,这些田地并不仅限在洛阳府,而是在河南和湖北以及山西等地,另外宅院商铺更是不计其数,加上缴获的金钱字画等等。

再没有什么比这种一下子抄没河南府近九成的士绅商贾来钱更快了。

这些大户数百年的积聚,一下子全到了朝廷手中。他们若不反,刘钧还不可能抄他们家,现在送上门来,刘钧岂会放过。

改朝换代,本就是一个财富的再分配过程。本来刘钧的改朝换代,还算比较温和,比较是篡位。可现在的反叛,却让刘钧有机会来一次大清算。

果真做什么,都不如有权来钱快,何况是当皇帝。

不说别的,光是刘钧称帝后,这天下军田、官田、皇庄、王庄等收回,就有几百万顷。晚明以来田地兼并厉害,而汉代明的过程也算温和。人口并没有什么大规则减少的情况,因此现在各地的田价依然居高不下。

在江南苏松等地方,地价最高的时候一亩能达到五十余两甚至百两。就是湖广地区,亩价也能达到三四十两。就算是北方和关中、西南等地。每亩地也得数两银子。

哪怕按平均每亩五两银子,也是十块银元了,几亿亩地,就是几十亿。

不过这些都算是不动产,但交给百姓佃种,哪怕只能三成半的佃。每年的这笔收入也非常可观了。

但哪个会嫌钱少,刘钧能赚钱,更急需要钱。

刘钧是一个野心很大的皇帝,给官吏加薪,给将士们加饷,更换装备等,要维持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维持一支更庞大的军队,这方面的开支是相当惊人的。

按户部交上来的报告,由于今年要扩军,要装备军械,还因为今年有平乱、御虏等各个战争开支,今年的军费全部开支已经达到了八千万块。

其它开支也不少,工部提出了要把黄河重新改回北面旧道,让黄河入渤海,以改善自黄河夺淮这些年来沙土淤积,导致黄淮一带经常决堤洪灾。改回北道,自然能大大改善这种状况,但要把上千里的黄河中下游段从南边,改回到北边旧道入渤海,这个钱要花的不是一万两万,也不是一月两月。

按工部的计划,这可能需要起码三年,得耗百万民工,需要银元起码两千万。

刘钧上次否决了修北京外城计划,但对于这个黄河改道计划却很支持。

黄河虽是中华母亲之河,可也危害最大,每次决堤,都将造成极大的灾害。刘钧支持治理黄河,改回旧道,同时他还让工部同时治理淮河。

淮河的水灾也是极严重的,偏偏黄淮平原又是最重要的产粮区。

刘钧给工部两千万的黄河治理预算中,又加了一千万的淮河治理预算,让工部组成一个黄淮治理衙门,负责准备这项超级工程。

自古朝廷最怕的就是这种动员无数民工的大型水利土木工程,因此这将负担极重,也极难管理,管不好就要出乱子。如隋末修东都修运河,元末的修黄河,都是闹出了造反。

但刘钧依然坚持要修,不过他不打算征派百姓民夫,也不打算加派治河费用,那样无疑最容易惹出民怨。

刘钧准备这三千万治河款都由朝廷出,同时所有治理黄淮的民夫,都不强征,而改为雇佣,朝廷包食宿、给薪水。

一个扰民的大工程,改为一个利民工程。不但治理好黄淮利在久远,而且还能让百姓们也借机农闲之时做做工,顺便赚些外快。

如此一来,自然也不会有民怨了。

但这样一来,所有的治水的开支就都落在朝廷肩上了。

再加上如今地方不得征收火耗,朝廷还得从税收中再拿出一笔钱交给地方官府,做为办公经费,如此一来,朝廷今年的财政开支预算就高达一亿五千万块银元。

这么大笔的开支,刘钧都有些觉得沉重了。

现在既然有机会抄没这些叛逆的家产充实国库,刘钧岂会放过。

除掉田宅商铺工坊等不动产,以及那些古董字画珠宝等财宝,这次从收复洛阳后,抄没的罪产金银能达到不下八千万块。

八千万,折算一下,四千万两银子,而实际上,只要三千多万两银子,就能铸成八千万块银元。

看起来不少,但其实也比较正常。

明末之时,百姓很穷,朝廷很穷,甚至皇帝都穷,但天下士绅却都很富有。江南地方,家产千两银子的,只能算是小康家庭,万两的免费算个中产,十万两财产的很多,许多小县城都有许多家产数万甚至十万数十万的。

家产百万的巨富,不在少数,千万的也都有。

历史上,李自攻城入京师,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拷打百官,追缴赃银。短短时间,就从百官和勋戚家中抄出了七千万两白银。

而其中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在明亡前,崇祯几次要求周奎捐银助饷,让他带着捐十万两,可周奎却哭穷说自己穷的都只能吃发霉的米。最后抗不过,说捐一万,崇祯觉得少,让他至少捐两万。

周奎躲不过,便向女后周后求援,周皇后拿了五千两银子给父亲,让他再拿一万五千两出来,凑两万给皇帝。结果周奎拿了这五千两银子,最后却只捐了三千两,还扣了两千两下来。

等到李自成入京,拷打周奎,周奎一下子就交了七十万两银子,刘宗敏的人还从他府上抄出五十多万两现银。

仅仅短时间里京中的现银就达一百二十多万两银子,还不算是不动产,更别说在其它地方的产业。

那些缙绅官员,多是如此,一个个富的流油,但却不肯拿出一毛来缴税,不肯拿出一块来支持朝廷。

刘钧让他们补缴五年的欠税,一个个立马就拥着朱常洵反了,结果如今,个个万贯私财,全都入了刘钧的手里。

刘钧看着这奏折,甚至都不由的想,若是天下各地的这些大户都跟着傻傻的造反,倒也未必是个坏事。

心情大好的刘钧用过晚膳,看着女官捧上来的盒子,想了想,直接把爱新觉罗马喀塔的牌子翻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