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称雄 > 第379章 崇祯十四年

明末称雄 第379章 崇祯十四年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08:10 来源:笔趣阁

辽阳。

辽阳城曾经做过一段时间满清的都城,称为东京,但后来又迁都回沈阳。不过辽阳城却一直是满清重要的重镇,可此时,满人的东京,却由楚军占领着。当初驻守东京的豪格听闻黄台吉战死,代善兵败后,吓的惶惶而逃,让明军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辽阳。

这座城池是建在元代辽阳故城上的一座大城,太子河从南面顺着东墙外向北流过。城池周长二十四里,分为南北两城,两城相连呈日字形。

在洪武五年,明军攻克辽阳两年后兴建,城墙砖石合筑,内石外砖,墙心夯土,上窄下宽呈梯形,墙底部宽近三丈,高三丈三。其中南城大于北城,城周十六里,北城稍小,城周八里。

南城有安定、泰和、平夷、广顺、肃清、镇远六座城门,东门外还有瓮城,城外还有护城河。北城则只有永智、武靖、无敌三门。

清军占领辽阳后,城门名称改东门为普安、绥远,西门为顺安,北门为拱极,南门为丰乐、文昌;门额满汉文左右书。

辽阳在满清中可以称为仅次于盛京沈阳,地位极重。

寒冬里的辽阳城,显得越发的高大雄伟。

今年是大年三十,除夕,也是团圆的日子。不过辽阳城中的两个协的一万楚军却无法与家人团圆吃年夜饭一起守岁。在这个寒冷的北国冰城中,他们只能与自己的战友同袍们共度除夕之夜。

夜里非常的安静,虽是除夕之夜,但傅山并没有让将士们放松。后勤的弟兄们早早的准备了年夜饭,特意杀了一百头大肥猪,还宰了许多肥羊,还有破开坚冰从河里打上来的鱼。

菜很丰盛,但没有酒。

由于清军的前锋哨骑早已经出现在城外,因此就算是除夕之夜,士兵们也都是铠甲在身。所有人滴酒不能沾。

做为辽阳守军的总指挥官,傅山也没有喝酒,他同样甲不离身。辽阳城的安静里,透着股燥动。大家都在等着清军出现,等着他们的攻城。

一夜过去,清军并没有出现。

东方第一缕晨曦已经出现,城外茫茫的雪地已经显露出来。

辽阳城那二十四里周长的城墙上,在原本的诸城门楼和角楼外。又新增了不少的炮台,值守一夜的楚军打着哈欠迎来换班的弟兄。

一夜终于过去,下岗换班后可以吃顿热乎的早餐,然后在大坑上美美的睡上一觉。

城中的两协兵马分成了四部,实行三班倒的轮换值勤,并有一部人马做为总预备队,如此一来,士兵能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随时保持足够的精力。

在这个崇祯十三年的大年初一的早上,傅山早早起床。昨晚上他两次上城查哨,发现士兵们都很尽职的值勤把守着,并没有人开小差。而另一班随时待命的士兵在城墙里的藏兵洞里也都枕戈而睡。

亲兵已经烧好了热水,傅山洗漱完,另一名亲兵已经把早餐拿来了。

冒着热气的大肉包子,向来是傅山的最爱,永远也吃不腻。他吃着包子的时候,亲兵把一件熊皮大氅披在他的铠甲外面。

一边吃着包子,傅山一面向东门平夷门城楼上走去。明军夺取辽阳之后,便立即又把东门名字从普安改回原来的名字平夷。

自傅山来到辽阳接任指挥官位置后。他每天早上都要在平夷门城楼上点将议事,而不是在城中将府议事。

站在平夷门上,能够清楚的看到城外。傅山到任后,立即又令城中的青壮百姓和俘虏。在城外的每一处空地上,都建立起了防御工事。

在干旱的护城河里栽上尖桩,在护城河靠近城墙的一面,又垒起了一道丈高的羊马墙。然后在另一面壕边竖起沉重而尖锐的拒马。

这些拒马全是尖角,他们连在一起,是对付战马的极好障碍。

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排拒马,另外在城外的三百步内,到处都挖陷马坑,坑并不大,差不多刚好容一只马脚,也并不太深,但却能让奔驰的战马踩进去后摔倒腿折。

与陷马坑相配的是只到小腿高的鹿脚尖桩,这些插进地中的鹿脚桩,杂乱无序,却密密麻麻,绝对能大大迟缓攻城一方的进攻。有这些桩,盾车推车都能以前进,战马更能奔跑,就算普通步兵都难以放开奔跑。

更何况,在靠近城池的百步内,除了陷马坑和拒马、鹿脚外以及长尖桩外,还有许多成串的铁蒺藜。

这些防御工事简单却又有效,耗费的不过是些俘虏们的时间和体力,但对于城防,却有极大的帮助。

这些工事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迟缓攻城者的速度,使得他们在城墙三百步内这个距离,让城上的炮火有更多的攻击时间。

傅山甚至打算让工匠们制造一批地雷,埋在城外地下,让那些进攻者踩上去就爆炸。不过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工匠们暂时无法制造成这样的地雷,因为没办法很好的解决触发引信问题。

这个触发引信,其实炮弹工坊一直就在研究着。若是能够研制出触碰引信,那么就能让榴霰弹更加威猛,不过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办法。

朝廷倒也有一种不需另外点火的触碰地雷,靠的是钢轮发火,在机匣中安置一套传动机构,当敌人踏动机索时,匣中的坠石下落,带动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

不过这种地雷发火率很低,且威力有限,最终被傅山放弃了。

不过在辽阳城最强大的防御武器,不是城外的这些工事,而是城头上的火炮。

城外的工事顶多算是辅助,真正的杀招还是大炮。辽阳城两协人马却拥有四个炮营,足足两百多门各式火炮,还没算上下面连队装备的轻型山地榴。

为了让大炮发挥充足的威力,傅山在城墙上建立了炮塔楼,每个塔楼里都有上下两层九门火炮。最为强大的是,这些炮位并不是固定的,他采用了楚军战舰上舰首炮的设计。有一个轨道,能够一百八十度旋转,按需求,调整射击位置。打击到更广方向的敌人。

城头上的那些炮塔,都设计为可以和附近的炮塔形成交叉火力,进一步提升火力。

虽然重炮团和野炮团的那些长短加农炮,由于弹道平直,射程较远。并不太适合守城。可傅山依然把这些大炮吊上城头,对于傅山来说,这些炮也一样有作用。可以在清军在远处集结之时轰击他们,甚至轰击他们的后方阵地。

毕竟拥有一二里甚至数里射程的长加农炮,射程可不是吃素的,用的好,一样能建奇功。

当然,傅山最倚重的还是榴炮、加榴炮和臼炮甚至是山地榴,这些炮在野战和攻城时固然不如加农炮射的远打的猛,但在守城时。其更大的射击角度,却能在守城时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的杀伤靠近城下的敌军。

对于传统的防守器具,傅山也没有遗忘。

擂木、滚石,甚至是滚水、热油、滚烫的粪汁,傅山甚至让工匠临时赶制出了一批木制的投石车,虽然投石车远不如火炮,可他也不嫌多。投石车反正成本简单,一些木头就能制造,而且不费火药炮弹。直接投石头就可以。甚至都不需要专业的炮手,连士兵都不用,直接让那些城里的汉人百姓青壮操作就可以。

另外还打造了不少刀车,这些刀车与城门同宽。一旦城门为敌所破。大群士兵推着塞住城门。一旦城门被撞开,这就是活动的城门,前刀壁上装有 24 把钢刀,使用时将车推至城门缺口处,既可杀伤敌人,又可挡住敌方的矢、石。这样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

傅山还加固了城门,城门都裹着一层铁皮,还镶着许多大铜钉泡,一旦敌人进攻,就把烂泥巴糊在城门上,能够保护城门不被火箭等攻击烧毁。

他还在城内城墙下挖洞埋了许多大瓮,上面蒙着生牛皮,委派听觉灵敏的士兵负责监听地底动静,防止敌人挖地道破城。

除此外,还有许多用于城头抵御的守城器械,其中有张挂于垛口外侧的木幔、布幔、皮帘,有竖立于城墙上的竹立牌、木立牌、篦篱笆、皮竹笆、护城遮架等遮挡器械,以遮挡攻城敌军射来的箭镞和击砸的石块。

还有如塞门刀车一样用于城门防守的插板、暗门、槎牌、木女头和木女墙等,以便在城门、女墙被摧毁时,使用这些器械进行应急性的补救,阻止敌军从突破口冲入城内。

还有托阻敌军云梯近城的叉杆、抵篙等。

傅山为了迎击清军,可谓是费尽心力,除了楚军的炮火之外,连城外的工事,城头上的传统防御器械也毫不放弃。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傅山为多尔衮、代善的五万清军准备了豪华套餐,就等着他们前来了。

平夷门城门楼上,一众军官早已经先一步到达。大家三三两两的互相交谈,甚至开着玩笑,大家丝毫没有战前的紧张。

张国柱举着千里镇望着城外,当年的狗剩,如今已经成为一协参将,列入楚军高级大将之列。而且大家都相信,张国柱的前程似锦,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如他的族弟张国栋一样成为副将。

毕竟,他们都是军中人所共知的楚公弟子心腹。

千里镜中,一队骑兵在奔驰,蓝色的战袍红色的号衣,那是楚军的侦骑。

“鞑子来了!”

骑士跑到城下,开始放缓速度,小心的绕过重重陷阱,沿着那条空出的小路走到城门下,在报出口令,亮出腰牌,等侯吊桥放下的时候,他向城上的军官大声禀报着清兵已至的消息。

“鞑子来了,前锋就在二十里外。”

刚登上平夷门城楼的傅山听到这个消息,微微一笑,总算来了。

“敲响警钟,准备战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