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称雄 > 第349章 夜袭黄台吉

明末称雄 第349章 夜袭黄台吉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08:10 来源:笔趣阁

“督臣!”范志完喊着刘钧的新职务,“陛下旨意让我们出兵解锦州之围,督臣现在要打辽阳,这与圣意不合。”

刘钧抬眼瞧了范志完一眼,冷声道,“打辽阳,围魏救赵,迫敌回师,锦州之围自解,范抚台还有何不明白的地方?”

范志完哼哼半天,也找不到什么有力的反驳之语,最后只好闭上嘴不言语了。

刘钧懒的再理他,自刘钧拒绝了周延儒的拉拢之后,范志完便处给刘钧栽刺,总要找点碴,对这人,刘钧是懒得理会他。

刘钧转而走到厅中的沙盘前,接着继续原来的辽阳进攻计划。

“诸位,鞑子现在主力尽在辽西,济尔哈朗之前守义州差点城破兵败,多尔衮与石廷柱及时赶到,而黄台吉与代善亲自率兵围锦州,辽东仅剩下孔有德守盖州,豪格守辽阳。”

“现在孔有德已全没覆没,其余清军主力尽在锦州义州一带,盖州海州都为我们夺取,我们距离辽阳仅有一百五十里。而清军主力在锦州,距离辽阳却有四百里,我们完全可以先其一步打到辽阳,甚至有机会先夺取辽阳。”

刘钧在众人脸上扫过,笑道,“其实,我们不一定要攻下辽阳,只要我们做出向辽阳进军的态势,那么锦州城下的鞑子绝对就会坐不住,必然要回师来救。辽阳可是鞑子都城的南大门,辽阳一失,那沈阳也就危险了,相信鞑子肯定不敢冒这个险让我们抄他的老巢。”

“要等各镇援军到来后出兵吗?”傅宗龙问。

“不等了,兵贵神速,错过了眼下的时机,鞑子就会有了防备,再想趁机打辽阳就没机会了。”刘钧回道。

“就凭这三万人去打辽阳?”范志完忍不住又发话了,辽阳那可是鞑子的重镇,在范志完看来。三万人完全不够看的。

“范抚台若是惧怕,可心留在这里。”刘钧不客气的道。

北京。

陈新甲在家中一面吃着饭,一面对几名兵部官员道,“这次和谈得用心谈。”

“皇上真打算议和?”

“估计也是两手准备。”陈新甲放下饭碗。在宫里跟皇帝谈了半天,肚子也饿了半天,他在宫里就一直也在想这个问题,皇帝是不是真的想要议和。想来想去,觉得皇帝并不一定是真想议和。主要应当还是缓兵之计,但也有两手准备。

辽西新败,现在军心不稳,皇帝了不清楚楚国公能不能击退清军。在这个时候,和清军展开谈判,也是争取时间。

会议结束后,刘钧让人把孔有德几人带上来。

“几位,这几天过的如何?”刘钧问。

孔有德几人一脸的憔悴,这几天过的自然是糟糕透了。若不是有刘钧特别下令,严格看守着他们。说不定他们几个命都已经没有了。

刘钧扫了几人一眼,对这几人并没有什么好感,在大明将士的眼中,这些人就是汉奸国贼。不过现在,刘钧觉得这几人还有些利用价值。“诸位当知道,我本来打算保全你们的性命,让你们做我的顾问,戴罪立功。可皇上有旨,要将你们押赴京师凌迟处死。”

孔有德几人都没说话,这个结果也早料到了。

“现在呢。我愿意再为你们争取一个机会。”刘钧缓缓道,“我准备出兵辽阳,甚至进攻沈阳,你们投靠鞑子多年。对辽东虚实了解的很清楚。只要你们肯用心为本公引路,禀报虚实,那么本公定会为你们再向陛下求情,给一条生路,起码保全你们的家人。”

刘钧没有直接说能保全他们的性命,反而让孔有德等人对刘钧的话多了几分相信。若是刘钧一开口就是保他们性命,他们反倒不相信了。

“愿为楚国公带路。”孔有德知道自己没有选择。他已经听说了清军在义州的大捷,也知道明军辽西败的很惨。知道这个消息后,他未免没有后悔。如果再坚持几天,也许刘钧就会退兵了。

可事实就是如此,他一降,辽西清军就得胜了。

他现在已经成了明军俘虏,手下也都没有了,他没有其它的选择了。

刘钧没有在发兵锦州,也没有在海州等侯其它援辽兵马,他直接就带着三万余明军以及两万投降的汉军赶往辽阳。

一百余里路途,大军行进的很顺利,这一带已经很空虚,并没有什么兵马。一些满人闻知盖州兵败,海州失守后,就已经迅速的退往辽阳,准备死守辽阳。

花了两天时间,刘钧的前锋已经到了辽阳城下。

辽阳是一座大城,也是鞑子的腹心之地,更是都城沈阳的南面门户,不过此时这座重镇,兵马极少。得知海州失守后,驻守在辽阳城中的是黄台吉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他一面向锦州的黄台吉报信求援,一面下达命令,召辽阳四周的满人退入辽阳,并将十五岁以上五十五以下的满人都召集武装起来,并把那些青壮的蒙古人和汉人也都编为辅兵协助守城,总算是在辽阳临时组织起了万余人马。

其中女真披甲人只有三千余,剩下几千满蒙青壮,和万余汉人辅军。

九头鸟的旗帜出现在辽阳城下时,城里的豪格甚至都不敢出城,只能在城头看着明军大摇大摆的在城下驰过。

崇祯十三年的十一月中,辽河西岸。

黄台吉自锦州一路往辽阳急驰,他在半路已经接到消息,南朝崇祯皇帝刚加封了其义子刘钧为督师,总督关外诸军。这位半年来在辽东攻城掠地无数的骁将,接旨后没有出兵锦州解围,反而在攻破海州之后,继续向北进攻辽阳。

长子豪格发来求援信息,说是在城头上看到了九头鸟的帅旗,刘钧居然亲自到辽阳城下。

这个消息让黄台吉很是忧虑,他甚至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在辽河西岸暂时驻营。他身边只带着不多的人马,就这样赶回去,怕是解不了围,他已经派人往锦州传令,再调一支兵马前来,一起随他回去救援辽阳。

黄台吉对刘钧很重视,不敢丝毫小瞧刘钧。若不是这个刘钧,他们第一次围锦州之时,也不会骑虎难下,进退维谷。最后被迫解围,反被辽西明军追着打,若不是吴三桂有些急进,满清也找不到机会反击得胜。

可现在也正因为刘钧,使得他不得不在这个趁胜进取宁锦的大好时机,又得抽调兵马回援辽阳。

这个刘钧,就如一个眼中刺,肉中钉,处处让黄台吉难受。

“这一次或许是个好机会!”

范文程看着地图,向黄台吉说道。他本是大明的秀才,后来与兄长主动投奔努尔哈赤,深得老酋信赖,多年来为努尔哈赤父亲立下汗马功劳。

“辽阳距离海边足有近三百里路,已经是深入内腹了。楚军的优势是水师和火炮,他们水师强大,控制海面,可以沿岸随时登陆和撤退,来去自由,他们的火炮更加犀利,但炮大重沉,运输不便。正因如此,以往楚军在辽东攻城掠地,也都是沿着海岸行动,很少深入离海岸五十里外的腹地,就是怕被我们的大股骑兵突袭。”

“现在刘继业看到辽阳空虚就想要趁机攻打辽阳,却不顾辽阳深入腹地,这是自寻死路啊。辽阳有肃亲王在,城坚墙高一时不会有失守之忧,等他顿兵坚城之下,进退不得,而我们集结重骑可一举击败他。”

“楚军是海中蛟龙,在海上和岸边,我们很难打的过他,可到了这内陆腹地,他们却不足为忧。”

范文程建议把代善调回来,仅留多尔衮负责继续包围锦州,只要有两三万人就足以继续围困着锦州城。至于吴三桂等兵马,不用担忧,他们刚刚新败,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再次出兵来救锦州。

“从辽西把主力调回来,先把胆大狂妄敢孤军深入辽阳城下的刘继业击败歼灭,再回头围锦州,待锦州一破,明军精锐尽失,不光辽西辽西诸地都可收复攻占,甚至还能一路打到山海关下去。”

“义州之战过后,如今大清真正的心腹之患是刘继业,其余者不足虑也,只要擒杀刘继业,南朝再无人可对抗大清!”范文程发出这样的结论。

黄台吉再次听取了范文程的建议,决定暂时在辽河西岸扎营停留,等待代善从锦州城下率领五千清军回返,与他汇合后一起杀回辽阳城下。

此时西岸有五千清军骑兵,若再得五千人,再加上辽阳城的清军,黄台吉认为这个兵力已经足够将刘继业擒斩于辽阳城下。

今天晚上,黄台吉的七弟饶余贝勒阿巴泰负责值守营地,夜半之时,突然见西面有一条火龙正向营地蜿蜒而来。

阿巴泰打量着那支开过来的队伍,估计了一下,起码有上万人。

“估计是礼亲王来了。”阿巴泰道,“来一队人,上前迎一下。”因为这支队伍是自西面锦州方向而来,因此阿巴泰丝毫没有其它的怀疑。

若这支队伍是从东面来的,他肯定就会大喊敌袭,并命手下吹响号角了,但现在那个刘钧在辽阳城下,而这支队伍却是从锦州方向来的,因此他丝毫没有认为这会是一支敌军。

“礼亲王来的还真快!”阿巴泰笑道。

一支小骑队迎了上前。

“你们是哪部份的?”

“我们是礼亲王麾下,接到皇上旨意后奉命连夜赶来!”(未完待续。)

ps: 感谢yebao**的再次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