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称雄 > 第262章 军国利器在手

明末称雄 第262章 军国利器在手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08:10 来源:笔趣阁

伏波号犹如一条海上蛟龙,驰骋在海峡之中。

刘钧站在甲板上,对这艘船越看是越喜欢,不愧是如今西方各海上强**备竞赛中的战列舰。按船上的水手介绍,这艘船才刚下水一年,是西班牙最新式的战舰。按西方英荷等国的战舰划分,伏波号可以称为战列舰。

船长足有近七十米的伏波号,拥有双层全炮甲板,上炮甲板每侧舷各有十五门十八磅炮,这种十八磅长炮,每门重达五千多斤,炮管长三米多。

底层炮甲板上则也同样拥有两侧各十五门火炮,不过底层的炮更大,装配的是三十二磅炮,炮长三米多,重达六千多斤。

除了两层炮甲板上的六十门长炮外,在最上层的甲板靠近舰首部位,每侧还各安装了五门六十磅的巨炮。

这种巨炮管短,口径大,炮弹也大,但比起长炮来射程更短,一般是用于近战,尤其是准备靠帮接舷战时发射霰弹,压制对面船上的士兵。这种炮原来是主流,但到了如今基本已经属于淘汰,伏波号上保留了十门,用以近战。

而在舰尾每侧变安装了五门九磅长炮,另还有尾炮四门,也是九磅长炮。

整个伏波号上,拥有总共八十四门大炮,可以说,这比许多城堡上的大炮都多。尤其那些炮基本上都是长炮,远比明朝现在最犀利的红夷大炮强。

不过明军使用的从葡萄牙人那里学去的铸炮技术,伏波号上的这些大炮无疑更先进,也更大,最低的九磅长炮都达到三千多斤,尤其是炮管都有一丈多长。这种长炮的炮管比起传统重炮轻,炮管长,炮弹也轻,但射程更远。

尤其是其双炮甲板的设计,若加上顶层的甲板上的炮,等于是有三层火炮。完全就是武装到了牙齿。

刘钧先前的那艘镇海号与之一相比,简直是没法比。镇海号是郑芝龙三桅炮舰的标准配制,装有四十八门炮,可只有其中八门红夷大炮勉强算是长炮。而且还远达不到伏波号最小长炮的九磅,顶多是六磅炮。

至于另外四十门千斤佛郎机,威力更是无法与长炮相比,那是早已经过时淘汰的舰炮。那种炮还是在传统的接舷战为主的海战时代的产物,射程远。炮弹轻,这种炮对于巨舰时代的战舰来说,基本上没什么杀伤力。

而且在排水量上,伏波号盖伦战舰也是镇远号三桅炮舰的三倍。

刘钧是如获至宝,朝廷这些年从葡萄牙人那里得到的铸炮技术,早过时落伍了。而与荷兰西班牙的敌对关系,也使得朝廷没能从他们那里得到这些最新式的大炮。现在好了,刘钧抄了台湾的西班牙,收获最大的不是那些城堡和商货,而是这些战舰以及大炮还有那些水手以及工匠。

“当年郑家是怎么打败荷兰的?”一众九头鸟的军官在登上伏波号起。就再没有人把三桅炮舰放在眼里了。

傅山对此做过些了解研究,告诉大家,“料罗湾海战,荷兰人动用了甲板战舰十一艘,另有刘香海盗船数十艘,而郑氏动用了一百五十余条船。荷兰人巨舰大炮,实力远超郑氏。不过郑氏的获胜,却不是凭着坚船大炮,而是靠的火攻之术,他对付荷兰一次出动了一百条火船。荷兰人根本没见过这么多的火船战术,结果是吃了大亏,战舰被烧了五艘俘虏了一艘。”

“原来是靠的火攻啊,我还以为那三桅炮舰能干掉这盖伦巨舰呢。”

“三桅炮舰其实就是郑氏俘获了荷兰人的甲板舰后学习改建的新式战舰。在此之前,郑氏的主力舰一直是大青头,也就是鸟船。而以前,鸟船上只有一前一后两门炮而已。”傅山说道。

“不可能吧,郑家的舰队这么寒碜,那他们以往怎么称雄海上的?”

好些军官们都不相信。大青头他们又不是没见过,比起三桅炮舰更小。

“海盗劫掠,靠的是速度和灵活,又不需要比战舰更大,也不必比商船更大。郑氏也是当了朝廷的将军后,才开始打造三桅炮舰,并改良加大了鸟船,增加火炮的。”

海盗靠的是速度,在海上抢劫。而那些西方海上强国的巨舰大炮,却是设计出来为了可以与港口要塞对干的。

大家一齐哦了一声,这时才都了然。原来郑氏虽称雄海上,可比起红夷们的战舰还是有很大差距啊,不过好在郑氏是地头蛇,那些过江龙也不是那么好在中国沿海嚣张的。

“侯爷,这荷兰人比西班牙人更强吗?”

刘钧向手下普及知识,“早百余年前,海上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最强,这两个加起来国土本来都没有一个台湾大的欧洲国家,最先发展海上贸易和殖民,他们曾经还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签署了一份协议,瓜分了整个世界。”

“不过后来西班牙国王兼任了葡萄牙国王,因此这两个国家成了一国,西班牙实力更强,葡萄牙则渐渐衰弱。到了数十年前,西班牙国控制的尼堪兰地区闹起了叛乱,尼堪兰那块地方就好比大明的江浙地区一样,是个最富裕收入最多的地方。”

“总之,尼堪兰中的七省独立,还拉了周边的英法等国一起联盟对抗西班牙。最终他们打打停停,七省成立了荷兰共和国。七省本来就是最富裕之地,他们立国之后商业发展更迅速,迅速成了海上强国之一。”

“原来这些红夷还有这样的恩怨啊。葡萄牙居然是西班牙的一部份,荷兰也是西班牙的一部份,看来西班牙果然不行了,荷兰有多强?”

“在南海往南,是吕宋爪哇柔佛等诸国,而如今这些南洋国家,大都被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占据了,葡萄牙来的最早,占据了马六甲海峡一带,西班牙稍晚些来,抢了吕宋诸岛,来的最晚的荷兰人则占据了爪哇。”

“荷兰人这么强。那我们这次去打的过他们吗?”有不少将领担心道。

刘钧一脸轻松的对他们道,“荷兰虽强,势力遍布世界各地,但也因此实力分散。他们虽然在爪哇兵马战舰很多。但在台湾,却也不过两三千人而已。而且台湾距离爪哇休止万里之遥,你说我们难道还怕几千孤军?”

“当然不怕!”

“怕个鸟!”

“那什么西班牙不也曾是极强大,可如今还不是向我们不战而降。”

大家纷纷喊道,士气如宏。

刘钧没有率舰队直接去大员。而是先到了与大员相隔不远隔海相望的澎湖。

当伏波号出现的时候,还引得澎湖岛上的一片惊慌,看着那标志性的红夷甲板船模样,他们还以为红夷打来了。

澎湖虽然距离台湾岛更近,但其实自元起,就直属于福建。元朝开始就在这里驻军,明朝时也在这里设立了巡检司。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里也有一些福建来的百姓在这里屯田,还有些人在这里建立了修船坊,一些渔民在这里建立了休整避风的港湾。

一度澎湖的三大岛上拥有几千人之多。

在倭乱之时。这里还经常停驻倭寇海盗,后来红夷来到东方,也曾一度想要占据这块地方做为他们的商站。为此明军还与红夷在此打了数仗。

打的最厉害的就是与荷兰人的澎湖之战,荷兰人当初在沿海得不到据点,便率舰队强占澎湖,在澎湖修建城池堡垒。后来大明先后派了近万兵马前来,打了大半年,最后荷兰人投降,率舰队离去。也正是在那时,他们发现了台湾。之后便开始经营大员。

新任的台湾巡抚何腾蛟带了一批属下官员自陆路而来,比刘钧他们早十来天到了这里。等发现那甲板船上打着的是日月旗号以及九头鸟的大旗时,何腾蛟才松了一口气。

何腾蛟带着一众属下官吏和岛上的商民来到港口迎接。

“分别时日不长,侯爷居然都有了甲板船了。想来在鸡笼一定相当顺利了。”

刘钧大笑,“朝廷大军一到,鸡笼的西班牙人立即望风而降,这大舰是本侯的战利品。”

听说刘钧已经把鸡笼港拿下,西班牙人也投降了,何腾蛟大喜。

就在刘钧舰队到达澎湖两天后。郑芝龙驻在福建的一支舰队前来汇合,如此一来,澎湖的舰船达到了五百余艘,不过这次前来的舰船,主要还是运送来一大批的粮食物资,以做攻打大员的准备。

刘钧和郑芝龙正商议要如何进攻大员之时,却突然得报,大员的荷兰人率舰队主动往澎湖而来。

这支舰队规模不小,而且其中还有英国人的战舰。他们不可能是来投降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这些红夷,是主动来战。

听到这消息,刘钧笑了。

“红夷这是自寻死路,我们还没去找他们,他们倒是主动送上门来了。传令下去,准备迎战。”刘钧一面派出快艇去打探消息,一面对港内舰船进行分舰队编组,同时还让士兵在港口以及岛上的山上修建炮台,架设火炮。

很快,更详细的情报传回。

来犯的荷兰人有一百零一艘舰船,其中盖伦战舰有十一艘,最大的一艘装有大炮一百零四门,是三层炮甲板的巨形战舰,其它十艘也都是拥有七十四门火炮的双炮甲板盖伦战舰。

另外还有十艘名为弗鲁特外号长笛的武装商船,配备有五十门中型火炮,这种船载量大,能够长期航行,火力也不弱,正是荷兰人最常用的商船。

此外,荷兰舰队里还有横帆双桅的快帆船三十艘,这种船机动性极好,船身轻巧,可商用也可军用,有中等的货舱,装备有二十门长炮。

单桅帆船五十只,每船上也装有六磅长炮十门。

一百零一艘舰船,拥有各式火炮两千四百余门。

这个规模,让刘钧听了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大员荷兰人的实力远远超乎他的想象,其实力起码是先前投降他们的台湾西班牙人的十倍以上。尤其是拥有二千多门舰载火炮,这火炮数量已经超过了集结在澎湖的五百余艘大明舰船的舰载火炮数量了。

难怪荷兰人敢这么嚣张的主动来攻。

可荷兰人哪来这么多的战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