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称雄 > 第693章 三驾马车

明末称雄 第693章 三驾马车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8:19 来源:笔趣阁

如今茶叶是对外出口贸易的一项大宗商品,据刘钧所看到的奏章报告,朝廷今年一年产销的茶叶数量是相当惊人的,达到了一亿多斤。其中内销五千多万斤,外销四千多万斤。

大汉茶叶种类繁多,价格也不一,但出口价格大致为平均每担茶四十块银元,合每斤四百文钱,这个价格是盐的十多倍。

盐价每担三块,朝廷征税两元,税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七,而茶税则是按百分之二十征收,出口茶叶一担征收八块银元。

今年朝廷盐的销量达到了三千多万担,盐税收入六千多万块银元。

而今年朝廷出口四十多万担茶叶,光出口的茶税也多达三百多万块,内销的茶叶价格稍低些,但一样是一宗大额税收,达到一百多万块银元,仅茶叶一项,今年的茶税就达到了五百多万块银元。这个茶税比起明代时,要高出许多。明代时,茶税低时一斤一文,高时一斤十文,不过明代时就连一斤一文的茶税也收不齐,朝廷一年的茶税收入低的可怜,根本收不到税。

大汉百姓今年消耗了五千多万斤茶叶,平均下来,差不多每人年消费茶叶一两左右,这个数字并不大,茶叶市场依然还很巨大。

三十文一斤的盐,三十文一斤的油、酱、醋,二十文一斤的大米。

另一项重要的商品糖,白糖的售价多为八块一担,一斤要八十文。

但最贵的还是茶叶,不过茶叶种类多,各种价格的都有,贵的一斤得几百文,但便宜的也有二三十文一斤的碎茶。

刘钧细细的算了一下,如果京师一个八口之家,一年的生活费用至少得要五十块银元。但是这个家庭只要有两个劳动力,那么以现在京师里一月至少四到五元的收入,他们一年收入也有上百块。

而如果是一个官吏、或者军人、教师这些公职。他们的收入则更高。

这样算下来,百姓消费开支增大了,但他们的收入更高了,而且他们在消费的时候。其实已经向朝廷交纳了许多税收,并不需要再额外的承担许多负担,总体来看,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

大汉强盛了,百姓也确实的享受到了红利。工商业的兴盛。拉动了内需,也让大量的剩余劳力,都有了赚钱的机会。

这个结果,刘钧早在大臣们的奏章报告上看到了,但自己亲身体会到,则又是一回事。一早上,刘钧的心情都非常好。

历史上西班牙人走了****运,在美洲发现了金山银山,每年一船船的金子银子往回运,不知道让多少国家羡慕过。可是西班牙人挖回的那些金子银子。却都是王室和贵族们所垄断的利益,普通西班牙百姓并没得到什么好处。

王室和贵族们有钱后,奢靡无比,大把花钱。

他们从欧洲各国购买各种商品,一船船的银子运到东方,购买东方帝国的丝绸、瓷器、茶叶、蔗糖等等,向英法等各国购买大量的原材料、粮食等。

他们以为有钱能买来一切,但结果却是西班牙严重的通货膨胀,普通百姓的日子越发的艰难。西班牙人没有拿这些钱却发展自己的经济,没有去升级自己的产业技术。

结果就是他们在美洲挖金子银子。然后再一船船的运到了欧洲和东方,给各国输送白银,给各国提供了无数就业机会,给他们的发展造血。

当美洲金银产量下降后。西班牙人的问题终于来了,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穷的只剩下钱了,他们现在是既没了钱,也没有了其它一切。

而欧洲各国却在西班牙人的喂养下,越长越庞大了。

最终。狂傲不可一世的西班牙人没落了。

刘钧觉得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大汉必须引以为戒。不论是战争还是贸易,都得让国家得利同时,也让百姓分享红利。唯有如此,才能民富国强。

大汉这两年南征北战,征服蒙古、女真的同时,又吞日本并朝鲜,既得到了大量的土地也得到了无数的人口以及财富。不过刘钧没有拿着这些钱就享受挥霍,也不是修宫殿,而是用钱迅速的升级着大汉的工业体系,煤炭钢铁、军工制造、造船,并在不断的加强交通运输。

战争带动军工制造业,军工业又给上游带去大量的订单。同时,贸易兴盛,也使得工商业繁荣,而大量的基础建设,也在拉动着制造业、原材料等上游的兴旺。

无数的岗位新增,给许多大汉百姓多了赚钱的机会,而这些收入增加的大汉百姓,消费也自然提高了,转而又带动着内需,又刺激着生产加工行业。

朝廷也在这些环节中,征收了一笔又一笔的税收。

这是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

在如今这种情况下,战争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大汉如今的经济,甚至有一些战争经济的味道了。

战争、贸易、建设,这三架马车,正拉着大汉帝国一路狂奔。

中午,在大前门的那家德国饭店一号店吃了顿丽娜亲手做的拿手猪脚。席间,丽娜提出准备再开几家新店。

“外东城就要开始兴建了,顺天府已经启动了好几个建造项目,目前,顺天府已经办了好几场拍卖会,好几块地已经被拍卖出去了,现在几个建筑商都争相启动项目,其中顺发工程公司的那个商业街项目已经开始招商了,我觉得那地段不错,想要买个商铺开家新店。”

今年十月的时候,刘钧还在日本,顺天府尹刘键又搞了一次隆重的天下比武大会。这个比武大会其实就是刘钧跟刘键提过的运动会的模式,搞了许多个比赛项目,先是各省的选拔赛,选出全省各项目的优秀者,然后以省为代表团,最终汇集京师,参加天下比武。

赛马、跑步、击剑、游泳、标枪、铁饼、铅球、摔跤等等,一共有一百多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设立了一二三名,设立金银铜牌,还有相应的奖金。同时各省代表团还一起竞争总奖牌和总金牌榜。

身为皇帝的兄弟。刘键偿过搞这种盛会带来的经济甜头后,把这次比武大会办的很成功。吸引了无数的商家和百姓入京,甚至还带动了一把京师的博采业。

持续半个月时间的比武大会,引得百姓喝彩连连。也大大促进了京师的商业,直接间接的收入,让顺天府大赚了一笔。

手里有了钱,刘键也就越发的不甘寂寞了。

刘钧一回来,他就上奏报呈了一个项目。刘键打算重启北京外城修建计划。他打算先修建东外城,项目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一年时间,三年后把东外城修建完毕。

对于刘键的这个计划,刘钧一开始并不太支持。

因为刘钧并不觉得城市人越多越好,京师现在已经超过百万人口,确实已经有些饱和,但最好的解决办法并不是继续修建外城,刘钧认为好的办法应当是在北京周边修筑一批卫星城。

卫星城是后世英国人最早提出的一种概念,指的是在一些大都市外围。建立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的交警或其以外的外郊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要相对**性的城镇。

这种围绕中心城市像气象卫星一样的城镇,因此叫卫星城。

在后世,百万人口的城市,也就一些地级市的规模,那些大都市,都已经是超过千万人口的超级人口大城。

不过在这个时代,一百万人口的城市。是相当恐怖的,十七世纪中期的全球,也没有几个。在英荷等国,有个两三万人口就已经是城市了。有十万人口,都是大城市了。

过多的人口,带来的压力是极其大的。

历史上,明末京师大疫,造成了十几二十万人口死亡。

人口过多,不但对卫生医疗等压力大。同时教育就业压力也大,甚至物资的供给也一样压力极大,还有交通等情况。

早前,朝廷从京师迁走了大量的贫困者,在通州、昌平等地建立了许多工坊,将这些贫民迁往这些京畿地方,朝廷对那些棚户区进行了改造,京师的人口压力得到了些缓解。

但随后这两年,京师人口又多了起来。大量的官吏以及他们的家眷,还有京师新设立的许多学校,大量的学生。

此外,京师的商业的繁荣,也让这里的商人以及工人大增。

刘钧也计划在京师百里范围内,兴建一批卫星城镇,每个镇四五万人口,如果建十个镇,就能容纳五十万人口。

这些卫星城建立,则是为了把京师的各类工坊,都迁到卫星城中,工坊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庭,也都迁到卫星城里,甚至,还将把京师的那些学校,也迁到京外。

刘键却更倾向于扩建京师,把嘉靖时计划的外城给修好。当初只修了一个南城,还没什么规划,大汉立国后,外城改造计划,把贫民窟一样的外南城,改造成了如今京师最繁华的城区。

在这个改造过程中,主持改造的顺天府投入虽不少,但回报却更高。

现在刘键就准备用十年时间,把东、西、北三个外城也给建起来。第一期三年时间建东外城,分三期,一期一年。

刘键已经请了许多工匠,做了许多研究,最终做了一个东外城全盘规划。

刘键的这个规划做的很好,没有一拍脑袋说建就建,而是充分考虑到了东外城的定位,然后围绕着这个定位,做了全盘的规划。

他的修建计划也很不错,分成三期。

顺天府负责的是规划,但不负责开发。他很聪明的把城市经营这个理念运用的很好,打算顺天府只做规划,然后招商引资。

顺天府举行招标会,让愿意承担开发的商人接盘。顺天府把一期工程分成许多个小项目,然后招标,项目连带着地皮打包。

比如丽娜想买商铺的那个项目,那里是一条商业街,这是顺天府已经规划好的。顺天府把这条商业街做为一个项目招标,最后得标的开发商,得付给顺天府一大笔地皮钱,然后拿地之后,还得按顺天府做好的规划,在规定时间内建好一条商业街和沿街商铺房产。

只要他们按规定完成开发,建好的商铺是租是卖,当然由他们自己决定。

为了鼓励这些开发商来投标开发,刘键还把从刘钧那里听去的一个点子,转而告诉了那些开发商。

那就是提前卖楼收钱。

项目竞标到手,一边着手开始建造商业街,一面却立即开始做出效果图、未来实景沙盘,然后开始出售。

房子还没开始建,却已经开始卖钱,这种事情若是以前,是绝对不敢想象的,但现在大汉商业这么繁荣,这种事情也能得到大家的接受了。

尤其是东外城的开发项目,风声一出来,不知道就引来了多少人的关注。南外城开发改造的巨大成功摆在眼前,现在南外城的商铺,尤其是东西大街和前门大街上的商铺,那真正是旺铺,根本就是一铺难求。许多商铺,这两年已经是打着滚的不知翻了多少翻。

许多商人都后悔当初没有买上几套到手,要不然光是出租收租钱,就能够躺着享受好几代了。

现在南城有这样的机会,当然都得争抢。

看到东外城计划这么受欢迎,最后刘钧也妥协了一下,与顺天府重新调整了一些规划,比如未来东外城,将专门划出一片区域做为学区,京师大学堂、北国子监大学、京师师范大学等等各所大学,以及那多达几万人的学生教师,以后都会迁到东外城。

最终刘钧决定,京师东外区正式立项启动,同时卫星城计划也开始着手筹备,第一批卫星城先建四个,计划把京师的那些作坊工厂,都搬到卫星城去。

拿到皇帝的批复,刘键立即就开始着手实行他的东外城计划。

项目进展的很快,招商招标。

竞标成功的开发商们,也立即开始动工,如丽娜想买商铺的那个商业街开发商,那边还刚正式动工,这边已经出了效果图,开始出售出租商铺了。

“现在预付两成定金就能预定商铺了,若是能够付全款,还有极大的优惠呢。”丽娜已经去开发商的展示厅里看过,对那未来效果图很是喜欢,尤其是那沙盘,把那现在还是一片荒地的商业街,描绘的极好。

“多久能交铺?”刘钧问了一句。

“十个月就能拿到商铺钥匙,可以进店装修了。”丽娜道。“我就是担心不知道靠不靠谱。”

“你可以和他们签订详细的合同,约定好交铺日期,以及违约后的后果。至于其它的,你不用担心,这事情是顺天府主导的,后面有朝廷呢,开发商不敢胡来,坑不了你。其实你若真想买,不如多买几个商铺,将来东外城建好,这些商铺肯定会升值,不论是拿来自用还是出租或者出售,都很值。”

“那我听你的,回头我就去跟他们签合同。”丽娜搂着刘钧的手臂一脸甜蜜笑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