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称雄 > 第414章 首辅自杀

明末称雄 第414章 首辅自杀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8:19 来源:笔趣阁

吴昌时是在吏部衙门公房被锦衣卫直接带走的,当着吏部一众官吏的面。…紧接着,吴昌时京中的宅第也被查封。

吴昌时被锦衣卫抓走后,立即被关入了北镇抚司诏狱之中。

周延儒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慌神了。他亲自过问此案,可锦衣卫指挥使刘侨丝毫不给他面子。

刘侨亲自坐镇诏狱审讯吴昌时,仅半天,吴昌时就熬不过锦衣卫的刑具,全盘供认,在罪状上画押签字。

刘侨将供状呈交皇帝与总理处,吴昌时大小罪状数十条,其中最重要的罪状则有四条,一是能内,也就是结交内侍。而按明制,交结内侍者斩。其二,吴昌时大肆贪污,收受贿赂、卖官。其三,毒杀张溥,其四,勾结首辅周延儒、煽动京军闹饷,谋逆做乱。

这四条大罪之余,还有许多条罪状。

但仅这四条,每一条都够吴昌时死一次了。

朱慈烺看过之后,立即召刘钧、刘宗周、吴甡入见,出示供词,然后令他们召集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司会审,东厂和锦衣卫协助侦辑,严查周延儒的涉案之事。

“陛下,三司会审,厂卫协查,已经取得确切证据,首辅周延儒确实是京军闹饷幕后之主谋,其贪污等事,也一一查明,都是属实。据查,周延儒仅复出任吏部尚书后到如今,短短两年时间,就已经贪污赃银累计一百三十余万块银元之多”

朱慈烺年纪虽轻,可也十三岁了,对于向来信任的首辅周延儒如此之事,气愤万分,将状子向御案上用力一摔,状子掉到地上,他还上去用脚猛跺,咬牙切齿的说道。“先帝如此信赖他,两度任用他为首辅,临终还以他为顾命大臣,却不料,此人品性败坏如此,短短两年,居然贪污一百三十多万块银元,简直是国之蛀虫。刘侨!”

刘侨跪下。

“立即去把周延儒带来,朕要当面询问,看他做何解释!”

“是。臣遵旨。”

刘侨转身离开,出去的时候从刘钧身边擦身而过,两人目光隐秘的交流。

周府。

周延儒自早上起一直坐在书房里,整个人脸苍白如纸。今天早上,周府就已经被锦衣卫给围起来了,一个人也出不去,一个人也进不来。连个买菜的奴仆都出不去,周延儒出门上朝,也被拦住了。

周延儒当时就有种天塌下来的感觉。他知道,这次他出事了。

吴昌时出事的第一时间,他就担心事情最终会烧到他身上来,现在果不其然。事情最终烧上身了。

老管家慌忙的跑进来。

“大人,锦衣卫闯进来了。”

管家的话未落,锦衣卫已经踢开了书房的门。周延儒转头,“刘侨!”

刘侨扫视了一遍书房。然后对身边的锦衣卫使了个眼,顿时几名校尉上前将管家推了出去,并把书房门关了起来。

“周先生。陛下有旨。”

周延儒忙站起身来,整理下衣服。

“不必摆香案了,就在这里听旨。”刘侨道。

周延儒跪下接旨,身体不可抑制的颤抖起来。

“皇上有旨,首辅周延儒多贪脏不法,甚失朕望,姑念其往日功劳,不约公开处置,着即令自缢,保其全尸。钦此!”

周延儒伏在地上,连谢恩都说不出来了。

“周延儒接旨。”

“臣谢恩。”周延儒叩头,声音打战。

刘侨将三尺白绫扔在周延儒的面前。

周延儒捡起白绫。

“不!”

周延儒突然高呼,“不,我不相信这是陛下的旨意,我要面圣,我要见驾,我要亲自面见陛下。”

刘侨冷哼了一声,“周老先生,你还是配合点,莫要让我为难。”

“这一定是矫诏,是刘钧的意思,对不对?”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我要面君,我要告诉陛下,刘继业也不是什么好人,当年老夫谋划复出,刘钧业也凑了几万两银子送入宫中给王承恩和曹化淳。我要把这一切都告诉陛下,我还要告诉陛下,先帝之死,刘继业他逃不脱嫌疑!”

刘侨脸一变,突然冲了过去,捡起白绫就一把勒在了周延儒的脖颈上。

他双手用力,越勒越紧,周延儒拼命挣扎,可在身高一米九以上的刘侨手里,他的挣扎毫无作用,脸越胀越红,呼吸艰难。

“周先生,你若是能识时务点,又何至于有今日?”

周延儒拼命的踢着脚,眼睛瞪着老大,这一刻,他确实充满后悔。为何就要与刘钧不死不休呢,为何?

挣扎渐渐停了下来。

刘侨看了他一眼,试了下他的鼻息,然后叹息一声。

“一路走好!”

白绫被挂上屋棱。

刘侨从书房中走出来,守在门外的锦衣校尉们望过来。

“周先生自知罪孽深重,愧对先皇与陛下,无颜面君,已经自缢了。”

刘侨令锦衣卫守住周府和周延儒的尸体,然后离府入宫复命。

“什么?周延儒自缢了?”

皇帝惊讶,连吴甡和刘宗周也一脸震惊,刘钧也露出了惊讶之。

“是的陛下。臣往周府宣旨之后,周先生说要静思一会,然后过了许久也不见他出来。臣便让人去请他,结果发现周先生已经自缢而亡了。”刘侨道,“都是臣办事不力,请陛下责罚。”

“算了,这事不能怪你。”朱慈烺有些意兴索然。

刘钧道,“陛下,既然周阁老已经自缢,人死罪消,还望陛下能够宽恕他的家人。若是陛下能够宽恕,还请不再追究周阁老身后之罪。就当周阁老病逝,若陛下还能给予一些哀荣,大家都会称赞陛下的仁慈的。”

“可以给他保留几分身后名,也不再追究他的罪责,但周家必须主动把周延儒这些年贪污的脏款主动上交朝廷,若敢有半分隐藏,到时朕绝不会再给第二次机会。”

“谢陛下宽恕。”刘钧道。

“陛下仁慈。”吴甡和刘宗周也一起道。两人对于刘钧这个时候还替周延儒说话,都有些意外,也有些感激。毕竟周延儒的那些事情,证据确切,没什么可怀疑的。周延儒贪污之内的,都算是官场惯例了,哪个官不贪污?就靠大明官员们那点极低的俸禄,连生活都过不下去。

但周延儒幕后煽动京军闹饷,却明摆着是冲着刘钧去的。刘钧现在反而还替周延儒说话,确实难得。

不过这个时候,给周延儒留个身后名,也不仅仅是刘钧仁慈,而是目的已经达到,干掉了首辅后,现在要的不是趁胜追击,大搞清洗,弄的人心惶惶,而是要尽量把这次事情的影响先降低。

周延儒的死,对外宣称是病逝。但京师上下,都知道周延儒是上次京军闹饷的幕后之人,因事情暴露后,畏罪后自缢而亡。

周延儒一死,顾命大臣便剩下了三人,内阁首辅的位置也空缺。

“陛下,臣提议由次辅接替首辅之职。”刘钧提议。

朱慈烺想了想,“准。”接着他又道,“次辅之位就由刘宗周接任,另外,皇兄也一同入阁。”

这个提议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刘钧主动表态不入阁,刘宗周也接着表示不入阁。

可最终朱慈烺却坚持自己的意见,“你们都是朕的顾命大臣,入阁之后,更好办事。此事就这么定了。”

“臣谢陛下厚恩。”刘钧接受了。

刘宗周想想也接受了。反正他们都在总理处了,再入内阁也没太大关系。

如此一来,首辅就成了吴甡,刘宗周为次辅,接下来四位群辅,刘钧、程国祥、方逢年、蔡国用。

内阁依然维持了六人的数量,首辅吴甡加中极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次辅刘宗周加建极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刘钧加文华殿大学士兼直隶总督、程国祥加武英殿大学士、方逢年加文渊阁大学士、蔡国用加东阁大学士。

吏部尚书郑三俊、兵部尚书陈新甲、户部尚书李邦华、刑部尚书金光宸。

首辅吴甡兼任礼部尚书、次辅刘宗周兼任工部尚书。

原工部尚书调任枢密使,原礼部尚书则调任左都御史。

同时,吴甡进太师、刘宗周进太傅、刘钧进太保。

吴昌时一案,把首辅周延儒扯下水,他一死,朝廷的格局再次改变。剩下的三位顾命大臣全都入阁,朝廷的核心变成了总理处、内阁、司礼监,这其实就相当于隋唐之时的中央三省,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总理处相当于中书省,司礼监相当于门下省,内阁相当于尚书省。总理处决策、司监审核、内阁执行,六部庶政。

外朝有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法司,内朝则有东厂和锦衣卫。

兵部也进行了一**调整,军机处、兵部、枢密院。兵部有陆军司、海军司、海军陆战司三个兵种司令部,以及总后勤司、总装备司,负责的是军政后勤。而枢密院有总参谋司和五军司令部,下辖各军区、军镇,负责的是军令指挥系统。

这一系列的改变,对于刘钧来说,不过是个手段,这些新的机构都是他进一步争夺权力的工具。

周延儒一死,刘钧离目标又近了一步。未完待续。--╯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