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五八、剑南

五代兴唐 五八、剑南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3:34 来源:笔趣阁

在平定交趾后,朝廷的势力,便从川南、都泥江(南盘江)和朱鸢水(红河)三个方向进入杨氏所建立的“大义宁国”境内,恢复大唐时对剑南道的统治。

在大唐灭亡的同时,在剑南割据的南诏国也是走向了变亡。先后出现郑买嗣所建立的“大长和国”,赵善政所建立的“大天兴国”和杨干贞所建立的“大义宁国”,这几个政权的交替更换,相互厮杀,也是引得剑南地方民不聊生,怨气冲天。

共和十四年,杨诏发动兵变,囚禁其兄杨干贞,自立为王。

段思平与善巨城(今永胜)守将高方、董伽罗联合,趁机起兵。

共和十七年,段思平率军在据桥(点苍山北洱源)大败杨军,杨诏兵败自杀。杨干贞在得知兵败的消息后,弃“羊苴咩城”(大理)逃往威楚府,并向朝廷称降。

杨氏势力,在段高联军的打击下,在战场上接连失利,整个所谓的“大义宁国”局势在一年多年的时间里,已经彻底糜烂。

时值春夏之交,剑南道的气温倒也算是宜人,比交趾和广南西路潮热的气候要显得清凉了许多。

交趾镇守使李继忠所部在水师的配合下,三多大军浩浩荡荡沿南定江进入秀山郡,从南部向昆州进军。

而岭南西路招抚使安审琦、静江节度使何福进也是率军从罗雄前往昆州。

在川南,川南节度使李仁罕攻会川府(会理),黎州汉源镇守使张觉攻建昌府(西昌),唐军趁机大举直入剑南。

此时哀牢山的山地间,唐军的队伍延绵三十余里,相互之间依然保持着有机的联系。

由于剑南崎岖的山地地形,自大军进入昆州之前,便不可能在行军的时候还保持严谨的军阵了。为求稳妥和避免意外,李继忠仔细规划,令大军放慢行军速度,各军呼应前行。

尽管速度不快,但是三万多大军在进军时,也是浩浩荡荡。

此时的剑南,内乱自生,朝廷大军在进入其地后,根本就没有遇到抵抗,所到之处皆是望风而降,倒也省了唐军许多麻烦。这受够了战乱之苦的剑南百姓在见到朝廷大军后,反而是感激涕零,主动为大军带路,争当向导。

只不过李仁罕在进攻会川府时,却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南诏军也是没了退路,段思平之弟段思良纠集了两万余兵马,意图据城顽抗。

六月,延绵的红色旗帜出现在南诏军的视野当中。

李仁罕率三万南川军包围会川城,战斗随之打响。

战鼓阵阵,攻城的部队陆续在城外的坡地聚集列阵,队伍以数百人为一阵,部分火炮已经在城外的山头上摆开。

“怎么到了现在,南诏人还妄图据城顽抗?”从建昌率军赶来支援的张觉在观察了一下城头的情况,把手里的望远镜放下后说道。他是李仁罕的外甥,是朝廷为数不多与主将有亲属关系,而没有被调离的统兵大将之一。

现在进攻城池对唐军来说,已经基本不算是什么特别困难的问题。

“他们也是没办法,再跑大军就直趋羊苴咩城下了。”李仁罕说道,他的部队久在川南,对于穿山越岭已经是十分适应,而且有马湖江(金沙江)上的水路运输,他也不用担心后勤补给问题。

所以,他的心里倒是一点也不着急。

张觉摇了摇头道:“上面的命令是尽量多抓俘虏,这剑南地方,许多道路都要重新整修,用人的地方太多。这从交趾修往昆州修路还要更容易一些,想要从川南把公路修到这里,却是十分困难。”

“就这样吧,先吓唬他们一顿,然后再劝降!”李仁罕说道。

这时战鼓擂响了起来,几支攻城的唐军的军阵开始缓缓逼近会川城下,隆隆的炮声响了起来,炮弹在城头上炸开,腾起一团团的火光和浓烟。

红旗飘扬,唐军从三个方向同时发起了进攻。

此时参与攻城的华夏军规模只有六千余人。但对于第一次面对朝廷大军攻势的南诏军来说,却是面临前巨大的压力。火炮和排枪,压制着城头的弓弩手们几乎无法进行还击,只要身形暴露得稍微多一点,就会中弹惨死或是受到重创。

炮弹打散了城头上守军的阵形,火枪又压制着他们的反击。推着云梯的刀盾手们轻易地就冲到了城下,将云梯搭上了城头。炮弹在城头上飞舞、爆炸,守城的南诏军冒着炮火和弹雨朝着城下投下石块和擂木。

守军的伤亡剧增,过了好一阵才发现唐军并没有登城,架起云梯只是为了吸引城头上的守军暴露目标。仅仅在第一轮的交手中,便造成了守军上千人的伤亡。

在城头督战的段思良这才看得明白,朝廷大军之所以不做强攻,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强行攻城的能力,而是为了不断消耗守军的实力,摧垮他们的战斗意志,以减少自己的伤亡而已。在战前还有一些信心,毕竟他的祖上也曾经大败过唐军,为南诏立下过汗马功劳。

现在看来,他想得太过离谱了。

朝廷大军的火器之利,让那些从建昌府逃出来的南诏军将谈之色变。

战斗只进行了半天,段思良已经切身感受到了与唐军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他原来所倚仗的所谓蛮部军卒的勇悍根本不值一提。

这枪炮声接连作响,手下这些蛮军的战斗意志,正在迅速地流失和崩溃。

想到这里,段思良倒也是做事光棍,直接命人在城头打起了白旗。

威楚府。

李继忠率军而来,杨干贞则率南诏“大义宁国”残余君臣,出城迎降。

在占领威楚府之后,李仁罕所率大军也赶到了弄栋府,两路大军会合,直奔羊苴咩城而来,反倒是刚赶到昆州地界的安审琦和何福进两人气得直跳。这从岭南入昆州,一路行军艰难,谁知一仗也没捞到打,前面那俩怂人都快折腾完了。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段思平见朝廷大军赶到羊苴咩城,很明智地献城而降,并与高方两人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们两人一直是心向朝廷。此次起兵反杨,目的也是携南诏回归大唐。

朝廷任命何福进为剑南镇守使,升昆州为昆明府。另外倒也没有处置高方和段思平,继续任命高方为善巨防御使,段思平为腾冲府镇守使。

至此,整个剑南也是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