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五三、新时代

五代兴唐 五三、新时代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3:34 来源:笔趣阁

虽然李岌一直在北都晋阳处理朝政,但洛阳在名义上一直都是大唐帝国的都城。

在正式还都洛阳之前,朝廷又进行了一次大的人事调整,任圜、元行钦和夏鲁奇等一众老臣致仕,进入新成立的谘政院中。卢琰接任宰相,张敬达为枢密使,宋廷浩为屯田令。

在江南,朝廷迫使吴、越两国让出通州和苏州的松江两地,以为新组建和江南水师驻地,等于是控扼住了长江口的水道。另外就是册封李昇为江宁王,有意将其势力与江北广陵府的南吴王杨溥分割开来。

如今大唐还剩下淮南吴王、江宁王、吴越王和南平王四处割据之地,这吴国和吴越基本上已经被控制住,撤藩只在朝廷一念之间。唯有这南平王刘的势力还算是强大,朝廷暂时还无法插足其间。

这个年代淞江是直通太湖的,后世的崇明岛还是长江口三座荒凉的江心沙洲,长江入海口的江面远比后世开阔。

朝廷在通州和淞江设立两处水师营,并兴建船厂,设立军屯,这实际上也宣告了吴、越两地已经放弃了抵抗,选择了彻底臣服。这也没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将吴、越、江宁杨家、钱家和李家三王举族迁往洛阳一带定居,这是早晚的事情。

船政大臣刘江从泉州考察完船务后,乘坐水师战船赶到了淞江营。

刘江所乘坐的这艘船不小,排水量足有450多吨,是目前大唐水师所装备的最大型的舰船之一。

此时长江江面上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这样的天气在江南倒是极为难得。

刘江从住舱走了出来,上到了两层楼高的驾驶舱内。

前方的淞江口水面宽阔,江面足有两公里多。

淞江水师营和造船厂就设在江北与大江之间的三角地带。

帝国高层已经通过了水师建造大型远洋舰船的报告,并责成枢密院与船政署组成一个专门的联合机构,以负责指导国内的造船业发展和组建远洋海军的筹备工作。

淞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是江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带,也是最适宜发展航运和造船业的地点。所以造船署将通州营和淞江营两座水师造船厂定为了重点建设工程。

目前船厂将会逐渐将使用巨木制造主龙骨的传统方式改作钢板铆接龙骨,以便于节省木料和建造更大的船只。现在大唐境内的船厂所建造的大船也就在500吨以下,天子和朝廷方面的意思是准备建造超过千吨的大型远海舰船。

所以淞江和通州两处船厂的建设方案也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新调整,以适应朝廷方面最新的要求。

这次对造船厂所进行的大规模改造的扩建计划将推动大唐造船业实现新的技术飞跃,由数百吨级提高到千吨级水平,一举超过大食和波斯等国的造船技术水平。在此之前,国内的造船厂大多只能建造吨位在200吨左右的内河船只,可是在泉州和广州,当地能够建造比这还要大一倍的海船,那些越洋而来的大食或是波斯商人所拥有的远洋海船也最少有700到800吨以上。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改造的扩建,要求几个主要的水师造船厂都具备建造超过千吨的远洋舰船的能力。

相对而言,目前只有渤海三家水师船厂和荆州、江夏水师船厂厂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蒸汽船建造经验。

幸好朝廷、枢密院和工部对远洋海军和造船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奋斗目标还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只是要求新组建的船政署在五年内完成造船厂的改扩建工程和千吨舰船的研制工作。

长江以南,淞江北面的江边现在成了一片工地,要论岸线和占地面积比另一个时空的沪东造船厂都不算小。蒸汽吊车旋转和起吊的时候发出的嘎嘎声,不时还有汽笛尖锐的鸣叫来提醒工人们注意安全。

淞江造船厂的规模上超过了目前国内正在进行的大多数工业项目,这里正在被建设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新兴造船基地,长江沿岸区域大面积的苇塘正在被填土夯实,大片的临江土地都划归到了这家新建的造船厂范围内。

船厂需要新建千吨级钢筋混凝土干船坞两艘,大型混凝土浇筑永久性船台四座,大型蒸汽吊车,还有配套的锻铁、锯木、动力等一系列的车间。目前建造船体的主要材料还是木料,有些战舰会在外面包一层铁胁作为防护,不过这种战舰并不太多。

船厂的工地上热火朝天,还悬挂着几条巨幅的标语:大干快上,力争船厂三年建成投产!

这似乎是那些朝廷所派出的宣教人员所干出来的事情……

……

这个世界第一条铁路终于是准备正式开通运营。

晋阳北到古交63公里的窄轨铁路线,再加上大量的人力的物力投入,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全线贯通。在正式开通仪式之前,货运的火车已经是开始试运行了一段时间。要真算起来,在这条铁路正式开通之前,古交、武州、磁州和兴州的铁厂已经都铺设了短途的铁路专线,进行矿石原料和人员往来运输,已经运营过一段时间了。

当犹如怪物般的火车机车冒着黑烟,在车轮两侧喷着白色的水汽,发出咣当咣当有节奏的声响,缓缓驶入设在晋阳城北的火车站时。铁路沿途看热闹的百姓们都不由得傻了眼,有些在古交铁厂做工或是经商往来的人员,见过世面者便向周围的人们吹嘘着这火车有多么厉害。不用骡马,一次居然能够拉动十几节的“八**马车”。

今天的晋阳北站显得格外热闹。

李岌率领一众的朝廷大员专门赶来,为铁路的正式通车仪式进行剪彩。

这些大臣们在铁路试运营期间,早就利用特权,坐着火车往古交跑了好几趟了,尤其是工部尚书曹信,上个月居然往古交铁厂跑了十趟,美其名曰“考察铁厂改造工程进度”。今天这厮又坐进了这趟只有四节客车车厢的专列的车厢里,带领一帮工部、少府寺的官员和以何铨、王元所带领的铁路建设与研究团队,进行正式验收。

呜……

随着机车拉响了三声汽笛,这列披红挂彩的火车开始缓缓开动,平稳地驶出了晋阳北火车站,其后越来越快,朝着阳曲县方向飞驰而去,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