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三六、巡察

五代兴唐 三六、巡察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3:34 来源:笔趣阁

八月,李岌巡视兖州,有随行请拜孔庙,不许。

及直奉符,改奉符县为泰安,升其为州。

八月二十三,沿牟水而至莱芜监。

莱芜铁监,历史悠久,莱芜监位于牟水之北。

牟水上游,正在修筑一座拦河大坝,在河岸两侧,一座占地面积不小的新型钢铁厂,正在拔地而起。

水库、铁厂,包括南面的鲁山,几处铁矿和煤矿也在同时建设当中。

莱芜铁厂,是帝国规划兴建的八处钢铁基地之一。

莱芜地区,自汉代以来,就是重要的产铁地,根据李岌的记忆,这里的煤铁储量都超过了数亿吨,很适合发展钢铁工业。

虽然现在国内,很多行业都已经慢慢开放给了民营商户,不过钢铁行业,仍然还是采取的官营方式,还没有开始实行股份制改造。这种基础产业,若是依靠自行发展,速度太慢,还得由上至下的来进行推动。

由于国内的钢铁需求量日益增长,钢铁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正因为如此,国营铁厂的效益红火,利润巨大,朝中的元老勋贵们一直在推动着对其进行股份化改制。

“正如陛下所见,铁厂的建设和改造,学习了古交铁厂所长,不仅依靠水力来驱动,在规划中,大部分的设备已经准备采用蒸汽机来进行驱动了。规划中最先建造的两座炼铁高炉,都高达六丈以上。”少府监和充州、齐州两地及莱芜监的一众官员,陪在李岌身边,参观着铁厂的建设情况。

李岌面前,就是钢铁厂最重要设备,两座正在建造当中,高达二十米左右的炼铁高炉。这种高炉,都是以钢铁为外壁,内部再用耐火砖砌筑而成。另外原来以水力来驱动的大型鼓风机,现在已经被更为方便的蒸汽机所取代。

由于蒸汽机的应用,煤矿和铁矿的开采效率大为提高,产量也是增长了数倍,已经足以保证钢铁厂的原粮所需。

在大唐,钢铁生产的中心,已经由太原周边,慢慢向外扩散。

目前晋阳周边的钢铁产量,再加上武州,还是占到了国内钢铁产量的一半,不过在韩城、磁州、兴元、綦江、大冶、舞阳、莱芜和平州八处钢铁基地建成之后,国内的钢铁产量会提高数倍,基本上能够满足目前国内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在未来,钢铁即是国家!”

这是李岌为莱芜铁厂所题的字。

……

这已经是李岌第三次到沽口营进行巡视了,由此也能看出他对于水师建设的重视程度。

再一次来到沽口港,李岌已经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变化。

沽口的码头、水师营和造船厂几乎占据了海河南岸一大片的港湾,而在它的外围,以沽口码头为基础,已经形成了一个颇有规模的城镇。

李岌这次到了沽口之后,直接把这座称之为泥沽寨的小镇改为为天津卫。

沽口造船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主要是船务总监刘江不断从晋阳引进各种用蒸汽驱动的木工或是打铁机械,另外就是船厂正在自建一座小型的炼钢厂,以供制作零件使用。在完成了初步的改造后,船厂现在已经拥有了三座船台,每年能够建造六艘战船。其中三号船台最大,能够开工建造一千料(400吨)以上的战船。

这是李岌所听到的最好消息,按照这个速度,到后年他就能够组织起一支由数十艘战船所组成的舰队出来了。

刚到沽口,李岌就听说了三号船台目前已经开始开工建造第一艘千料大船,便是顾不上休息,兴致勃勃地赶到了船厂进行参观。

“这两年你主持船务,做得很好!照这个进度,再过两年,我们就能拥有一支能够进行远海作战的水师了!”看着船台上那艘长达七十多米,正在建造的战船,李岌面带欣喜地对刘江说道。

“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做的,份内之事,学生自当鞠躬尽瘁。”跟在李岌身侧的刘江一脸恭敬地说道。

李岌笑了笑:“你呀肯定是在心里埋怨我偏心,把那试造蒸汽机车的任务给了何铨。你们这一海一陆,都是重中之重,这陆地上我们有强大的骑军,实际上我还是更看重海上一些。我对你的期望很高,这担心很重。”

“是,学生牢记陛下的嘱托。”刘江躬身说道。

“我也是有数月没有见你了,这脸倒是晒得挺黑,寻常的时候,需要多注意身体,这身体才是做事业的本钱。”李岌微笑道,“哦,对了,我欲将这船务监从军器监独立出来,单独组成一个部门,抽空你拟订出一个章程出来,上报朝廷。”

刘江有些迷惑地看向李岌:“不知陛下是何意思?”

“就是船务改作船政,与九寺并列。”李岌说道。

“多谢陛下看重!”刘江面带欣喜说道。

这船务改船政升格为九寺之一,他就能位列九卿,成为朝中重臣。这些倒是次要的,主要是人事和财政不再受人控制。

李岌又在刘江陪同下,来到一号船台一艘快要建成的战船上进行参观,仔细听取那些技术官员和工匠们对于战船结构、操控方面的讲解。他对于造船是纯粹的外行,但是有些意见还是能起到一些启发作用。

另外就是李岌告诉刘江,不光要造战船,而且还要重视民用商船的建造。船厂的发展当以民用为主,战船为辅。

离开沽口,李岌继续北上,巡视榆关水师营及造船厂,其后参观了正在扩建当中的山海关军城。

元行锴自任平卢节度使后,发军民万余,重筑山海关关城和城楼。这里按照都作院的规划,依山筑城,而且在山上修筑了几处堡城,以为犄角。

此时新的山海关已经是初具规模,成为了控扼从东北进入华北平原的一道重要的关隘。

随着山海关、青龙关和滦河南关的建成,再加上推行军屯实边,平卢、幽州一带驻军和人口的增加,已经基本上把契丹和奚部封锁到了关外,轻易无法南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