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三七、边镇

五代兴唐 三七、边镇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3:34 来源:笔趣阁

晋阳唐军势力达到的地方,皇家的商队很快就会跟了过来,设立交易点。

四轮马车对于道路的要求比较高,那些被俘的契丹战俘主要的任务就是整修道路。好在山北军早就修好了从阳门镇到野狐岭的道路,坝上草原修路只需要从这里开始就可以了。

北地草原确实是人烟稀少,唐军得到了半个坝上草原,调查统记下来,得到的祖卜、契丹、突厥、奚和吐谷浑等各游牧部族加起来也只有六千多帐。

枢密使元行钦与中门令卢琰两人坐镇羊城,与契丹惕隐萧斡划定了双方的边界:双方以濡水(闪电河)上游的大泽地为界,漠东、漠北为契丹境,漠西至阴山以南为唐境。契丹方面想讨要坝上归于唐境的各部族牧民,元行钦自是不肯答应,双方扯皮一直拖到十月下雪后,萧斡在得知那些预备放还的契丹番目和李胡属下族兵还在被唐军强迫修路,终于是答应不再讨要这些游牧部落,双方才算是草草签立了边界协定。

其后移交部分战俘,元行钦这才开始动身返回晋阳。

唯有李岌任命吴峦为这片新成立的威塞军留后,让元行钦有些不解。

这吴峦虽然原来是沙彦殉手下,却是梁国降将,以元行钦对天子的了解,很不相信那些梁国降将,不知怎么却对这吴峦十分信任。

这威塞军留后相当是一镇节度,而且由于地处契丹边境,驻军不少,可以说是边地重镇,不知怎么却是越过了李存朔、李嗣丰两人,反而让这吴峦上位。

安定这些游牧部落的方式很简单,李岌占了半个坝上后,就宣布减免了契丹统治时期一半的“岁贡”。谁也不愿意多交税赋,把自己辛苦养育出来的牛羊交给别人。原来草原上的部落也是不堪忍受契丹人的压榨,所以在宣布减免一半的“岁贡”后,这些草原部落的首领纷纷来到李岌面前,向他宣誓从此以后效忠“天可汗”。

誓言这东西当得不真,不过得到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

管理地方是要付出成本的,李岌减免“岁贡”纯粹是因为契丹人的所征收的课税实在太过沉重了些——每年四成的收入必须上缴,这简直到了能够忍受的极限,也难怪辽朝一代阻卜人一直都叛服不定。

契丹国只对契丹人和奚部实行轻徭薄赋,这是他们统治的基础。

吴峦在燕子城,自从打败契丹之后,李岌就命他在燕子城外督造一圈外城,并把燕子城改成了张北城。

俘虏的契丹军卒需要往山北、云州的屯田区一带安置,而山北、云州部分屯田军户调往威塞军,将近两万的军户分配和安置,让他天天忙得脚跟敲着后脑勺。

契丹人在濡水以东建有三座和屯堡差不多大小的堡城,在一场大战下来之后,城堡破旧,不光有好多地方需要重修,而且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扩建。

好在吴峦已经有了几次修筑城堡的经验,对此倒也颇有些经验和心得。

时间很紧,许多新建的屯田堡已经没时间盖平房,只能是先挖地窝子住下。

元行钦巡视着屯田军的安置情况,对吴峦说道:“这北地屯田,艰苦得很,至于住的,就这么先凑合着吧。在吃的方面一定要保证不出问题。该出钱的地方不能省,这事马虎不得,军户们吃饱肚子才有力气干活。如今天寒地冻的,连挖渠都是麻烦事,你身上的担子可不轻,一旦契丹人来袭,这威塞军首当其冲,特别是边境一带的屯堡要建大一些,坚固牢靠。”

吴峦在嘬着牙花子说道:“枢相,这威塞军只有部分军户是北地的屯军,倒也算有些经验,只不过近半数原来是牧民,根本没种过地,这才是麻烦。”

“那就先种草,以畜牧为主,等以后从内地招募的流民安置过来,情况就会好些。”

“问题是陛下将李存朔、李嗣丰两名宿将置于职下的辖下似乎有些不妥。”

元行钦瞅着他说道:“我原来也有些疑惑,后来才发现没什么不妥的,这两人根本就不熟悉屯田事务,陛下将这两人放在北地,是为了训练骑军,随时都有可能调用。况且,晋阳方面推行的水利营造这些东西他们根本就没接触过,这样安排倒也合适。”

吴峦笑道:“李存朔准备在冬天教训一下原来跟着契丹人出兵的几个部落,不知枢相以为如何?”

元行钦道:“天子在临走前有交待,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先让他们安生一段,不要主动挑起争端。一切以大局为重,我估计在明春有大的行动,这边就先放过他们,尽量不要主动招惹事端。李存朔和李嗣丰两人,老夫自会当面告诫一番。”

元行钦在卢琰的提醒下,这算是看透彻了,皇帝是在北地推行军政分离的政策,边地统军大将,是不会给安排具体的行政官职的,就是给个节度使,估计也是顶着个虚衔,并不会安排到本镇任职。

这次大胜契丹,得到的军马不少,有不少蕃兵被编入了李存朔和李嗣丰两人的威塞骑军和宁边骑军当中。两人手上的骑军都扩充到了七千人,所以李岌只给两人挂着威塞军防御使和宁边军防御使的武职,却让宋廷浩和吴峦出任这两处新设军镇的留后。

只怕是将两人当作文臣来使用的。

一说起这两支骑军来,元行钦都有些恍惚,不知不觉间,李岌从兴教门事变后,危急的局面下居然只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就变得如此强大。晋阳方面现在拥有的骑兵数量超过了五万,要知道即使是先帝李存勖最强盛的时候,唐军的骑兵数量也只有不足四万。

而且,北军的骑兵大多还是甲骑。

骑兵的甲具包括头盔、锁甲,护臂,战裙,护腿和战靴等,每套护甲下来,就得需要一百多缗银钱,仅仅甲具的花费就超过了五百多万缗。而且晋阳三大军衙下的一万二千禁卫骑军,还装备有马甲。

真要仔细算下来,光是这五万多骑兵,仅军马和装备的花费就超过了上千万缗,若不是天子生财有道,光这支骑军的开销,就足以拖垮朝廷的财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