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七十、渭州

五代兴唐 七十、渭州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5:20 来源:笔趣阁

康九的骑兵部队被安置在永昌和山丹一带,胭脂山一带,被李岌从甘州和凉州讨要到了自己的手上,当作皇家的养马地。朝廷的势力等于是从这里伸入到河西,以这里的屯田区为根据,其后再慢慢扩展。

使用和平的手段威服河西,虽然留下的隐患不少,李岌自信这些问题随着屯田区的增加,终归会得到彻底解决。

其余的各军陆续重返驻地,而李岌却没有直接返回晋阳,而是带着五千禁军,沿葫芦川(清水河)前往关中。

他现在把目光又投向了陇右。

他并不会小瞧这个时代的对手们,但也不会太过高估他们。

虽然到了战场上,自己肯定无法与这个时代的猛将们相较。但是头脑里比他们多出一千年的学问,让李岌有许多种办法能弄死他们。

穿越者的长处在于传播学问,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为这个社会增加更多的财富,而不是在战场上与这些莽夫们比肌肉。

治大国如烹小鲜,军心民意这东西,要说复杂起来十分复杂,要说简单也十分简单。

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就会发自内心地拥护谁。

当然,这种淳朴的情感进行大力引导和宣传,使得其升华到另一个高度。

泾原节度使李继昶也算是个妙人,从十五岁出镇渭州后,政绩只能说是不好也不坏,颇有些黄老无为而治的习气。岐王李茂贞当了一辈子军阀,而生出的三个儿子却都喜欢文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于军伍之事没一个感兴趣的。

也许是看到自己的子嗣都没什么野心,李茂贞在后唐立国后,算是第一个表示臣服的军镇。他这一选择也算是十分明智,凤翔李家在五代乱世中,最终得以保全,躲过了绝大多数唐末五代军阀们身死族灭的下场。

渭州这地方,北魏时开始设置,治所在秦州以西渭河上游陇西城。安史之乱后,陇右河西大部分沦陷于土蕃,唐末时重置渭州,治所迁置到了泾河上游的平凉城。

对于没有什么野心,又十分懂事的凤翔李氏兄弟,李岌待之非常优宠,在李继昶拜见后,亲自下马相抚,与之行执手礼,并让其与自己并辔入城。

能与天子并辔而行,这已经是很高的待遇了。

“朕这次亲往河西,看到华夏子孙身穿毡衣,口说胡语,民生凋敝疾苦,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不能抚有万民,是天子的过失。凤翔府与陇右秦州本是一体,可惜的是陇右的渭州沦陷于土蕃久矣。朕欲开拓收复陇右河湟失地,李兄是否有意前往陇右一行?这可是桩名垂青史的功绩。”李岌到了渭州军衙内,与李继昶了解了一下渭州、泾州的民生治政情况,然后忽然转过话题说道。

李继昶听了目光闪烁了几下,然后苦笑一声拱手说道:“多谢陛下厚爱,这陇右土蕃、诸羌可不似河西甘、凉,桀骜难驯,用和平的手段可不太管用。让微臣统军打仗,处忖没那份本事,实在是有负陛下所望。这陇山一带大多成了党项野利部的牧场,常起纷争,臣下都头疼不已。微臣一向懒散惯了,还望陛下能将臣安置到处清闲些的地方。”

他人极为聪明,而且书读得也不少,知道天子说这一蕃话的意思是对于党项羌部盘踞大陇山一带,逐渐内侵,现在势力都漫延到了渭州有些不满。皇帝说这话,就有可能是对秦州以北,大陇山一带的羌部动了心思。于是干脆请求调离,倒是丝毫也不留恋他爹李茂贞所留下的地盘。

李岌用食指轻扣着桌案,想了一会儿,这才开口道:“也好,河中府乃是河东最富饶的地方,正好河中节度使何福进移镇河阳,爱卿就去河中吧。这渭州一带的羌部,需要由官府直接率领管辖,而不是由各部落首领统管。”

李继昶道:“羌民勇悍,轻易不会屈从,陛下当慎重行事。”

李岌看了李继昶一眼,然后笑道:“无他,恩威兼施而已。过去的手段,要么严苛残暴,要么放任自流,缺少经济手段罢了。陇右与关中,仅一山之隔,乃屏藩重地,不可轻易授人之手啊。”

李继昶拱手道:“陛下欲复河湟,微臣自知无法在前面冲锋,但是在后面运送粮草之类的事情还是能办到的。”

李岌看着他也笑道:“这事倒不着急,总得慢慢来,不过,得先从渭州和秦州这边着手,不能前面打仗,后面却跟着捣乱。”

这渭州和秦州要作为向外拓地,收复故土的后方基地,李继俨兄弟肯交出这些地盘,还是让李岌感到很满意的。对于这种自愿交出兵权和地方的藩镇,李岌自是不会亏待他们,今后一个至少一个国公的爵位是少不了的。

李岌这次到渭州,主要是要加强对这条从关中通往朔方之间官道的控制。

这葫芦川(清水河)一带全是党项羌部的牧场,一但有事,党项人很容易就能切断这条道路的联络。仅靠河套的那条道路,朝廷对于朔方和河西的控制力是很弱的。

即然李家兄弟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地盘,他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沿着这条古老的山地商道,构筑一系列的堡寨,来加强官府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同时还能割裂陇右党项羌部与定难军党项李氏之间的联系。

定难军只有两万多兵马,实际上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强大。在宋初时,实际上朝廷已经控制了定难和朔方,其后因为朝廷派出的武将对待羌部过于残暴严苛,再加上太宗和真宗年间朝廷一系列愚蠢的操作,才使得李继迁只以数百人就逐渐统一了党项诸部和定难、朔方,逐渐做大。

后世西夏能够做大变强,主要是由于宋朝君臣的纵容,再加上辽国的支持所造成的。

党项八部,陇右有两部,河西一部,河套有一部,再加上府州、胜州一部,定难李氏手下只有三部人马,怎么也折腾不起大的风浪来。

李岌所做的只是未雨绸缪,以防止另一时空历史上党项羌据有西夏国的历史再重演一遍。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已经变得很小了。

按照原来的计划,李岌是准备前往凤翔、兴元府巡视一番的。只不过仔细想了想,这样会给蜀地的孟知祥和董璋两人造成很大的压力。万一两人在重压面前联起手来,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所以他最终放弃了巡视兴元府的打算,而是从渭州直接去了京兆长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