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五十九章 川藏风云(5)安曲之战(下)

**乌巴什是在晚上抵达的。

在晚上,瀚海军自然没有必要进行五十里的强遮蔽,也没有可能——川西北,除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有此时就大量存在的水草地,也就是沼泽。

想想后世那雪山、草地你就知道了。

作为以前东江镇大帅毛文龙手下最得力的两员大将之一陈继盛的侄子,陈文盛今年也三十三岁了,三十三岁的年纪,在瀚海军中已经是老将了,对于十五岁就从军的陈文盛来说就更是如此。

一直以来,瀚海军都是以骑兵为主,步军为辅,饶是如此,也在里面分出了一个三六九等。

一开始,李永芳的长子李延庚都是步军的首席代表人物,也是大夏立国后首批封侯的人物,他身上聚集了汉人、乌真超哈、步军等特征,加上实力也不错,尼堪对他从来都是信任有加。

后来李延庚转任文官,先是在辽宁省担任布政使,后来调任枢密院副使,由于正使朱克图还是喜欢在第一线带兵厮杀,枢密院的事情实际上是由李延庚在打理。

步军的另外几个代表人物自然是出身于朝鲜游击三杰——曲承恩、林茂春、王承鸾了,以及曲承恩的手下郭天才了,谁知道后来郭天才异军突起,成就还在三杰之上,虽然如此,三杰由于步骑都精通,眼下都至少是军团的指挥使了,而郭天才更是一度高居安西军团的指挥使。

接下来就是陈文盛、冷云、吴应龙三人了,冷云、吴应龙两人都是在青山老河大战中被尼堪救下来的,冷云是明军千总,吴应龙则是阿哈奴才,而陈文盛一直以来都是尼堪核心步军的统领者,在天津之战中还与尼堪共过生死,所受器重还在冷云、吴应龙之上。

陈文盛加入到瀚海军后,由于年纪小,立即在各级学校进行了学习,有这样的背景,身份自然又不同,何况像他这样的出身,在婚姻大事上也会受到尼堪的关注,在他二十二岁那年,他娶了尼堪亲叔叔孙传廊的女儿,由于孙传廊是大夏国的延熹郡王,他的女儿自然就是郡主,如此陈文盛又攀上了皇亲。

十八年的从军生涯,让陈文盛的身上交织了东江镇、瀚海军两种特征,不过在陈文盛看来,东江镇所特有的极度坚韧耐劳的山地兵特色在瀚海军身上也不遑多让,以前,在毛文龙时代,他们能从皮岛出发,来到辽东半岛后,能从大山上一日一夜疾驰两百里,在三日之内便能抵达辽西平原地带,沿途将清兵的据点拔除一空。

当他们大摇大摆抵达辽西平原时,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都摸不着头脑,因为这样的行军速度以及悄没声息的举动实在太罕见了,他们不知道东江镇是就这点兵力,还是另有玄机,故此,一般情况下任凭他们在平原上肆虐。

毛文龙在此时又大搞“深入敌后,发动群众”的战法,所到之处,到处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故此,在毛文龙健在的时候,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都不敢亲离老巢,那时候东江镇士兵的战力几乎与满洲八旗相当,在吃苦耐劳上还胜之。

那时的东江镇,战力之强,位居明军之冠,什么关宁军、白杆军,在东江镇精锐面前都不值一提。

可惜这样的局面没有持续多久,毛文龙一死,东江镇便是一盘散沙,不过只要有合适的奖惩,充足的粮秣,东江镇出身的将士依旧毫无悬念地脱颖而出。

这在陈文盛身上表现得分外突出。

他指挥下的步军军团,别的不说,在白日行军百里,晚上八十里乃寻常事,这还不算,百里之后还能从容安营扎寨,骤然遇敌还能遇变不惊,渡过短暂的混乱后很快能实施反击。

陈文盛军团,依旧是瀚海军步军军团中的最强者,没有之一。

若是没有炮队的拖累,他的步军军团完全可以跟上杨廷玉骑兵军团的步伐。

这便是陈文盛在晚上按照杨廷玉的吩咐在小堡(后世红原县)附近安营扎寨后突然遇到**乌巴什大军包围后出现的情景:

在最东端,是左勷的骑兵旅,最西端是郝摇旗的骑兵旅,他自己亲领的骑兵旅位居正中间,四个步军旅穿插其中,全部位于白河南岸,以旅为单位形成了七座大营。

七座大营,便是两万余人,这样的规模,别说**乌巴什的三万部族骑兵,就算此时固始汗还在,四万当雄八旗倾巢出动也无可奈何,他们最好的选择是利用瀚海军携带的粮草不多,对瀚海军实施围困之策。

不过瀚海军里面还有三个骑兵旅,还能抽空反击,想要将他们困死不用说也很难做到。

但他们依旧做到了。

前面说过,白河沿岸,虽然都是草场,不过开阔地并不多,况且沼泽地众多,若是离开白河主道,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泥沼,加上白河本身虽然是补给饮水之地,不过同时也限制住了瀚海军的行动,于是,瀚海军在白河南岸看似是七旅连营,实际上是被沼泽地、白河压缩在一道长约十里,宽约三四里的狭窄地带。

幸亏处在最西头的是骑兵旅,郝摇旗的骑兵旅,在接到杨廷玉的命令之后,郝摇旗立即开拔了,此时和硕特骑兵已经陆陆续续过河了,故此,郝摇旗是在夜晚不断冲破和硕特骑兵的封锁过来的,但后面的大营由于是步军、骑兵交替布置,想要像郝摇旗那样继续冲破敌人的封锁去援助杨廷玉就不行了。

当然了,到了白天那时另说。

眼下就是一个晴空万里的白日,郝摇旗出动后的第二日。

陈文盛大营。

正中的瞭望台上,当天色刚明之时,陈文盛便迫不及待爬了上去。

镜头里,白河对岸,大营的两头,全部是和硕特骑兵的大营,在以前郝摇旗的大营,固始汗第七子瑚鲁木什带着五千精骑守着,而在瀚海军大营的最东端,左勷大营的附近,则是死在瀚海军手里的固始汗第三子达兰泰长子哈丹巴特尔带领的五千精骑。

在白河的对岸,还有两万大军,那是眼下青海和硕特人名义上的领袖、固始汗第四子**乌巴什的大营,他的收下有整整两万精骑!

而在瀚海军的南面,那是一道同样长约十里、宽约十里的茫茫沼泽地(草地),熟悉路径的人当然可以通过,不过那里表面上一看都是水洼子,断断续续露着水草、灌木、小土包,乍一看可以沿着这些明显的参照物行走,其实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

突围?有两万大军的陈文盛没有想过,这个军力规模,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东江镇的全盛时代,东江镇全盛时期,号称有军力十万,袁崇焕给他按照五万人的规模供应粮草,实际上称得上精锐的也就一两万。

但就是这一两万,将清军牢牢吸引在辽东动弹不得。

陈文盛大致看了一下便下了瞭望台,回到自己的大帐时,自己手下几个步军旅的指挥使以及左勷都过来了。

以前在辽东投降瀚海军的李成梁的孙子李思恭也在其中,他还是处在西边、直接面对瑚鲁木什大营的步军旅。

而隶属于杨廷玉军团的那个步军旅的大营则紧挨着陈文盛骑兵旅,指挥使是当时跟随祖大寿投降皇太极的最年轻的将领,当时他才十九岁,如今也才二十八岁。

胡有升。

在瀚海军里,虽然没有明说,不过“骑兵高于步军,而骑兵军团里的步军又高于步军军团里的步军”似乎成了一个定理,故此,出身杨廷玉军团的胡有升还是非常得意的,但他碰到陈文盛后也只有偃旗息鼓的份,除了陈文盛的资历,他郡主驸马的身份也是一个不容挑衅的存在。

没有意外,虽然面对大量的和硕特骑兵,更外围也不知晓还有没有更多的骑兵到来,不过瀚海军的军将们神色都跟轻松,大家七嘴八舌议了一会儿后,陈文盛心里已经有了定计。

“杨将军那里兵力太少,左将军”

左勷站了起来,说心里话,他可不愿跟着陈文盛在这里与敌人对峙,眼下他有任务了,内心自然高兴得很。

“末将在”

“我会让紧挨着你的步军旅分批、逐次接替你的大营,而你的骑兵旅也分批、逐次前进到最西面的步军旅大营,等我的号令响起后,立即出动,击穿敌人大营,继续南下援助杨将军”

“是!”

“胡有升”

“末将在”

“你的步军旅跟在左勷后面,等左勷旅击破敌人挡路的骑兵后,你等以偏厢车为依托,慢慢跟着前进”

“是!”

陈文盛还是本来就隶属于杨廷玉军团的骑兵旅、步军旅派出去了,虽然资金周围还有大量的敌人,不过他可不想掠人之美。

瀚海军,依旧是一个有着严重本位意识的军队,想要达到后世某军的程度,不用说肯定做不到。

一个小时以后,瀚海军各座步军大营里的火炮开始轰响了,以尼布楚青铜炮的射程(五里),和硕特骑兵无论在哪里布置,都逃不过火炮的打击(他们不能布置得太远,那样就失去了意义)。

一个小时以后,时间来到了上午十点左右,左勷的骑兵旅开始出击了,此时,西面和硕特瑚鲁木什的大营靠近瀚海军这一侧的寨墙已经支离破碎,而瑚鲁木什也正在慌慌张张拔营西去,准备另觅合适的扎营地点。

左勷出动了,三千精骑像风一样席卷了瑚鲁木什的大营,并追上了他们的背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