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四十八章 雨季来临,尾声开始之六:余音未散

就在李邦华召集众人在莫愁湖上商议战和之事时,崇明卫城附近,发生了一场海战。

杨承恩带着一整支舰队南下了。

这次,除了九艘新式战舰,还有十艘信天翁号,那上面装载着整整一个步军旅。

除此之外,还有十艘在外形上与以前的石勒喀、因果达很像的战舰,不过都装上了小一号蒸汽机,也只有一根主桅杆,上面挂着纵帆。

还有十艘桨帆船,也是石勒喀、因果达的级别。

长江舰队,已经在海河上操练了好几年的舰队,终于驶到长江口了,这支舰队的首领是从海军里抽调过来的,前满清旅顺水师将领宋国辅。

盘踞在崇明岛的水师总兵黄斌卿一开始还准备与瀚海军大战一场,不过在游隼号、金雕号的打击下,他的舰队很快就溃不成军,最后唯一的一处港口也被瀚海军占据了。

在从信天翁号上吊下来的尼布楚青铜炮轰击一日后,崇明卫城的西城门垮塌了。

已经在岸上休整一日的步军旅从缺口杀了进去。

没有悬念,半日后,步军旅已经完全肃清了城池,包括黄斌卿在内的多人被俘,此时,闻讯赶来的舟山水师副将王朝先在外海又遭到海军的打击,最后在得知卫城已经陷落后便逃了回去,杨承恩并没有追赶。

崇明卫城陷落的消息让李邦华等人的步伐加快了。

整个六月份,双方都是在唇枪舌战中度过的,在这段时间,瀚海军倒是允许明军向黄得功部输送部分粮食,不过每次只能输送三日份的,每六日输送一次,让黄得功及其麾下既饿不死又没什么战斗力。

七月初,瀚海军已经完全占据了湖北,此时,与明国的谈判也达成了。

在江北的明军全部撤到江南后,完成运送任务的沈志祥部突然投降了大夏国,让明国上下有些欲哭无泪,但仔细一想,这也在情理之中,以前在辽东时,尼堪就与沈志祥等交好,如今明显是明国势弱,彼等能在完成运送任务后投降,还总算保留了几分对故国的情分。

八月,已经回到北京的尼堪也泛舟在太液池(中南海)上,他的面前只有两人。

孙秀节、王文慧。

三十五岁的王文慧面白无须,脸上还抹了一层白粉,显得更加煞白,北京的初秋就要来临了,太液池上凉风习习,待久了还真有些凉意,尼堪在镶蓝袍的外面罩了一件紫红色的披风,正在聆听王文慧的汇报。

“陛下,按照您的吩咐,喀克笃礼在湖北,杨庭栋在陕西,曲承恩在河南,阿克墩在江北分别征募两个以步军为主的军团,由于俘虏甚众,光从俘虏里挑选就够了,眼下诸般事项很顺利”

“嗯,整训完成之后,以阿林阿为长江提督,留在安庆,统领江北的所有兵马,让枢密院即刻发出诏书”

“那文官方面?”

“朕提议让洪承畴担任江北省的布政使,驻地扬州,以范文程为湖北布政使,驻地汉阳”

“那都察院?”

“让韩承影上吧,由许直顶替他的刑部尚书一职,当然了,这只是朕的建议,一切还要看政务院的想法”

“陛下,那范文程也就罢了,可洪承畴……”

“无妨,此人先后投靠清国、我大夏,还有可能回到明国?在彼等眼里,他可是妥妥的的三姓家奴,何况眼下天下大势明朗,他若不是瞎子就不会轻举妄动”

“微臣还是不明白,为何要让这两位担任如此紧要之处的布政使?还请陛下提点”

“呵呵,也没什么,这两人不但文事精通,还精通军略,那范文程更是在战马上厮杀过的,担任边境省份大员正适合”

“陛下,好消息,新收四省的丁口大致统计出来了,这还是因为在战乱之后大部分丁口集中在大的城池附近的原因,尚有部分人丁藏在深山未来得及统计”

“快说”

“是,按照明国万历年间张居正掌权时的账册,陕西省有近八百万丁口,我军接手时锐减一半,只剩下四百万,河南原有丁口五百万,如今只剩下两百万,湖北有近千万,如今只剩下七百万,江北原有丁口一千五百万,如今只剩下八百万……”

“江北?为何如此?”

“陛下,江北各府本也是富庶之地,不过战乱、干旱、蝗灾、瘟疫、水灾,加上逃亡江南的,故此……”

“知晓了,你继续说吧”

“是,陛下”,王文慧继续说道,“如今我国境内的丁口累计超过五千万,五千万,已经是一个大国了”

听到这里,尼堪自己也隐隐有些兴奋,不过转瞬一想,“五千万,放到后世也就是一个省的人口,又有何可喜的?”

又想到,“也就是如今田地产量有限,否则不需要如此多的土地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了”

便开口说道:“秀杰,关中平原、江淮平原历来都是中原的核心,如今也就是田地都种老了,肥力减弱,加上历年的水灾导致的盐碱地增多,否则养活更多的人口不成问题”

“政务院应该立即着手以下事情”

“其一,自然是重新丈量、分配田地,就算顺国分过一次的也要重新分配”

“其二,就是大兴水利,特别是黄河、淮河,既要考虑灌溉,又要考虑水灾,水泥等物,要不吝使用!”

“其三,对于陕西、河南、江北三地的农户,要指导彼等轮作,黑麦、苜蓿肥力都很强,如今丁口不多,正好可以多分田地,让黑麦、苜蓿加入轮作,逐渐恢复土地肥力”

“以贷款的形势鼓励农户多蓄养家畜,增加肥料,还是老法子,头一年申请贷款的免息,第二年低息,第三年正常利息”

“湖北的水稻产量惊人,其一地便相当于陕西、河南、山西三地的产量,一定要细细经营,经营好了,这一省便抵得上好几个省,此地同样存在水灾的问题,特别是荆江一带,需要仔细考虑”

孙秀节一一记下了,心里也是有些惊骇,“皇上似乎对这些地方了如指掌,是怎么做到的?”

“陛下”,见尼堪再没有说话了,王文慧继续说道,“汉中的贺珍既没有跟着李自成南下,也没有投降张献忠,听说李自成麾下的宋献策也投靠了他,向他鼓吹什么‘汉中,王霸之基’之类的东西,这厮手底下还有几万人马,倒是准备在此地称王称霸了”

“先不管他”

“在最近的一战中,四川的张献忠在阆中战胜了重庆总兵曾英,此后,其有南下重庆的意思”

“哦?这厮最近不是没有打过胜仗吗?听说那曾英手底下也有好些能征惯战的大将,兵马也不少,怎地败了?”

“呵呵,职部大致打探清楚了,在听说李自成大败,且完全被逐出江北之后,张献忠这厮似乎恢复了一些正常,也能如常视事了,如今他将政事交给了他的长子张可望,军事交给了次子张定国,此后境内情形倒是好了许多,这张定国先败杨展,后败曾英,大有一统四川之象”

“明国方面,彼等将退往江南的黄得功安置在池州-芜湖一带,牟文绶安置在苏州、常熟一带,高杰余部安置在松江府,刘良佐余部安置在宁国府,四镇封号依旧不变,另外,听说彼等目前已经完全恢复了海运,并加大了广东、福建两省两省粮食等物资输往江南的力度”

“哦?是谁在承担运输?莫非是郑芝龙?”

“不是,是一个文官,叫沈廷扬的,听说还是沈默,沈部堂的叔叔,也出身淞沪造船世家,如今被朝廷任命为福建、广东两省水师提督,当然了,他肯定管不了郑芝龙,不过让他出任此职,广东、福建的赋税、物资通过海运输往江南倒是通畅得多”

“陛下,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在崇明的海军指挥使杨承恩奏报,如果彼等运送粮食的船只从崇明岛附近通过,是否拦截?”

尼堪想了想,说道:“先不说这个,李自成呢?他这几十万大军,加上家属,区区一个湖南能安置的下?”

“陛下,却是如此,果如陛下所料,在金声恒北上之时,他让李过督领大军攻向袁州、吉安,眼下已经拿下袁州,吉安府的战事正在进行中,李贼的部队与左梦庚的都很庞大,双方倒是棋逢敌手”

“另外,田见秀督领一支人马开往贵州了,贵州贫瘠,但利于像李贼这样的大军隐藏,何况拿下贵州后,彼等还能觊觎四川,眼下彼等已经拿下了铜仁府,贵州兵力薄弱,若是没有意外的话,不出一年,整个贵州就会成为李自成的地盘”

“他的目标不是贵州”,尼堪突然插道,“四川,在长江以南还有大量的土地,那些土地,也是产量高企的地方,恐怕那才是李自成说觊觎的”

说完不禁一笑,“这下又好戏看了,吴三桂、李自成、张献忠挤到一起了”

“陛下,袁时中、宫文彩两部一共十五万人正在向克里米亚迁徙,预计要花上两年时间,有一个骑兵旅跟着他们,此时应该到了喀尔喀”

“嗯”,尼堪眼里闪现出一丝不忍,最后叹了一口气,说道:“两部迁过去后,头两年的赋税还是免了吧,从第三年开始征收,其它房舍、家私、牲畜等物按照老规矩办”

“是,陛下。日本方面,自从豪格拿下九州岛后,虽然德川幕府极力掩盖,在广大的农户里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倒是在武士里面掀起了巨浪,彼等已经显露出对幕府的不满了,按照柳川静云的情报,彼等中的一些年轻人开始在暗中串联,企图发起一个‘推翻幕府,让天皇归位’的运动”

“而德川家光也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给豪格致命一击”

“嗯,让他们闹吧,只要豪格能在九州站稳脚跟,日本就无法安心发展,呵呵”

听到这里,尼堪不禁暗忖:“一个又恢复了老奴时代精悍的满洲八旗,一个神道教深入人心的幕府日本,到底谁会强一些呢,还真是令人期待啊”

“以满洲八旗的精悍,日本想要彻底消灭彼等,没有个十年八年是不可能的,十年八年过后,恐怕日本国也是势力大衰,届时大夏国再给他雷霆一击,嘿嘿”

“哈哈哈”

他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让孙秀节、王文慧都是莫名其妙。

“咳咳,是的,陛下,按照柳川静云的情报,这日本国有丁口一千多万,虽然远不如我国,不过彼等的武士阶层生性强悍,又读过书,接触过西夷,确实不可小觑,对了,瀛洲的孙德茂刚刚发来消息”

“哦?”,尼堪一下坐了起来,瀛洲,帝国拿下此地接近十年了,自己还从来没有去看看,是时候去看一下了。

“先别说这个,回复杨承恩,不许劫掠沈廷扬的船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